(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 浙江杭州310053)
系族企业是东亚国家的一些企业在快速成长过程中建立的一种典型的经济结构形式。在系族模式下,同一经济主体通过控股结构直接或间接控制至少两家以上的上市公司。经济主体和被控制的上市公司之间以同一控制主体为中心,以股权为血缘纽带联接了一个组织架构类似企业集团又在战略目标、运作模式等方面有所区别的企业群。经济主体往往通过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参与管理层,达到用少量的现金拥有远超出其股权的现金流控制权。
浙江从地理位置上位于沿海发达地区,大量从事制造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的民营企业发展较快,数量较多。根据2013年的统计年鉴数据,截至2012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36496家,利润总额3112.65亿元,其中私营企业23959家,利润总额1 161.90亿元。从沪深交易所的民营上市公司来统计,截至2010年底共有79家民营系族上市公司,大部分位于沿海发达地区。
浙江民营企业系族模式的形成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民营企业为了缓解融资约束或出于产业发展多元化的目的,参与资产重组、并购、借壳上市逐渐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股权融资行为构造了浙江民营企业的系族模式,使得其能以非常低的所有权成本拿到一些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不仅形成自己特有的资金链,而且也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企业迅速扩张和再融资、再扩张。浙江民营企业经过约二十年的发展,系族模式已经比较成熟,那么该模式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有哪些呢?
盈余质量是基于委托代理关系或信息不对称冲突下的企业永恒话题。盈余水平的高低,不仅仅是股东也是其他利益相关者关心的核心问题。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影响因素一般有外部环境的政策、经济、金融等影响因素和公司内部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及关联方交易和内部经营等影响因素。
浙江民企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受政策、经济、金融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对这些环境,企业难以改变,更多的是适应它们的要求和变化。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给浙江民营企业提供了并购重组、借壳上市的机遇,通过资本运作促进了民营企业系族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在该模式发展的同时,上市公司的法律和市场环境等外部制度环境也在逐渐改变完善中。为促进证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开启了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的序幕。系族模式下的民营企业的盈利质量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政策条件下,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了证券市场真实的供求关系和定价机制,使得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基础趋于一致,受提高企业整体价值的战略决策指导,经济利益主体控制人减少了非正常手段的违规现象发生和非正常的关联交易的产生从而隐瞒企业的真实盈余信息的动机,减少民企上市仅仅为了获取资本市场融资,在上市公司包装下实质为提款机的现象,账面会计盈余信息质量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此后,新《公司法》、《证券法》的相继出台,为系族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规范运作、提高盈余质量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的保障。特别是强化监事会功能,对董事会的制约的规定,加强了对民营系族企业“掏空”行为的监管,民营企业在系族模式下的经营发展也逐渐走向正轨,发挥出其协同作用和对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
民营企业一旦成为系族企业,在企业规模上占据了更大的优势,相对于其他小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并且能以更低的利率取得债权融资。享有更充足的债权资金和更低的融资资金成本,将会为企业提供持续经营的资金保障,提升企业的盈余质量。
影响盈余质量的公司内部特征因素主要有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及关联方交易和内部经营等。
股权结构主要是通过控制权比例的双面效应影响盈余质量。控制权比例取决于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偏离程度,偏离程度大,控制权比例低。浙江民营企业以家族企业见多,家族持股比例高低影响控股股东对私有收益和共享收益的偏好,通过 “利益侵占效应”和“利益趋同效应”影响盈余信息质量。管理者持股比例和盈余信息质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先是盈余信息质量随着管理者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但持股到一定程度后,企业可能出现盈余管理行为。比较侵占上市公司资源的成本和产生的收益,如果持股比例高,共享收益将起到主导作用。实际控制人为了保持上市公司的资源及市场价值,更愿意在市场上建立不侵占小股东利益的良好声誉,将整个集团战略发展的重点向上市公司倾斜,比如通过安排企业使用关联交易,在资源上最大程度支持上市公司,有利于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提高盈余质量。当持股比例相对较低时,由于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偏离程度较大,较低的所有权减少了实际控制人侵占上市公司资源活动可能带来的利益损失。实际控制人更偏好追求私有收益,产生操纵会计报告、隐瞒侵占行为的动机,降低投资者的预期,降低盈余质量。
董事会特征通过和公司业绩及股东利益有直接关系的董事会治理效率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结股东与经理层形成三者制衡关系的纽带。从Beasley研究中发现,董事会规模大小影响其在决策中的沟通协调成本和效率。另外,浙江民营企业不少是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董事会结构,当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时内部董事在董事会中就会占据优势。浙江很多民营企业以家族利益为中心点,两职合一的情况比其他企业更为常见。在实际工作中总经理从实质上成为内部控制人,取代董事会的部分职权,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将不能有效约束经营者,使得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丧失其应有的效力。在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弱化的同时,审计委员会的职能也尚未发挥出来。特别是许多家族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形同虚设,不能对公司治理的经营运作状况给予足够的提醒和监督。上述的董事会特征和审计委员会的非独立性对盈余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得拥有会计决策权的实际控制人按照私有利益目标滥用会计政策,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不利于公司的盈余质量。
关联方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基于制度经济学角度,关联方交易是公司集团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基本手段,基于法律角度,本应平等的关联方交易的双方在事实上却是不平等的,实际控制人利用各种不同形式的关联交易调整利润,比如通过资产重组、股权转让等一次性或偶发性的非经营性交易导致不公平、不公正的关联方交易的发生,操纵利润,影响盈余质量。浙江民营企业在系族模式下,有通过关联方交易对公司盈余质量不利的情况,但同时由于内部市场一方面比外部市场更具资源配置的优势,能实现资金在集团不同成员间的有效转移和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企业价值。内部市场在另一方面更稳定,在外部经营环境产生重大改变时,系族市场内部消化能将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提高会计盈余的可预测性,提高上市公司盈余质量。
公司内部经营活动的管理水平高低和经济盈利能力的强弱,对系族民营企业的盈余质量有重要影响。经营者在战略选择、供应链整合、成本的有效控制、开拓市场渠道等方面的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反映在公司短期或长期的盈余上。有效的经营理念、方式、决策对提高盈余质量产生积极的作用,使系族企业更能利用发挥资源优势,保持未来现金流量的持续与稳定,提高核心竞争力。反之,则降低公司盈余质量。
盈余管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企业内外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如何限制操纵信息披露,提高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时性、一致性,显得更加重要。要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必须以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为保障,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努力提高审计质量,最大限度地规范关联方交易,限制其掏空效应。被誉为商业信息质量守望者的注册会计师受社会公众委托,审查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其审计意见也是影响盈余质量分析的重要因素之一。
系族模式下,内部市场的关联交易往往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有时是作为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工具和渠道,损害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有时又充分利用内部资源,对会计盈余质量起着积极的正面影响。因此,只有规范系族内部市场的关联交易,才能确保关联交易定价的公允,充分发挥提升经济效率的作用,提高盈余质量。高质量的盈余信息是“决策有用观”的要求,同时也是“受托责任观”的体现。对上市公司进行盈余质量评价,建立盈余质量评级的系列指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分行业或对公司整体进行评价,将会计报告的盈余数据与盈余质量评价联系,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有用的决策信息。
浙江民营上市公司普遍具有股权集中的特征,这种“强股东,弱管理者”的状态成为系族上市公司经营中大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的最大障碍。一方面通过股权分置改革,适当降低股权集中度,使股权适当分散化,完善表决权代理制,鼓励各方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加强信息披露监管,约束大股东行为。另一方面,在董事会中建立有关利益相关者董事共同决策机制,比如股东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员工董事制度、债权人董事制度等,加强审计委员会的建设。同时规范独立董事的聘任制度和建立独立董事的问责机制或风险承担机制,形成公司内部的股权制衡,约束实际控制人滥用控制权的行为。
综上所述,由于追求不同控制权收益,系族模式这种金字塔式控股结构对浙江民营企业的盈余质量既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又有掏空等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因社会、经济等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受公司治理、经营管理等内部因素影响而产生不同的盈余质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