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理论视角下特定诗歌意象建构的认知分析

2015-06-09 00:58王萍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意象

王萍

摘 要:Goldberg的構式理论(CxG)作为目前语言学界的前沿理论,对当代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我们重新解读语言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而诗歌作为高度艺术化的语言,从构式理论角度来解读诗歌的意象,不仅有利于我们把握诗歌的主题,而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诗歌的鉴赏力、推进诗歌理论的日臻完善。

关键词:构式语法理论(CxG) 认识机制 意象 香草美人

一、关于构式理论

认知语言学作为当前语言学界的主流学派之一,在体验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更具解释力的语言学理论,而Goldberg的构式理论(CxG)作为该学科的前沿,更是不可多得的。

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CxG)是在认知语言学理论、菲尔墨的框架语义学以及对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将传统的语言各层级单位进行了统一,认为语素、词、短语、句子以及篇章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都可以通过象征单位表示。构式语法理论就是以兼形式、意义于一体的象征单位作为构式的基本单位,以构式为核心,认为当且仅当C为一个形义配对体〈Fi,Si〉时,它就是一个构式,此时,“形”的某一方面或“义”的某一方面不能从C的组成部分中严格预测出来,也不能从其他先前建立起来的构式中预测出来。之后Goldberg又对此定义进行了延伸,提出了某些语言构型只要有足够的出现频率,即使能被完全预测出来,它们也是作为构式储存的。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我们重新解读语言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

二、构式理论的认知机制

随着构式理论的不断完善,对其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之前Goldberg在提出构式理论之后并未对其中的认知机制进行详细阐释,只提到了“情景编码假设”,并将此假设表述为“与基本句子类型对应的构式把与人类经验有关的基本事件类型编码为这些构式的中心意义”。

而陆俭明先生通过对“构式义的性质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探索,最终为构式理论的认知机制找到了深层次的理论依据,认为构式是认知域中的意象图式在语言中的投射。具体来说,每一个构式都是某个具体语言之中所存在的、由以该语言为母语的人在认知领域中所形成的意象图式投射到语言里所形成的语义框架在该语言中所具体呈现的、表达人对客观世界某一方面认识的句法形式。换句话讲,具体语言中所存在的每一个构式,都反映或者体现了人对客观世界某一方面的一定认识,这种认识是以该语言为母语的人在认知域中所形成的——先通过感官感知客观世界的某一方面,其所感知在人的认知域里形成意象,通过理想化认知模型(ICM)并借助隐喻和转喻等认知机制再进一步抽象为意象图式,意象图式投射到言语活动中,于是在某个具体语言中形成构式。

三、特定诗歌意象建构的认知分析

诗歌作为高度艺术化的语言,无论是作者的创作过程还是读者的解读过程,都离不开诗歌的精髓——意象。诗歌评论家陈良运先生如是说:“以‘意象品诗,更能准确地表述诗人构思谋篇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呈现在诗中的形态与情态,也更能准确地表述读者阅读鉴赏时所获得的审美快感。”可见对诗歌意象的准确把握是理解诗歌的突破口。意象作为诗歌的组成元件,诗歌的整体意义和审美效应都是通过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的。读者的欣赏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诗歌意象意义的建构过程。“诗歌意象是诗人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是一种包含了象与意的双重性结构,它既指向意义,又指向形式。”①从这个角度来解读诗歌意象,我们就可以另辟蹊径,将其看作一个个构式,每个构式都具备象征单位的组成要素——形式和意义,即每一个诗歌意象都是一个形义配对体。这样二者就能够和谐统一于诗歌语言的符号系统中。

诗歌意象的建构是基于我们的生活体验,诗人在某种特定的情感体验中由于感情表达的需要而激活了整个认知域,而诗人此时所需要的表达情感的意象正好和整个认知域中某个或某些具有相关情感体验的、凸显的“客观对应物”相碰撞,这样诗人就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赋予了客观事物,使其既具有了语言的形式,同时又具备了主观情感意义,构成了一个诗歌意象“完形”,即构式。这个构式一旦形成,就具有了丰富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了诗歌原型意象。作为诗歌意象范畴中的典型成员,随着诗歌意象运用中对原型意象通过隐喻和转喻机制的引申,逐渐扩大诗歌意象范畴的成员,使其具有解读多义性和表达深刻性。这样就会对之后诗歌创作过程中意象的选取以及诗歌解读过程中意象的理解产生压制作用,即所谓的构式压制,有利于我们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题。

因此,从认知角度对特定诗歌意象的解读,有利于实现诗人情感表达的艺术化呈现。我们以“香草美人”这个特定的诗歌意象组合为例,运用构式理论从认知角度进行阐释,体会其中的魅力。

提到“香草美人”这组诗歌意象就会让我们想到

《离骚》,但是真正运用这组意象进行诗歌创作的源头却并非此文。《诗经》作为我国的诗歌总集,我们在阅读其篇章过程中便可以发现其中的不少篇目出现了纷繁复杂的花草树木(“香草”)和“美人”形象,这便是“香草美人”意象的发端。《诗经》中描写花草树木或者与其相关的章节主要集中在国风和大、小雅中。这些篇章中涉及的花草树木主要是与先民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体验密切相关的桃花、荷花、芦苇以及茅草等植物,美人的塑造大多是一些当时社会的下层女性,比如采桑女、怨妇、弃妇等形象。先民之所以选择花草寄寓其所要表达的特定情感,这与人的认知有关。在我们的认知域中,潜在的认为花草具有某种高洁芬芳的品质,同时每种花草又各有其内在的品性,例如我们认为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就是印证。《诗经》中描写花最为知名的当属《周南·桃夭》了。

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惊呼其“绝艳”,并赞叹其为“千古诗赋香草之祖”。正是因为所要塑造的女子因其具有桃花一般粉嫩的姿态,女子出嫁正好又逢桃花烂漫时节,因此创作者因其二者诸多的相似之处便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以桃花之貌比喻女子的青春活力,并营造了一种极其祥和、欢乐的气氛。之后桃花喻人的传统便由此出现,佳作可谓数不胜数。“桃花”作为这一特定意象,不仅具有实义,同时兼具形义,其构式的形成便具有了诗歌意象的原型,为我们解读其他诗歌提供了线索,当我们再读《召南·何彼■矣》时就会对其中的“华如桃李”不再陌生。

以《詩经》中的诗歌意象为原型,后代诗人进行了放射式的引申,扩大了“香草美人”这一诗歌意象的表现范畴,使构式具有了多义性。屈原在《诗经》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延伸,为“香草美人”开辟了更广阔的表现领域。《离骚》的创作可谓是给“香草美人”这一构式赋予了定型化的特定意义。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中云:“《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作者为什么在表现不同的情感时会选取不同的“客观对应物”寄托情感呢?由于诗人此时所需要表达的情感正好和其整个认知域中具有相关情感体验的、凸显的“客观对应物”相碰撞,这样诗人就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赋予了该事物,使其既具有了语言的形式,同时又具备了主观情感意义,构成了一个特定诗歌意象“完形”。而意象的选取不仅和诗人的生活体验有关,也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在“家为巫史”的楚文化背景中,当时人们对巫事活动普遍怀有狂热的爱好。古人认为神灵喜欢香草,因此祭祀必备香草,香草也就成为了一种与神有密切关系的物象。在描写祭祀仪式的诗篇中便有了用花草祈福或者用它表达爱意的用法,像《九歌·少司命》中有“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的表述。荪作为一种香草,就具有媚神的功用。《离骚》中对“美人”意象的描写也不胜枚举,如:“为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王逸曾注解道这里的“美人”指楚怀王,“宓妃”为美人的代称,诗人为何在文中频频出现“美人”的意象呢,用意何在?通过对当时社会伦理风俗习惯的探究便可理解。屈原以“美人”自比,用美人对衰老的恐惧、时光易逝的叹息和自己对事业功名未就的紧迫感相联系,来突出对青春年华的特别关切,想要急于为国效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后代的诗歌创作过程中“香草美人”这一特定的意象构式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李商隐的诗作中有大量的“香草美人”意象,诗人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赋予了其独特的时代特征,使“香草美人”意象具有历时的动态性,有利于保持其意象的鲜活性。如《无题·其二》中“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所展示的两个爱情故事,尽管结局有幸有不幸,但在诗人眼中,无论是贾氏窥帘,爱韩寿之少俊;还是甄后情深,慕曹植之才华,都反映出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愿望之强烈、奔放。稼轩诗词中也多次用到“香草美人”这一意象构式来表达情感,增加诗词的张力和深度,如《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中词人以芳菲兰佩、空谷佳人、美人迟暮自比,表达自己胸怀经略却得不到重用的感叹和忧愤。

总之,“香草美人”这一意象从《诗经》发端,经楚辞定性后,便成为了一个特定的构式为诗词作家所用。作为诗歌意象的原型,在这一范畴中随着理想认知模型的形成,成员有中心和边缘之分。中心成员具有原型意象的典型特征,更容易被人理解和应用,但是其边缘成员通过隐喻和转喻机制的引申可以表达更深刻的内容和情感。因此对诗歌特定意象的建构我们可以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构式意义的压制下定位诗歌的主题,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诗歌的鉴赏力、推进诗歌理论的不断完善。

① 吴晓、曹苇舫:《论作为意象符号系统的诗歌存在形态》,《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 王寅.构式语法理论(上卷):理论思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 牛宝义.构式语法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4] 黎志敏.论诗歌意象理论构建[J].重庆大学学报,2007(6).

[5] 李春华,李勇忠.诗歌意象建构的认知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3).

作 者:王 萍,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意象
雨的文化意象
新自然主义的意象之美(视频)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玉人”意象蠡测
例说古诗中“鸟”的意象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