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洁
(义乌市义亭中心卫生院中药房 浙江 义乌 322000)
烘制法、砂炒法和传统炮制法对杜仲品质的影响比较
楼洁
(义乌市义亭中心卫生院中药房 浙江 义乌 322000)
目的:探讨烘制法、砂炒法和传统炮制法对杜仲品质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烘制法、砂炒法和传统炮制法三种炮制方法对杜仲进行处理,分别比较三种炮制方法的损耗率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结果:烘制法、砂炒法和传统炮制法的损耗率依次为12.7%,14.0%和37.0%;三种炮制方法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依次为21.05%,20.35%和13.40%。烘制法和砂炒法两种方法与传统炮制法在杜仲损耗率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烘制法和砂炒法对杜仲进行炮制操作简单,损耗率低,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高,炮制后的杜仲品质优良,较传统炮制法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烘制法;砂炒法;传统炮制法;杜仲
杜仲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药用树皮,具有降压、镇静、止痛、强筋骨、补肝肾、安胎等功效,是中医临床常用药物之一[1]。杜仲药用需要经过炮制,传统炮制方法以"去丝"或"炒断丝"为目的,有盐炙、煅炭、炒炭、砂烫、盐麸炒等。传统炮制方法存在火候难以掌握、杜仲炭化较多、损耗大、炮制品受热不均匀、化学成分损失严重、有效分分不易煎出等缺点[2]。本研究分别采用烘制法、砂炒法和传统炮制法三种炮制方法对杜仲进行处理,分别比较三种炮制方法的损耗率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探讨烘制法、砂炒法和传统炮制法对杜仲品质的影响。
生杜仲(购于浙江大德堂国药有限公司,批号20130501),经鉴定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净选加工为杜仲片。
2.1 烘制法
将杜仲丝平铺于不锈钢方盘,置于烘箱内,设置温度80℃,保温1h。之后,打开烘箱,翻杜仲丝,去湿后继续升温至100℃,待烘至断丝,杜仲表面呈棕褐色为止,取出,放凉[3]。
2.2 砂炒法
将杜仲丝用盐水拌匀(每100g杜仲加2g食盐)、焖润。将净河沙倒入锅内,使用武火加热至河沙翻动时较为滑利,之后,将杜仲丝投入锅中,快速翻炒10min左右,待断丝,杜仲表面呈焦褐色为止,取出,用筛子筛去河沙,放凉[4]。
2.3 传统炮制法
按照《药典》[5]炙法炮制标准,用盐水(每100g杜仲加2g食盐)将杜仲拌润,文火加热,炒至断丝,杜仲表面呈焦黑色。
3.1 损耗率测量方法
分别按上述三种炮制方法炮制30kg杜仲,放冷后分别称重,计算损耗率。
3.2 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测量方法
分别称取烘制法、砂炒法和传统炮制法三种炮制方法处理后的杜仲40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100ml,塞紧塞子,精确称重并记录。加热锥形瓶至水微沸并继续煮1h。放冷,精确称重,并用蒸馏水补足减少的质量。抽滤,滤液浓缩至恒重。称重,记录浸出物质量。
4.1 三种炮制方法损耗率比较
表1 烘制法、砂炒法和传统炮制法三种炮制方法损耗率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烘制法、砂炒法和传统炮制法的损耗率依次为12.7%,14.0%和37.0%,烘制法和砂炒法两种方法与传统炮制法的损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4.2 三种炮制方法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比较
表2 烘制法、砂炒法和传统炮制法三种炮制方法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烘制法、砂炒法和传统炮制法的水溶性浸出物含量21.05%,20.35%和13.40%。烘制法和砂炒法两种方法与传统炮制法的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杜仲的传统炮制方法中炙法工艺火候不易控制,操作较为困难,存在杜仲原材料炭化过多,外观不美观,损耗大,断丝不均匀、炮制品受热不均等缺点,而烘制法能够以"断丝"为度,通过使用温度计控温,达到炮制品受热均匀,减少炭化损失,提高了药材的使用率,应用价值较高。砂炒法由于生杜仲不直接与锅底接触,可以很好的控制炮制温度,且达到受热均匀的目的,效果也较好。
另外,生杜仲中含有较多的胶质,需要高温加热方能使其破坏,便于水溶性浸出物的浸出,提高药材的使用率。传统炮制方法由于不易控温,为了避免受热不均匀的原材料炭化,炮制温度和炮制时间相对较短,胶质不能充分破坏,使得水溶性浸出物不能有效浸出,药材使用率下降。
本研究中,烘制法、砂炒法和传统炮制法的损耗率依次为12.7%,14.0%和37.0%;三种炮制方法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依次为21.05%,20.35%和13.40%。烘制法和砂炒法两种方法与传统炮制法在杜仲损耗率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烘制法和砂炒法对杜仲进行炮制操作简单,损耗率低,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高,炮制后的杜仲品质优良,较传统炮制法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1]谢明.杜仲不同的炮制对损耗率及浸出物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3,25(11):66-67.
[2]肖娟,严瑞娟,张水寒,等.不同炮制方式对杜仲品质的影响[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3,28(6):874-878.
[3]赵冬霞,刘志庆,李钦.杜仲几种不同炮制方法的比较[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0(4):245-246.
[4]宋嬿,朱俊杰,罗书.杜仲的炮制工艺研究[J].中成药,2008,30(6):879-881.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54.
R283.1
B
1009-6019(2015)08-00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