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馨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 重庆 400010)
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应用
甘馨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 重庆 400010)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实施集束干预策略后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患者91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常规护理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患者79例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发生时间、患者住院时间以及花费情况。结果:观察组91例患者采用集束干预策略CRBSI发生率为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3.9%,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上所述,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具有良好作用,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集束干预;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压测定是将中心静脉导管由静脉至上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插入。可用来补液及测压。常用在颈内静脉,凝血功能障碍者用在颈外静脉,或用于锁骨下静脉与股静脉等[1]。本文主要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疗效,选取集束干预策略(CLB)后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患者91例与常规护理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实施集束干预策略后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患者91例与常规护理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男56例,女35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为(37±1.2)岁,对照组男47例,女32例,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为(36.5±1.1)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穿刺置管与护理干预,穿刺前,彻底净手后用安尔碘以10cm以上半径进行皮肤消毒,铺巾,依照具体穿刺情况选择穿刺部位(如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与股静脉),穿刺完毕后,以无菌敷料包扎穿刺端,定期更换导管与敷料,若产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或患者转出,按规定撤管。观察组穿刺前,严格按照7步法进行净手、消毒;更换敷料时,以2.0m乘1.5m最大化铺巾,操作者着无菌隔离衣及无菌手套,患者以无菌单覆盖全身,保留穿刺部位;尽量以锁骨下静脉为穿刺部位,减少股静脉穿刺;穿刺部位以15cm以上范围用2%氯已定乙醇>30s反复擦拭皮肤,待自然干后穿刺;1日1次置管必要性评估,无需置管或疑有血流感染时立即撤管,定期观察穿刺部位感染迹象。
1.3 观察指标
根据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整体CRBSI发生率与发生时间、患者住院时间、花费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或者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1 患者不同部位置管情况
两组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锁骨下静脉与股静脉置管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患者不同部位置管情况(%)
2.2 两组患者CRBSI发生情况、发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患者CRBSI发生情况、发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详细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CRBSI发生情况、发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ICU是指重症患者护理病室,患者大多伴有多种血管置入导管,也是CRBSI多发病室。患者一旦出现CRBSI,不仅延长了住院时间,使医疗费用增加,死亡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CRBSI发生原因有两种:一是患者自身年龄与基础疾病等,二是医疗护理操作技术、治疗方法等。导管在静脉血管内置留时间越长,越容易导致CRBSI发生,因此医护方面的诱因居多[2]。
随着集束干预策略的提出与严格执行,患者的医疗服务得到显著提高,并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CLB的观察组CRBSI发生率为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3.9%,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见,采取集束干预策略对ICU中心静脉导管小惯性血流感染率具有明显降低作用,有效延缓感染发生,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了大量医疗费用,并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具有良好作用,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1]朱燕妮,陆燕英,高源根,等.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32(01):4066-4067.
[2]李娜,刘芝梅.ICU护士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集束干预策略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24(11):332-333.
R194.5
B
1009-6019(2015)08-02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