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路怒症”控制你的方向盘

2015-06-09 17:21张海音蒋婷
家庭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孙某潜意识负面

张海音 蒋婷

3月11日下午5时26分,上海闵行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民警茆盛泉,在路面执勤纠正一车辆交通违法行为时,被该车驾驶人孙某开车强行拖行10米,不幸以身殉职。据悉,起初宝马车左转时,速度较慢,民警在旁边劝阻,不知何原因,宝马车忽然提速。民警试图将手伸入车窗阻止,驾驶员再次加速行驶,民警被拖行数米后,身体在空中翻转,造成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于当晚离世。

死者长已矣,我们在悲哀之余,更多的是唏嘘和无奈。孙某的一次恼怒、一次任性的强行启动,就导致年轻的警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次直行车道强行转弯的交通违法行为,让两个家庭就此破碎。据犯罪嫌疑人孙某供述,他认为交警执法是针对自己的故意为难,随后开始烦躁起来。社会中抱有同样心态的驾驶人员不在少数。那么,汽车怎么会成了激化情绪的魔法箱?

“路怒”是负面情绪应急障碍

孙某的表现有路怒症的一些特征。路怒症,顾名思义就是带着愤怒去开车,该概念最早用以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医学界则把“路怒症”归类为阵发型暴怒障碍,指多重的怒火爆发出来,猛烈程度叫人大感意外。路怒症的主要表现有:危险驾驶,包括突然加速或刹车;强行切入别人的车道,或者故意拦挡别人进入自己车道;过分地鸣喇叭或打闪灯;在高速公路的中间隔离带上飙车吓唬别人;做粗野姿势,例如向别人竖中指;破口大骂或威胁恐吓;故意撞车;下车挑衅别的司机,包括用物品打其他车辆的车身;用枪支等致命武器威胁;开着车投掷物品袭击其他车;吐口水……路怒症已成为继噪声性耳聋、视力疲劳综合征、颈椎病等之后又一种常见开车综合征。

美国通过对9282位成年人的调查数据推测,患“路怒症”的美国司机约达1600万人,占该国人口的5%~7%。2006年,上海某心理咨询中心也做过一份问卷调查,发现中国驾驶员心理障碍的发生率高达59.8%。“问题司机”的各类心理症状主要包括偏执状态、强迫观念、躯干化障碍、人际关系敏感等。但现实中大部分驾驶员并不在意自己的这些情况,认为只是“一时心情不好”而已。可在心理学上,这些都属于应激障碍,就是人的自动化反应,因为没有足够的、好的体验做基础,自动反应出来的也是负面情绪。

行车时“英雄感”容易被唤醒

不少司机都表示,糟糕的行车状况、不良行车习惯,是引发“路怒”的主要导火索。心理学认为,坐在车里时人容易有隔离感,这也是引起“路怒”的根本导火索。因为,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脑子里常常会产生幻想,尤其处在一个比躯体更强大的金属外壳包围的环境时,更膨胀的自我会跳出来,英雄感容易被唤醒。于是,他拥有了路面上的假想敌,当他通过追求汽车的速度感赢了别人时,也许现实中实现不了的自我需求得到了瞬间满足。

英国的科学家在研究大脑潜意识时曾发现,非新手的驾驶员在顺畅的路段开车时,加油、换挡、打灯的过程中大脑是处于潜意识状态,而突发情况例如有车突然插队、红灯突然亮起时,意识会再度出现,控制大脑做出相应举动。按理说,如果只是潜意识在主导驾驶过程,人并不会有那么多负面情绪浮现,可是,当路面情况特别复杂时,你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去应付,于是,焦虑和愤怒情绪便出现了。

另外,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竞争的心态”已经渗透到都市人的日常行为之中,而超车、抢道等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这种紧张的心态。工作上的不顺心、表达途径的缺失,开车时一些小矛盾就能使某些人超过自我控制的底线,做出过激的行为。许多人认为,在车流如织的街道上,两辆车的相遇纯属偶然,大家不认识,没有利害关系,关上车窗谩骂也不会引起直接的冲突,正是发泄怒火的好时机。于是,不少平日性格温和的人就在汽车这个私密的空间里痛快地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以求心理平衡。

防控“路怒”需靠自我调节

路怒症是一种不安定情绪的有害累积,驾车时人常常不自觉地就会将种种导致不快的负性因素积累起来。久而久之,人驾车时会习惯性地产生负面情绪,甚至引发负性因素大爆发,导致进入这一特定环境就会情绪失控甚至波及生活的其他方面。而在目前驾驶人员素质与公共交通环境等外界因素无法有效改变的情况下,防治“路怒症”最切实的做法就是自我调节,让心情“慢下来”。比如:开车时,驾驶员一旦觉得心烦气躁,可以开窗让新鲜空气进入车厢,多做几次深呼吸,保持头脑的清醒;试着与前行车辆保持一定车距,减少发生交通意外的几率;有心事的时候可以先打个电话给好朋友倾诉一下,心情舒畅后再上路;车上放一张家人幸福的小照片,不开心的时候看一看,等等。

此外,在饮食上也可以多注意调节,比如吃清淡饮食,性情会比较温和,同时,少吃油炸和甜腻的食物、喝凉水都是防止“路怒症”的好方法。

猜你喜欢
孙某潜意识负面
离婚才知老公出轨获赔六万元
离婚才知老公出轨 获赔六万元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婚内赔偿,是否有效?
论负面教育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