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墨卷
残阳如梦,西风猎猎,荆州城北的高楼上传来阵阵箫声,时而悠远如碧波长逝,时而哀怨若杜鹃啼血,令人如痴如醉。
吹箫者为荆州名士封四爷,此人富甲一方,为人仗义疏财,颇负盛名。封四爷虽为巨贾,却生性高雅,喜琴棋书画,精于箫。每于落日时分,伫立封家高楼之上,迎风弄箫,白玉栏杆琉璃瓦映衬封四爷一身素袍,玉树临风的身影成荆州城一绝,人赠雅号“风满楼”。
封四爷有一至交,名唤卜阳子,居于荆州城南。卜阳子虽出身布衣,但满腹经纶,堪称饱学之士。卜阳子风流倜傥,精通音律,犹善操琴。二人互携互进,常把酒促膝至深夜。随着技艺精进,封四爷与卜阳子琴箫和鸣,直奏得荆州城余音绕梁,情动四野。一时间,政客幕僚、名人雅士,无不奉二人为座上宾。
久而久之便有好事之人非得分出二人之高低,从相貌风度到学术文章继而琴箫技艺,一番评头论足,更有甚者争辩至面红耳赤。
市井闲言传至二人耳中,封四爷与卜阳子皆一笑了之。
某日,茶楼又起争端,唇枪舌剑,难分伯仲。一老者捻须说,诸位有所不知,比之“风满楼”,卜阳子还有一绝:篆刻。卜阳子所刻印章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是上流社会名公贵卿之间迎来送往的稀罕物件。经一番绘声绘色的描述,众人啧啧称赞,点头不已。
如此天长日久,闲言如淫雨浸润,封四爷心中渐渐生出一丝嫌隙。
时值皇帝寿辰,当朝宰相觅得一方价值连城的玉石,欲刻一“吉语印”进献,遂重礼请卜阳子加工赶制。
如此一来,卜阳子的拥戴者便将此事大肆渲染,有人预言,卜阳子今后在京城必定声名鹊起,由此入仕大有可能。
却说卜阳子日夜加工,目不交睫,“吉语印”终于十日内大功告成。卜阳子难掩心中喜悦,摆下酒宴,邀封四爷赏印喝酒。
青梅煮酒,二人推杯换盏,相谈甚欢。卜阳子捧出“吉语印”,封四爷心中凛然一震,只见温润如脂的玉石在烛光下熠熠发光,印纽雕刻盘龙摆尾,活灵活现,印面上刻有四字小篆“国泰民安”,章法严谨、笔势婉转,其精美典雅令人叹为观止。封四爷将玉印章小心翼翼放回锦盒之中,举起酒杯笑意吟吟道,弟之鬼斧神工无人能及,愿此章能助弟鹏程万里。卜阳子喜上眉梢,一饮而尽道,若真能如此,弟绝不敢忘兄周济提携之恩!
饮至子时,卜阳子不胜酒力已伏案酩酊大醉,封四爷也有几分醉意,独自取出印章把玩。心中几分感佩几分嫉妒,似打翻了五味瓶,悻悻然竟浮动一丝恶念。封四爷随手操起刻刀狠狠凿下,恰好落在“国”字上。封四爷仰天一笑,将锦盒包好,醉步踉跄,蹒跚离去。次日,宰相府来人,卜阳子于醉梦中醒转,捧出锦盒恭敬献上。
数日后,官府围了卜阳子寓舍,卜阳子被五花大绑押往京城。
原来,宰相在验印时发现“国”字破了一角,霎时吓得魂飞魄散,咬牙切齿道,贼人欲加害于我,国破则江山殒,此乃株连九族之罪也!
可怜卜阳子至死双目圆睁,不知因何落得如此下场。
卜阳子死后,封四爷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每至落日时分更是狂躁不已,箫声一落便面如死灰,追问下人为何音如鬼魅。下人面面相觑,齐声说,爷之箫声犹如天籁,何来鬼魅之音!封四爷呆立无言,天际残阳如血,徒留朔风满楼……
封四爷手扶玉箫,不禁双泪交流,仰天长叹,想我封某半生磊落,如今却因一时妒意换一世不安,罢罢罢……
白袍随风翻卷,封四爷如流星坠落,箫碎人绝。
选自《百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