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教学管理问题及策略研究

2015-06-08 18:03张楠楠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4期
关键词:国际交流黑龙江黑龙江省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黑龙江区域内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经验,培养国际化一专多能人才,提高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的主要途径。黑龙江区域经济迅猛发展,正着力实施黑龙江省五大规划战略,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限制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因此必须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实施人才兴省战略,围绕“五大规划”全面深化改革。本文通过调研就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中外国际交流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中外国际交流合作教学管理开展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简介:张楠楠(1980-),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副教授,从事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项目“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研究”(项目编号:12535104)的阶段性成果

一、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发挥与俄、日、韩等国的国际合作交流的优势,己初步形成了宽领域、多形式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新格局。课题组在黑龙江省内高职院校通过问卷和深度访谈等形式展开调研。悉心研究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从展开国际交流合作的职业院校了解:黑龙江省由于地源优势90%的高职院校均与俄罗斯有合作。日、韩、美、加、新加坡等国家也多有合作。各高职院校都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成立了外事部和项目管理委员会,编制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授课计划,在不同程度上引进了外方合作学校的课程、教材和教师。各院校加重外语教学课时比例,严格执行合作办学协议,履行招生简章的承诺。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对日合作办学是我院办学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专科进、本科出、专本硕连读,合作模式成熟、稳定,与日院校间交流频繁。截至目前,赴日留学生和带薪技能实习生已达351人,其中取得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29人,博士在读3人,硕士在读37人。另外,还建立渠道开展学员赴日本企业带薪技能实习,让学生实现学历与技能双赢。

二、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外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一些问题暴露出来,黑龙江职业学院由于学科优势,专业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标准不一致等因素,各高职院校缺乏国际交流合作经验,多数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项目仍处于低水平的发展。办学理念不清,教学过程存在漏洞,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系统化,管理疏忽等问题。

(一)教学理念存在的问题

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在国际交流合作教学中办学定位不明确,盲目追求招生的数量不重视质量,只注重办学的经济效益,不重视教学科研水平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高,致使合作办学层次不高,还有部分高职院校对国际交流合作教育教学并没有制订可行的整体的发展规划,也不设定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导致出现很多问题。

(二)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的问题。中外教学计划缺乏统筹安排,总体规划不合理,少数高职院校没有根据中外国际交流办学项目的需求和专业特点设计教学计划而只是将国内的教学计划稍加修改,无法将国外高品质的课程资源和较为先进的办学模式体现到国际交流教学计划上来。不单独把出国的学生安排单班教学,导致难以落实中外双方教学计划。致使学生国内所学和外方的课程不能很好对接。

2.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问题。部分高职院校教学大纲设计缺乏针对性,对教学内容缺乏改革和创新,对国外教材引进的质量有待加强。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教材不适用于国内专科学生使用,高职高专教师缺乏对外文原版教材授课的能力。聘任的外教很少讲授专业核心课程而是讲授语言课居多,教学经费投入不足,语音室等教学设备落后,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差,国内的高职高专基本上网络还只局限于图书馆,语音室和宿舍覆盖网络较少,严重影了国内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各种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和开发。

(三)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国际交流合作办学项目要打造国际化的师资团队。目前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并没有制订科学的针对国际交流合作办学项目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规划,导致国际交流合作办学项目专业课程方面教师水平低,外方教师少或根本没有,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影响了黑龙江省高职高专国际交流合作办学项目的整体水平和层次。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评聘制度滞后,不能够与国际交流合作办学项目相适应。师生比大,学历层次低、外方教师比例小或无外教等问题也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效果。经课题组调查,黑龙江省高职高专国际交流合作办学项目不重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许多黑龙江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合作办学项目无法保证足够的外籍教师到中方任教,国内的教师不提供国际交流合作办学项目方面针对性的国外培训,教学质量提高成为空谈,国际交流合作办学项目的优势无法体现。

三、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教学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综合利用国外资源,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计划

对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引进要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并洋为中用,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加以改造,引进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根据各学校具体情况改革教学内容和改编教材、试卷等。发挥中外双方专业课程优势,建立课程体系。科学调整教学设计,保证教学有序的进行,提高办学水平。以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专业现与日本不同层次院校合作,合作体制机制健全,合作模式在不断的探索和实际实践中发展的较为成熟。结合国外合作院校专业情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模式:在学分互认的基础上,日方教师定期来校讲学、授课,并在省内旗帜地开创专科进本科出、专本硕连读等模式。满足学生晋学需求,并显著提升学生自身素质能力、学识阅历。专业还开通渠道,与国内认证具有海外派遣资质的企业合作,学生可选择赴国外企业带薪技能实习。实习中,在获得较高薪金的同时,使用本专业(日语)知识的同时,在企业环境中实际掌握其他专业知识技能(与不同工作类别有关:食品加工、电器电子制造、汽车喷漆、机械铸造等)。留学模式及赴国外企业带薪技能实习模式,也辐射到学校其他分院,让其有相关专业基础的同学或得到学识学历的提升,或得到国外企业工作实践。

(二)科学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1.探索多种模式的教学方式。高职院校鼓励一线教师积极进行科研和教学改革包括考试方法的改革,定期利用教研室活动时间组织教学观摩,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对于考试方式的改革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考核。实际操作、课堂笔记、课后作业、网络考试平台等创新考试方式的探索。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就进行课堂平时分的改革,课堂上学生所参与的一切互动活动均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最后累计成为期末综合成绩。通过课堂平时成绩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加强外语教学提高学生外语能力。举办外文演讲大赛,锻炼学生的外语能力。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举办外文演讲大赛,并邀请国外学者作为评委,一等奖获得者可以踏出国门去参加合作国家的国际演讲比赛,往返机票全免,并有奖金,更好地执行国际交流合作的项目。

(三)加强教师队伍培训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学校在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中应该重点抓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只较为稳定的教师队伍,随着专业办学环境不断提升,加强专业教师可赴国际交流合作国院校讲学、深造,并在课程、教法、科研方面互通借鉴,更好地满足国际交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编辑∕高伟

猜你喜欢
国际交流黑龙江黑龙江省
打造中原武术国际交流新IP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国际交流与合作
Write a caption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