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特殊群体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家庭环境问题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等群体,近年来这些特殊群体成为大学教育的难点。研究这些特殊群体的教育,探索积极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建立完备的教育体系变得十分重要。
作者简介:孟剑侠(198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研究方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
1 大学生特殊群体及其问题
1.1 家庭贫困大学生群体
家庭贫困大学生群体经常面临失学威胁,造成心理负担。他们自卑,遇事退缩逃避;敏感,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冷漠,避免交往中可能受到的伤害;厌学,放松或放弃学业;无力改变穷困的状况,产生负疚感;毕业时部分学生放弃升学,选择就业,处于弱势。基于以上压力,有些学生会焦虑、抑郁,严重的会自杀。
1.2 学业困难大学生群体
有些大学生对学习没兴趣,旷课、不及格甚至退学;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不能严格管理时间,挥霍青春;因为经历某种突发事件(包括个人身心、家庭或社会生活上的),精力或心理上不能适应学习要求;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处分,不能正常毕业。以上这些学业困难都会导致大学生学业和毕业困难,进而衍生出其他问题。
1.3 家庭环境问题大学生群体
单亲或孤儿、家庭暴力、家庭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突变(父母离异、丧亲、重大财产损失)等都会影响学生正常成长。一些学生对家庭问题缺乏理性认识,对离异等情况不能正确对待,对父母的争吵、家庭关系紧张等难以理解,导致心理问题。这些学生通常会自卑、孤僻、不相信他人、有暴力倾向、厌学等。
1.4 心理问题大学生群体
社会、家庭、个人等因素都会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具体因素包括单亲或孤儿家庭、身体疾病、网络成瘾、交往困难、恋爱、失恋、单恋、情感障碍、性心理障碍、家住偏远贫困落后地区、毕业难,就业难等。遇到这些问题的大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经验或无力解决,进而产生不良情绪,出现心理问题。
2 大学生特殊群体问题成因
2.1 家庭贫困大学生群体问题成因
家庭贫困大学生多数无力支付学费和生活费。有些学生还会遭受歧视,或者担心受到他人歧视,由于父母奔波操劳,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一些学生无法选择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就读,知识基础差,影响大学的学习。家庭脱贫的希望都集中在学生身上,学生思想包袱沉重。缺乏经济支持和社会关系,学生就业压力大,在就业中受到限制。
2.2 学业困难大学生群体问题成因
学校教育缺陷是学业困难大学生问题的重要因素,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强,甚至厌学。上大学后,没有家长和学校的实时监督,学生会懈怠。有些学生知识基础薄弱,既与自身努力不够有关,又与之前受教育水平不高有关。有些学生没能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产生学业困难。
2.3 心理问题大学生群体成因
有些大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消极被动学习,厌学、信仰危机、意志消沉、孤独和彷徨,最终导致心理问题。传统教育中忽视学生独立人格教育、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大学生遇到这类问题不知如何解决,进而产生心理问题。
2.4 家庭环境问题大学生群体成因
这类家庭中,家长要么过分溺爱孩子,要么简单粗暴,要么不闻不问,没有尽到家长的责任。有些学生家庭结构残缺,缺少父母关爱,无法从家庭生活中学习正常的人际交往经验。有些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孩子容易敌视他人,不信任他人。
3 建立完备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体系
3.1 社会支持体系
社会要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一方面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援助资助体系。国家已经建立了绿色通道、助学贷款、助学金等援助资助体系,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部分困难。此外,国家和社会层面更应建立完备的以工代助体系,政府和高校应该给这些大学生提供兼职或义工岗位,培养他们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能力,创造社会价值,减轻国家和社会负担。
社会要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应该有专家学者和基层工作人员的调查、研究和指导。包括引导贫困家庭脱贫;消除家庭成员矛盾,构建和谐家庭;提高教育水平,使学生学有所用,培养合格劳动者;研究特殊群体心理问题成因,指导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供心理咨询。
家庭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提供支持,为学生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3.2 学校教育体系
3.2.1 教学管理服务
完善课堂教学管理。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结合大学生学习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组织课堂,包括授课内容和课堂纪律的组织,要对学生严格管理,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发现旷课、厌学、学习状态差等问题应及时解决。
加强日常管理。学校各部门都要对学生日常行为严格管理。从课堂纪律、宿舍卫生、考试纪律、日常行为等方面严格要求,赏优罚劣。这样有助于规范学生在校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并应对。
建立学业预警机制。对学业问题学生预警,帮助学生认清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制订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提供帮扶,联系学生家长沟通学生情况,请家长共同教育学生。学业预警可以筛查出学业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例如心理问题等。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探索专业知识,积极参加专业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防止学业问题产生。通过创业教育和实践,培养学生开创事业的能力,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就业指导。从大学一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使学生认识自我,选择适合的行业和职业,了解岗位需求、发展前景以及所需技能,制订大学乃至人生规划并实施。在学生毕业前一年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教授就业形势和政策、毕业流程、求职准备和技巧、法律常识以及职场适应等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就业、了解职场,提升就业能力。
完善资助体系。根据学生家庭困难程度,给予学生相应的资助。同时开拓勤工助学途径,帮助学生自食其力。不仅要提供家教等传统岗位,还应在校内开设更多勤工助学岗位,与社会建立以工代助体系
创造更多社会实践机会。定期安排学生到工厂企业实习,提供志愿服务,锻炼学生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学生注意力向正确的方向转移,可以促进学习,减少心理问题。
3.2.2 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特殊群体大学生正确看待事物的能力。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充满正能量的青年。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学习祖国传统文化。开展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教育特殊群体大学生养成优良品质,让学生排解压力,健康成长。发挥大学生之间的“传帮带”作用,组织学习经验交流等,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助机制。通过辅导员谈话,深入课堂和宿舍了解特殊群体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3.2.3 心理健康教育
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培养大批专家型教师,在专兼职心理咨询或工作中发挥作用。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建档,确定重点人群及时关注,进行回访,确定问题是否存在。通过适应性团体训练,大一学生可以在班内迅速熟悉起来,摆脱陌生感和孤独感,在新的团体中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对各年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辅导,包括心理健康教师咨询、辅导员老师谈话、学生心理联络员沟通、大型心理健康讲座、小型团体辅导,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帮助特殊群体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编辑∕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