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萍,李 嬿
(大庆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论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周萍,李嬿
(大庆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多元文化不断涌现。在这一过程中,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挑战,必须通过多种渠道,为英语专业学生创设接触多种文化的机会,拓宽视野,加强对学生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增强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基于此,结合目前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文化素养缺失的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
关键词:多元文化;英语;文化素养
一、多元文化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一词出现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一场课程改革中,这次改革迅速波及到整个教育界,继而对其他社会领域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后来被众多学者称为“文化革命”的开端。多元文化主义因不同领域的不同用途有不同的内涵,它“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历史观、一种文艺批评理论,也是一种政治态度、一种意识形态的混合体”[1]。
在人类社会结构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日益发达的形势下,文化的更新及转型也随之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都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多元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朱世达,2000)。
二、语言与文化
语言学家E.Sapir曾说:“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语言植根于社会文化中,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对其背后的社会文化的学习。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二者之间紧密相连。胡文仲曾指出:“文化是指居住在某一特定地区的人们所共有的信仰、习俗、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文化包罗万象,而语言又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既依附于社会生活,同时又忠实地反映出某一社会的政治、历史、宗教、习俗,以及该社会人群文化思维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其背后语言的复杂和多样。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不断交融必然会导致多元文化的产生,如果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那么学习该民族的语言就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胡文仲同时指出:“学习外语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紧密相连[2]。
三、英语专业学生文化素养缺失的现状
基于东方课程文化的特点,我国英语教学长久以来,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语言内容知识构建的认知,片面强调语言知识传授和语言技能训练,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语言教学“无文化”现象比比皆是。然而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则恰恰与隐含在其背后的文化因素息息相关。正如美国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伯格所言:“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有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合理性和递进性,同时开设几门相关课程,缺乏文化知识传递的层次性和后续性,一些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文化素养有待于加强,而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没有意识到文化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课本知识和题海战术上,不注重英语交际活动,对于文化背景知识所知甚少,也惰于进行文化信息的补充,从而导致背景文化信息量贫乏,文化意识薄弱,人文素养缺失,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时,虽然语言形式基本正确,但在文化上却缺乏得体性,陷入了尴尬境地。当今社会,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多元文化层出不穷,外语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语言教学的重心必须从注重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及操练,转移到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上来。
四、英语专业学生多元文化素养提升的策略
1.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更新文化传递方式
外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交际能力,英语教学亦是如此。而英语教师从事语言教学的同时,在文化的传播中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教师自身具备高层次的文化素养,才能将学生引领到更高的文化素养境界中。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具备多元文化意识,不断“充电”,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异国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等,洞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关注当今国际社会文化现象的不断更迭,自觉形成对多元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才能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资源,更新教材内的陈旧信息,及时补入与时代和社会相符的最新内容,将最“新鲜”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如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英政府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新西兰总理高呼民众预公投更换国旗等,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适当的教学研讨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化信息的热情和自主学习意识,主观能动地进行文化熏陶,增强文化素养。
2.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资源
在文化信息的认知及传递过程中,除了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固有内容之外,教师还要及时通过多种渠道开发文化学习资源。可通过外文歌曲、音乐、杂志、报纸、歌剧、电影、纪录片、网站等资源,在引导学生了解异国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生活方式等基本信息之外,引领学生领略异国多元文化的独特风情,如新西兰毛利文化的触鼻礼、哈卡战舞,印度绚丽的纱丽,苏格兰高地的“格子控”,墨西哥的玉米情结,南美洲玛雅文明等。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声像资料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制作符合学生和教学实际的多媒体课件,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同时,加大文化信息量,增强文化信息学习的趣味性、时代性和交互性,将学习渠道扩宽,将文化教学多层面地有效地渗透到语言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实际运用能力。
3.构建文化课程群,优化教学模式
《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高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是着眼于培养出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因此,各高校除了开设英语专业基础及技能课外,还开设了诸如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短篇小说选读、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西方社会与文化概论等课程。这几门课课程,涵盖了英、美等几个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学、习俗等内容,既相互独立,又彼此渗透。因此,高校英语专业应开展课程群建设,优化教学资源,增强课程间的层次性和知识的递进性[1]。同时,改变目前很多教师各自为战的单一、松散性的课程建设状况,进行学科之间的联合,注重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优化整合相关课程,形成课程的科学完整体系,减少课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和遗漏,提高教学效率。此外,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改变陈旧的“三尺讲台一言堂”的传统教育理念,突破单一的语言知识传授或讲解模式,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启发引导学生,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有效传递,结合课外网络阅读、小组合作等方式,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和协作精神,同时在课内外组织学生开展诸如历史事件陈述、“我眼看世界”、人物再现、主题研讨、展示、文化知识手抄报、情景演练、微剧、微电影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同时,通过互动网络平台,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的交互活动。
4.接触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意识
国家无论大小,无论历史长短,都是人类文化不可切割的一部分,都具有其特有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模式,不存在优劣和高低之分。文化包容,基于文化平等,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文化平等的观念,反对那种对不熟悉的文化模式予以怀疑和敌对的“文化自我中心”倾向,又要反对那种“外国月亮圆”的文化自卑意识。了解异族异国文化,看到不同文化的优点,即使自身不接受,也要用一种包容的心态去理解这种文化形式的地理、历史条件和生存空间。发挥“有容乃大”的优良民族传统,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大量接触具有特色的异域文化,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对比和探究,培养学生用新的视角了解异族异国的社会习俗和思维方式,用尊重的、开放的、宽容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
5.增强文化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客观批判性
文化自觉,要求对文化有清醒的认识,既非故步自封,夜郎自大,也非全盘西化,面对纷繁变幻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形态,始终保持一种清明,一份自主。当今,身处日益开放的社会,多元文化不断涌现,必然会带来文化冲击和碰撞,从而给学习者带来困扰。每一个文化群体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存在背景,既有精华,又有不可取之处。因此,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文化因素,善于发现文化现象,客观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如西方安静的“双人交际舞”式的餐桌礼仪,以及中国热闹的“广场舞式”圆桌气氛,了解文化矛盾和冲突,理性分析挖掘新涌现的社会问题的背景和根源。既要积极接纳优秀的外来文化,又要保持民族文化的自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科学的道德判断能力[3]。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英语教学过程中更要多层面多渠道地渗透文化信息[4]。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学习者文化意识和素养的提升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开放、积极、客观的价值观,不仅是适应语言专业特点的需要,更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J].美国研究,2000,(2).
[2]黄启汉.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韶关学院学报,2009,(4).
[3]吴开亮.关于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探讨[J].江苏高教,1999,(6).
[4]张敏.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N].江苏教育报,2010.
(责任编辑:朱岚)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1-0023-02
作者简介:周萍(1977—),女,黑龙江大庆人,讲师,硕士,从事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论研究;李嬿(1970—),女,黑龙江大庆人,副教授,硕士,从事英国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构建英美文学与文化课程群的研究与实践”(JY2013010039);“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思维发展的研究与实践”(JGZ201201007)项目论文
收稿日期:2014-10-28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5.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