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理论视域下胡适清末至五四时期英诗汉译研究

2015-06-07 07:15孔绍飞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译诗白话新诗

孔绍飞

规范理论视域下胡适清末至五四时期英诗汉译研究

孔绍飞

(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83)

对胡适在清末至五四时期的英语诗歌翻译进行描述型研究。选择胡适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他是中国白话新诗的首创者,打破了对外国诗歌进行文言古体翻译的传统规范,确立了新的用白话新诗形式进行译诗的诗歌翻译规范。由于胡适本人的诗歌翻译也经历了从传统规范到新规范的过渡,对其变化过程进行探索则具有一定的意义。不仅如此,诗歌翻译还影响到了当时民族文学的发展,即创立了白话新诗这一文学形式,推动了民族诗歌由旧体诗向白话新诗的转变过程。运用规范理论的内容对胡适的翻译现象进行研究,能够很好地解释胡适先而遵从传统翻译规范继而偏离传统创立新规范的变迁过程。

规范理论;胡适;英诗汉译;民族诗歌

一、引言

清末至五四时期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国人“开眼看世界”,大量的外国文学得到汉译,诗歌翻译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它还扮演着颠覆传统翻译规范的角色。而这一颠覆的倡导者则是胡适。他本人的诗歌翻译规范经历了从传统的翻译规范到白话翻译规范的变迁,中间的探索与实验过程,也正是白话新诗取代旧体诗的过程。总之,胡适最初受到当时翻译规范的影响,而他遵守当时的诗歌翻译规范的结果是采用文言古体诗形式翻译诗歌,而后来因为意识的转变而开创了新的白话翻译诗歌的翻译规范,这一变迁过程不仅影响了当时的诗歌翻译,并且影响了汉语诗歌及其它文学体创作,从而由翻译规范的变迁波及到了民族文学创作方式的变迁。

二、胡适白话译诗的起源

(一)胡适的英诗古体翻译

巴切认为,规范是“正确性观念的社会现实”,就是说“在每个群体里,都有对某个行为正确与否的认知”[1]。清末时期对翻译的普遍认知就是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遵循汉语的语言规范。提出“信、达、雅”翻译金科定律的严复,同时代的林纾都属于此类。作为“首先介绍西洋诗歌的马君武、苏曼殊”[2]87也属于此类。身为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员,胡适也是遵循了这一规范,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打破传统翻译规范,使用白话译诗,而是使用古体诗,比如诗歌《六百男儿行》、《军人梦》、《缝衣歌》等皆为五言、七言古体。他使用文言古体诗翻译英诗主要体现在1908-1909年。1914-1915年,胡适的诗歌翻译则多用骚体,比如《哀希腊歌》(The Isles of Greece)。无论是采用五七言古体诗形式还是采用骚体形式进行翻译,都是胡适遵守当时诗歌翻译规范的结果。本文首先以此诗的翻译为例,进行讨论。因为这一诗歌不仅胡适进行了翻译,更有同时代的马君武与苏曼殊的翻译。以它为例,可以一睹当时的传统翻译规范。原诗共16节,现摘取第一节以窥视一斑。

The Isles of Greece

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

The Isles of Greece,the isles of Greece!

Where burning Sappho loved and sung,

Where grew the arts ofwar and peace,

Where Delos rose,and Phoebus sprung!

Eternal summer gilds them yet,

But all,except the sun,is set.

巍巍希腊都,生长奢浮好。

情文何斐斐,荼辅思灵保。

征伐和亲策,陵夷不自葆。

长夏尚滔滔,颓阳照空岛。(苏曼殊译)

希腊岛,希腊岛,诗人沙浮安在哉?爱国之诗传最早。

战争和平万千术,其术皆自希腊出。

德娄飞布两英雄,溯源皆是希望族。

吁嗟乎!漫说年年夏日长,万般销歇剩斜阳。(马君武译)

嗟汝希腊之群岛兮,

实文教武术之所肇始。

诗媛沙浮尝咏歌于斯兮,

亦羲和素娥之故里。

今惟长夏之骄阳兮,

纷灿烂其如初。

我徘徊以忧伤兮,

哀旧烈之无余!(胡适译)

马、苏二人的翻译方法,尤其代表当时主流的诗歌翻译规范,偏重归化,一人为五言古体,一人为七言古体。“苏曼殊所译拜伦诗喜用偏字,略有晦涩处;但大体尚能兼直译意译之长,且其所译,大半为章太炎所修改,词句甚为古奥典雅”[3]128,苏译用词太过古奥,对于今人来说,若没有相当古文的积累,是很难完全看懂的。而陈子展最爱马君武的译文,“以为他的气魄译此等诗最为相称”[2]87。胡适自我评价其骚体译本称“此诗全篇吴以四时之力译之,自视较胜马、苏两家译本。一以吾所用体较恣肆自如,一以吾于原文精神不敢稍失,每委曲以表达”[4]465。根据图里(Toury)对初始规范的定义“译者既可以服从源语文本的规范,又可以服从目标语文化中的规范,或者选择以其中一个为主导”,“接近源语规范决定了翻译的充分性,而接近目标语文化的规范决定了翻译的可接受性”[5]201。上述三个翻译文本均采用了接近目标语文化的规范,相较来说,苏曼殊的译文是规整的五言,不如马君武和胡适的诗体可以长短句自由运用。而胡适的译本增译了“我徘徊以忧伤兮”一句,整首诗的翻译虽自认自如,但是放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还是没有逃脱传统翻译规范的窠臼。这一翻译行为本身无可厚非,因为正如规范理论家赫曼斯所说“规范是指人对什么是‘准确’或‘正确’的观念,一种规范的直接影响是区分和保证正确的观念”[6]84。规范的这些本质决定了规范能够“甄别、建议或者或多或少地规定从众多可能的过程或行为中能够选择出某一种”[6]82。因此,作为本身就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胡适,他选择出当时社会普遍认为的正确观念,是完全遵守当时的诗歌翻译规范。

(二)胡适白话译诗缘起

然而规范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图里认为规范是“不稳定、变化着的个体”,不是“因为内在缺陷”而是“由其作为规范本身的性质”[7]62决定的。由于规范本身是指一个团体中一致认可的正确行为,因而不同的团体因认知不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规范,同一团体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也会产生不同的规范。“有时,规范变迁很快;其他时间,可能会比较持久,变迁的过程可能偏长。无论哪种变迁,翻译规范的巨大变迁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经常发生”[7]62。胡适正是在自己的人生当中经历了翻译规范变迁的译者,他从对英语诗歌的文言古体翻译到白话新诗翻译的变迁,因自己是首创者的身份而更加不同。因而,他的变迁过程值得一述。

按胡适的说法,他提倡中国文学白话运动,“原是偶然的”。起因是由于同在美国留学的同学作了一首旧诗,诗中中古字今字都有,激起了胡适对活文字死文字的探索,以及“新中国未来的文学究竟应用何种语言”[8]185的研究。胡适认为“说话是文字的根本,文字是文学的根本,也是一切文学的工具”[9]240,因此有必要探究文学创作应该使用何种文字。而“中国的文学史由两个平行的运动组成,既有文人学士、宫廷诗人、精英的文言文学传统;更有每一个时代都有的普通民众中存在的一个文学发展潜流”[8]186。而社会的主流都是文言文学传统,民众的文学发展潜流则是无意识的。这种无意识导致了文言八股等一直占据主流核心,没有使得民众文学的地位得到提升。从研究中国文学史的实践中,胡适发现大量的历史事实强化和支持了他的主张,认识到白话是活的语言,它必须成为中国新文学的使用工具。

胡适的这些想法得到了同学的反对,尤其是梅光迪,写信称“足下以俗语白话为向来文学上不用之字,骤以入文,似觉新奇而美,实则无永久价值”[10]21。后来的书信往来中又说“小说词曲固可用白话,诗文则不可”[10]24。他的同学任勇隽也认为“白话自有白话用处(如作小说演说等),然不能用之于诗”[10]25。可见用白话作诗的难处,白话译诗的难处更可想而知。然而,胡适的白话主张也得到了一些支持,好友钱玄同认为“中国的白话诗自从《诗经》起,直到元明的戏曲,是没有间断过的”,“某时代有某时代的文学。文学里的思想,情感,乃至材料,文字,句调,都是为时代所支配”[10]8。

胡适的这些想法却得到了国内陈独秀的支持,他督促胡适将自己的观念演而为文,1916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学改良刍议》就是这些与同学间讨论的结果,随后发表的由陈独秀撰写的《文学革命论》则标志着白话运动的正式开始。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叙述了自己对文字变革的意见和看法,后又发表了其它一些文章,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胡适又指出“有国语的文学,方有文学的国语。故先须多产好的国语文学作品。……未来新诗文所用白话,亦将是未来中国之标准国语。”[10]189。胡适在1916年8月,向他的一班朋友宣告,从此不作古文的诗,一定用白话来作诗。

三、胡适的白话汉译英诗

(一)对诗歌《老洛伯》的分析

胡适在决定用白话作诗的同时,也坚持了白话译诗,两者是随着他的思想的变迁同时进行的。下表为胡适的汉译英诗简表,从中可以看出胡适汉译英诗诗体的变化(胡适主要汉译英诗起始于1908年,而译诗活动主要集中于1908年至1925年之间。因胡适亦翻译过法国诗人作品,因与本文讨论内容不相关,故未列出。)。

表1 胡适的汉译英诗

图里说“非规范的行为永远存在一种可能性”[7]64。胡适最开始采用白话汉译英诗,这一非规范行为是对当时翻译规范的一种“偏离”(deviation)。这种偏离在当时看来是难以理解的,尤其是对保守派来说,更是不可接受的。胡适的创立的新规范毕竟迎来了一个冲突:“我的朋友钱玄同说我的诗词‘未能脱尽文言窠臼’,又说‘嫌太文了!’,美洲的朋友嫌‘太俗’的诗,北京的朋友嫌‘太文’了”[10]28。由于国内的大多数人“最不肯承认的,就是白话可作韵文的唯一利器”,胡适只能用“科学家的试验方法”来证明。他“做五言诗,做七言诗,做严格的词,做极不整齐的长短句;做有韵诗,做无韵诗,做种种音节上的试验”[10]30。他1918年的《老洛伯》就是用新诗体翻译的第一首诗歌,且看其中一节,以窥探胡适翻译规范的变迁。

Auld Rabin Gray

Anne Lindsay(1750-1825)

When the sheep are in the fauld,

And the kye at the hame,

And a'thewarld to rest are gane

The waes o'my heart fa'in showers

Fraemy e'e,

Whilemy gudeman lies sound byme.

羊儿在栏,牛儿在家,

静悄悄地黑夜,

我的好人儿早在我身边睡了,

我的心头冤苦,都迸作泪如雨下。

此首诗歌全部用浅显的白话翻译,且诗的形式并没有转化为律诗或者骚体诗,而是遵照原诗的格式,采取了全新的翻译方式。他“采用白描写实的手法,语言朴实含蓄,明白畅达”[11]51,完全摆脱了旧体诗的束缚。第一句“羊儿在栏,牛儿在家”工整流畅。胡适的“种种的音节上的试验”也可以在这短短的四行中显露出来,“静悄悄”中出现了“叠韵”,而“早在我身边睡下了”中“早在”则是“双声”且全诗尽力采取了abca的韵,“家”协“下”韵。但是作为第一首意义上的白话诗,胡适翻译的此诗的音节及韵律并没有那么恰当适合。实际上,这首诗的其它诗节当中,用韵的地方不是规律的,有的诗节为abcc韵,有的为aabb,有的为aabc等,这些整体来说是不太规范的,在诗的韵律上来说,是差了一点的。这首诗的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尽管存在着不足,但它确实是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白话新体诗。

(二)对诗歌《关不住了》的分析

如果说这《老洛伯》中的不足尚且明显,那么《关不住了》,则被胡适称为“‘新诗’成立的纪元”[11]33,从中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胡适对新诗的探索。全诗如下:

Over the Roofs

Sara Teasdale(1884-1933)

Isaid,“Ihave shutmy heart,

As one shuts an open door,

That lovemay starve there-in

And troubleme nomore.”

But over the roofs there came

The wet new wind of May,

And a tune blew up from the curb

When the street piano play.

My room waswhite with the sun

And love cried out inme,

“Iam strong,Iwill break your heart

Unless you setme free”

关不住了!

我说,“我把心收起,

像人家把门关了,

叫‘爱情’生生的饿死

也许不再和我为难了。”

但是五月的湿风,

时时从屋顶上吹来;

还有那街心的琴调

一阵阵的飞来。

一屋里都是太阳光,

这时候“爱情”有点醉了,

他说,“我是关不住的,

我要把你的心打碎了!”

本诗同样是用浅显的白话翻译,原诗3节4行,译诗同样如此,且与原诗一样都是2、4行押韵。上列诗歌是胡适后来修改后的第二节,原来是“但是屋顶上吹来,一阵阵五月的湿风,更有那街心琴调,一阵阵的吹到房中”。修改后的翻译与原诗相比,调整了一下翻译顺序,初始的翻译则是严格按照英文原文的内容进行翻译,未进行调序。未修改之前,仍旧是2、4行“风”“中”押韵,且与全诗每行三顿(三个音组)的基调基本符合,而修改后“一阵阵的飞来”只有两顿(两个音组),略显不合,猜想译者可能是为了照顾“吹来”“飞来”与“关了”、“难了”与“醉了”、“碎了”的阴韵相似。但无论哪个版本,这首诗已“不是五七言旧诗的音节,也不是词的音节,也不是曲的音节,”是“顺着诗意的自然曲折,自然轻重,自然高下”[10]38-39。这首诗标志着“新诗”成立的新纪元,其关键“并不在于原诗的格律(原诗仍属格律诗),而是英语表达中的文法关系,最终帮助胡适摆脱了中国传统诗作中语言跳脱、省略的基本习惯,从而摆脱了旧诗词的语汇和节奏模式,使口语入诗成为可能,由此实现了他个人的‘诗体的大解放’”[12]232-233。卞之琳评论称胡适此诗“一朝用白话把一首原是普通的英语格律诗译得相当整齐,接近原诗的本色,就有理由使自己得意,也易于为大家接受”[13]。胡适汉译《关不住了》以后,“白话译诗也随之蔚然成风,成为不可逆转之势”[11]182。由此可见,胡适创立的新的白话译诗规范,终于冲破了传统翻译规范的防线,确立了作为新的被接受的翻译规范。胡适在此后的译诗也都采用了白话体诗的翻译方法。

四、结语

胡适的英诗汉译规范经历了变迁,由遵守传统的翻译规范到创立新的翻译规范。虽然胡适的译诗按照今天的观点看来不尽然忠实,但是正如他在《四十自述》中所说“我的长处是明白清楚,短处是浅显……我抱定一个宗旨,做文字必须叫人懂得。所以我从来不怕人笑我的文字浅显”[14]58-59。周质平也认为:“胡适之‘浅’,断非‘浅薄’之‘浅’,而是‘深入浅出’之‘浅’。千万别小看了胡适的浅显与通俗,要知道浅显与通俗的另一面正是群众与力量。”[15]38。他这句话正好印证了胡适本人的文学革命史论。上层士大夫的文学终究是被潜流的民间文学取代,是“活”的文学,区别在于,古时这种取代是无意识的,因此没能彻底成功,而胡适的尝试是有意识的。然而,白话新诗的接受过程并没有那么的一帆风顺。由于“不同的团体或组群为与其他组群区别开来可能采用特定的规范或不相关的模式”,而且“为了各自的目标和雄心,不同个体可能会穿梭或围绕这些不同的组成而采取不同态度,组成联盟”[6]84。对于白话新诗的接受也属此种情况,胡适的同学梅光迪,联合吴宓、胡先马肃建立了学衡派,创办了《学衡》杂志,认为文言优于白话,与白话新诗的发展形成对抗。然而,利用白话新诗规范对英语诗歌进行翻译的人数则开始像胡适一样实地实验,代表人物有刘半农、徐志摩等。

以上是胡适英诗汉译翻译规范的变迁对诗歌翻译的影响。然而,胡适的英诗汉译翻译规范的变迁对民族文学也具有深刻的影响。图里(Toury)认为,“翻译活动是对文化有影响的活动”[5]198。胡适汉译英诗,打破了当时传统的诗歌翻译规范,开创了新的白话新诗翻译规范。更重要的是,由于英诗翻译规范的变迁,导致了国内文学形式的变迁,让白话文这一处于“边缘”的文体开始扩展开来,逐渐取得“中心”的位置,白话新诗作为一种新的有生命力的文学文体确立起来。自从翻译《关不住了》之后,“从此,稍经一些同道合力‘尝试’的初步‘成功’,白话新诗的门路打开了。接着,影响扩大,一般读者,由不得多少遗老遗少的反对,逐渐承认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现代白话,严肃写诗(不止写打油诗)”[13],中国的文学历史也因此增添了新的构成。

[1]Christina S.The Concept of Norms in Translation Studies[J].Current Issues in Language&Study,1998(5).

[2]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3]王森然.近代二十家评传[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4]胡适.胡诗文集1[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5]Venuti L.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M].London:Routledge,2000.

[6]Hermans,T.Translation Norms—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7]Toury,G.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and beyon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8]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9]胡适.胡适的声音[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胡适.尝试集[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

[11]廖七一.胡适诗歌翻译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2]张旭.中国英诗汉译史论——1937年以前部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13]卞之琳.“五四”以来翻译对于中国新诗的功过[J].译林,1989(4):182.

[14]胡适.四十自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15]周质平.胡适与中国现代思潮[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A Norm-Based Analysis on Hu Shi's English Poetry Translation from the Late Qing to the May 4th Era

KONG Shao-fei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

This paper is to do a descriptive analysis on Hu Shi's poetry translation 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May 4th Era.Hu Shi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because he was the initiator of the baihua(vernacular Chinese)poetry,who broke 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norm of translating foreign poetry as ancient Chinese poetry while established a new one by translating foreign poetry as baihua new poetry.It ismeaningful to have a research on Hu Shi's poetry translation since he himselfalso experienced a change from using 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norm to the new one.What'smore,the translation of poetry has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literature,i.e.a new literary form,baihua new poetry,has been created.This has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progress of the ancient poetry to the vernacular new poetry.Norm theory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Hu Shi's translation phenomenon,which can also explain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Hu Shi's abiding by 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norm to his deviation of i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one.

norm-based analysis;Hu Shi;English poem translation;national poetry

H315.9

A

1671-9743(2015)02-0106-05

2014-12-19

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3YCX133)。

孔绍飞,1989年生,女,河北邯郸人,硕士生,研究方向:翻译学。

猜你喜欢
译诗白话新诗
白话寄生虫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Kiss and Ride
新诗之页
新诗之页
译诗“三美”与国学经典英译的美学问题
新诗之页
听他吟她的《歌》
新诗画
描写规范理论在徐志摩译诗作品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