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富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5-000-02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人们意识观念的转变,促使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和终身体育理念成为人们的共鸣。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终身体育”优势项目太极拳进行探析。在探析中发现,太极拳运动以其独特的自身价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人们实现终身体育的首选项目。
关键词 终身体育 太极拳 健身项目
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体育运动国际宪章》中明确规定,“体育是全面教育体制内一种必要的终身教育因素”,“必须有一项全球的民主化的终身教育制度来保证体育活动和运动实践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1]”。说得更明确一点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结束都伴随体育锻炼”。终身体育的现实意义就是希望人们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能参与体育运动,保证身体的健康,提高生活品质。国务院1995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至今已有近二十年,其间“健康至上”的理念已经深人人心,“终身体育”已成为当今乃至未来体育教育的主流。我国对终身体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对终身体育规律进行系统地研究,以指导人们科学地从事终身体育锻炼,是发展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实际的意义。
一、太极的来源
太极一词出现于《易经》之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拳结合了中国古代导引、吐纳之术、阴阳学说、中医经络学说等,讲究拳路以浑圆为本,一招一式由各种圆弧动作组成,用意识引导气血运行于周身,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称之为太极拳[2]”。太极拳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提出:“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20世界70年代末,邓小平在与日本众议院副议长畅谈太极拳后,挥毫题词“太极拳好”。太极拳是以最小的消耗去补充最大能量的运动,是终身体育锻炼的优势项目。“太极拳有十大保健作用:1强心;2养肝;3健脾;4补肺;5固肾;6益脑;7调气;8和血;9炼性;10怡情[3]”。太极拳内含真善美:“其真,是以孔孟学说中庸之道为中心,融合了老庄的思想,佛、禅之学、医理等真髓;其善,行功时全身松空,骨骼筋脉皆顺先天自然贯串,平和之行,对保持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其美,太极拳无往不复,无垂不缩,行走弧线,动作柔顺对称,忽开忽合,忽隐忽现。实用性,观赏性强”[4]。太极拳是一种既自然又高雅的项目,结合珍禽、异兽等来命名其动作,使之形象化,让习练者更贴近自然,进入怡然自得的境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太极拳自身的要点
(一)动作连绵不断
太极拳的动作舒缓,中间没有停顿一气呵成,第一个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意识也是一样的,太极拳是意随形走。在一定的规律下完成动作,呼吸和动作协调配合。因此,太极拳的习练不仅能使外形美观,又能够通过呼吸调节内部的系统,从而达到内外兼修的身体锻炼效果。
(二)心静体松
心静体松就是指心理安静平和、消除杂念,身体放松。练拳时要做到心静身动,动静结合的原则。人们在运动和静止的时候都与自身的精、气、神有着良好的关系,都能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对人们的身心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改善各个生理系统功能,调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机能。使人们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三)意气形合一
“圆形的动作路线体现了太极拳运动的全面性和整体性,是太极拳运动意、气、形的统一体。意:指思维、意念、意识活动。形:指人体中的一切组织器官系统。意与形紧密相连,意离不开形体而存在;形者意之质,意者形之用。其运动法则:始即意动,继而气动,然后形动。不论气动或形动,皆在意之指导下进行,乃意、气、形运动的统一体。达到身心并练、性命双修的目的,这是整体生命观在太极拳远动中的体现。练意旨在培养元神,达到健脑益智;练气为培养元气,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达到健身祛病的功效;练形意在改善和提高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各器官系统的生理机能与身体素质[5]。”
因此,太极拳的运动的三大要点非常符合广大群众健身强体的锻炼内容。是终身体育中的优势项目。
三、太极拳运动在终身体育项目中的意义
古人云:“体不健为缺,虑不通为过,过与不及均不为圆满”。因此,一个身心不健康的人,“如何适应社会”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学习太极拳的人们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项目,在终身体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太极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家养生思想不断发展而得出的,所以太极拳来源于自然和人的发展。太极的创立者认为:太极者道之别谓也,其大无穷其小无内,自然之根本,变化之枢纽。“因而想到人自身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太极拳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人,自然是人的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去了解自然的发展规律,从而改变自我来适应自然的过程[6]。”因此,太极拳属于高质轻负运动健身项目,它不仅具有超强的健身性,还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随机性,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身体以及经济状况的人群随时随地的锻炼健身。
四、太极拳运动在终身体育中的价值
(一)健身养生价值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压力大,节奏紧张,各种各样的突发疾病日益增多,这是一个非常亟待的社会问题。通过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锻炼,也经常参加如慢跑、篮球、羽毛球、游泳、健身操、网球等运动项目。太极拳运动具有鲜明的特点,练习时要求体松心静,上下协调,意领身随,以意导气,以气催力。长期锻炼能够通经络、调气血、衡阴阳,有利于大脑功能的恢复和改善,增强机体的机能。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太极拳的健身养生价值。
1.在运动系统方面的价值
运动系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骨,是运动杠杆,骨连结,起到枢纽作用,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部分,三者联系密切”。其主要功能是使人体在空间移动,使人体各部分相互关系发生变动,维持身体各部分以及整体的位置与姿势。太极拳的动作是连绵不断的,每一个动作带动着关节运动,使身体全方位得到锻炼。同时在太极拳练习中应配合桩功、静功练习,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运动系统得到更好的提高。endprint
2.在神经系统方面的价值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司令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它的支配下进行的。神经系统是有机体内能够感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控制和调节各种生命活动并起主导作用的人体组成部分。神经系统的功能:一是使人体各系统形成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二是使人体各系统与外界保持相对平衡,否则人体机能下降或发生病变,甚至危及生命。太极拳运动项目是意识为主导,意识去调节大脑皮层的神经系统,收到信息传达命令到身体所运动的肢体部位。所以习练太极拳能够调节大脑的紧张状态,达到心静体松,致使达到较好的健身功效。
3.在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方面的价值
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随着动作导引内气贯通五脏六腑。经常练习太极拳通过动作与呼吸配合,动作舒缓,因而呼吸缓慢,提高膈肌的作用,增大肺活量,来预防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改善人体内部的代谢功能。因此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4.在心血管系统及免疫系统方面的价值
人体循环系统是人体内部一套封闭系统,包括血脉系统和经络系统。太极拳运动作为缓和型的有氧练习,可以促进机体副交感神经活性增强,交感神经的活性下降,因而使机体对应激的敏感性下降,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二)社会价值
随着时代的前进,要求社会更加文明,人类更加健康、强壮。全民健身的兴起,无疑为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进步提供了可能和保证。太极拳运动作为我国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经常练习太极拳不断提高人体自身的自控力,陶冶情操,用一种和平的心态去面对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经济文化价值
太极拳是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得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喜爱和接受,促使国与国的文化交流,同时带动中国的经济增长。目前,日本和很多欧美国家习练太极拳的人数不断增加,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中国的学多太极拳教育者受到外国的欢迎,他们利用太极拳的转播,进行文化的交流,促进国与国之间友好发展,同时提高经济的发展。所以太极拳不仅是终身体育中的优势项目,而且还是很多方面的优势隐形项目。
五、总结
太极拳在“终身体育”中处于优势的地位。太极拳自身的要点,以及给人、和谐社会、经济文化都有着巨大的价值。它们如同一条食物链:太极拳的习练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人们有一颗平和的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和谐发展带动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太极拳在当今社会,是健康、进步、坚持的‘符号,值得人们终身学习,作为一种习惯经常习练。
参考文献:
[1] 王则珊.终身体育[M].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4.
[2] 余功保.中国太极拳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205.
[3] 王文中.太极拳十大保健作用[J].武林.1994(12):30-31.
[4] 王壮弘.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极拳讲记[M].海南出版社.2014:298.
[5] 丛晓玲.浅析太极拳与大学生的终身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
[6] 张锁宁.太极拳人文艺术价值与终身体育教育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9(22).
[7] 熊国胜.太极拳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价值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