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素材运用小策略

2015-06-05 02:43晏雪梅
课外语文·下 2015年5期
关键词:素材积累运用

【摘要】我校大部分学生都来至农村,几乎没有课外阅读的积累,作文常常言之无物;再加上高中课程紧张,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可是高中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不可忽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作文课时对课内素材的“多例一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素材;积累;运用;多例一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背景分析:

从我班实际情况看来,一提到作文,学生就绞尽脑汁、搜遍枯肠。怎样让我们的学生作文时不再有无米之炊的苦恼呢 ?针对学生的作文现状,我想除让他们平常多积累课内外素材外,更该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能围绕话题或观点多角度选取已学过的课内外作文素材,做到“多例一用”。于是,我上了一节课,和学生一起探讨作文选材的技巧“多例一用”。

过程描述:

多例一用

3月月考,高二考的是去年成都零诊的作文。针对学生作文的实际,我准备把这次作文讲评的侧重点定为材料的选取,即围绕观点多角度选材。评讲前,我选印了三篇作文:一篇文章内容单薄,空洞说理,总体看算三类文;一篇文章有材料,但选材的角度窄了,材料类型单一,算二类文;一篇选材角度广,材料典型充分,算一类文。

上课了,我把这三篇文章发给他们,让他们过把老师瘾,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来点评并打分。评价时,一定要找到每篇文章的亮点和不足,针对不足还要找到补救的措施。学生兴趣来了,阅读后相互讨论,然后都争先恐后地发言,在我的意料之中,大家都意见一致地评出了三篇文章好中差的等次。我灵机一动,立即要求学生上来板书,把三篇文章的亮点和不足分别写出来。

我趁机引导学生,针对两篇二三类文,我们先来解决它素材少的问题,看看围绕这次普遍的立意“经历磨难,收获幸福”,我们打开思维,看还有些什么素材可用进这篇文章的呢?学生苦思冥想,然后发言,根据学生选材的角度和来源,我边在黑板上归纳“课本素材”“新闻人物事件”……“古代”“现代”等等,学生纷纷发言,我边做归纳,如下:

课内素材:《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论述、勾践灭吴的故事、史铁生的故事。

歌词名言名句:《真心英雄》的歌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生活见闻:即将面临的高考或其他学习或生活经历,感动中国里的众多人物。

我观察写中等文的那位同学的神态,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似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便立即请他起来谈谈针对同学们的发言,对作文选材有什么新的感悟,他很感慨地说,要把思维打开,围绕观点多角度选取。

我兴奋了,赞扬这学生说他道出了我的心里话,我把他说的话板书在黑板上,并说这就是这节课的重点,希望大家学会这种“多例一用”(板书)的选材技巧,其实我们多数同学脑里都有许许多多的素材,只是思路狭窄,没从多角度去选取罢了。

趁热打铁,我给学生“认清自我”的话题,提示学生从“课本与生活、时间与空间、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凡人与名人、物质与精神、自己与他人”(板书)等等角度思考,有哪些材料可用。

我要求学生先在草稿本上拟出素材。然后请学生发言,最后我很欣喜,仅必修选修中的素材,学生就列举了:“负荆请罪”的故事:发现错误,坦率承认,勇于改过;“满招损,谦受益。”“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谏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等。

我趁机强调选取课内素材的好处:将课文里的材料巧妙地引入自己的考场作文,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因为课文里的材料非常具有典型意义。阅卷老师不仅因为熟悉这些材料会产生一种亲切感,更因为这些材料运用到考场的作文里,能反映出考生本人对课文掌握的熟练程度、反映出考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而刮目相看、备加青睐。

这节课快结束了,我说,作文选材犹如买米,品种不同、新旧不同、质量不同的米,做出的饭的味道就有区别,所以做饭选好米是第一步。那么我们作文又该如何选材呢?最后我送给学生“选材口诀”(如下),要求学生牢记并运用。

“选材”的口诀:

选材熟悉最重要,材料真实才可靠; 典型事例有意义,新颖有趣为最好;

围绕题旨选材料,感情真挚得分高; 考场作文时间紧,选材原则要记牢。

总结反思:

我们要做好一顿软硬适度、可口好吃的米饭,首先要有米,且要会挑选米、会烹饪。那么,在挑选米的时候,米的产地、品种、颜色都要考虑;而做饭时,加多少水、煮多少时间、用什么工具、火候的大小等也需想好。

要写好一篇让老师、同学赞赏的优秀作文,首先要有材料,且会选择材料,会运用材料。“多例一用”给学生提示了选材需要注意的一些方法,重点是围绕观点,要真实典型,角度要广、忌窄,要新、忌落窠臼,材料要多样、忌单一,要充实、忌单薄。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 周正逵.语文教育改革纵横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晏雪梅,女,1978年生,四川双流人,成都市籍田中学,中学一级。

(编辑:刘影)

猜你喜欢
素材积累运用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