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分享伴随孩子一起成长

2015-06-05 15:41:40马国燕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分享成长孩子

马国燕

摘 要: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中没有兄弟姐妹,单元式住宅使邻里幼儿很少有与异龄伙伴交往的机会和条件,致使许多幼儿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我在多年的幼教实践工作中发现,幼儿的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这些结果充分表明本班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与行为。我们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让幼儿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稳定、自觉,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规范、有序、才能让幼儿最终自觉产生分享行为。

关键词:分享;伴随;孩子;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141-01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中没有兄弟姐妹,单元式住宅使邻里幼儿很少有与异龄伙伴交往的机会和条件,致使许多幼儿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我在多年的幼教实践工作中发现,幼儿的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这些结果充分表明本班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与行为。而这些表现出强烈独占倾向的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这使我意识到这一问题必须给予解决并经过实践后总结经验如下:

一、教师必须经常检查自身的言行,为幼儿作出良好的榜样

老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老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老师要做有心人,平时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如在分发物品时,老师要有意识地将这些物品以分享的形式来进行;当自己有了快乐体验时,要以分享的形式讲给幼儿听;当看到幼儿正在玩玩具时,老师可有意识地走过去对幼儿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或者说:“你可不可以把玩具分给我一些?”待幼儿体验到分享带来的乐趣后,幼儿便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模仿老师发出类似的行为。同伴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老师要在同伴中树立有分享行为的好典型让其他幼儿学习,如当幼儿有某种物质分享行为时,老师要作出积极评价和鼓励,这样会激发其他幼儿去模仿和学习。

二、把分享意识藏在故事、角色表演等情景中,让幼儿去感悟

幼儿的认知特点告诉我们,说教对他们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只有将分享的意识以孩子们喜欢的故事角色或是游戏角色表达出来,让他们理解了,才能去引导他们的行为,形成分享意识。

三、幼儿有分享行为时,教师强化幼儿的愉快体验,从而激发幼儿再次尝试分享的愿望

老师用适当的语言肯定幼儿的分享行为,让幼儿有一个正确的分享观念的形成。有小朋友跟同伴分享了玩具或食物的情景发生后,如果老师都能注意及时强化,幼儿在今后就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和行为。但老师在评价时要注意语气、语调,强化时要重点针对行为本身而不是针对本人,这样幼儿才能产生积极的分享行为,老师可采取向幼儿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或用手轻轻抚拍其肩、头等方式,使幼儿因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带来快乐和满足,从而在今后更愿发生类似的行为。以上做法,不仅能使幼儿得到正确、适当、长效、深刻的行为强化,同时还有助于幼儿学会注意、体会别人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幼儿社会情感认知的培养。

四、抓住时机,创造分享机会

每个星期五下午可以设置为分享时间,可以让幼儿从家带上喜爱的玩具或图书,大家可以互相交流着用,知道自己的一个玩具或一本图书可以和小朋友的许多玩具、图书分享,从而让幼儿体会到分享的乐趣。也可以让孩子们把自己在家里学会的歌曲、儿歌、故事等表演、讲述给小朋友们听,是大家都来欣赏。

我们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让幼儿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稳定、自觉,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规范、有序、才能让幼儿最终自觉产生分享行为。

猜你喜欢
分享成长孩子
孩子,我们慢慢来
铜锣山隧道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管理经验分享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28:26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3:43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7:25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 12:24:5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28:43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3期)2016-03-11 12:32:4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2期)2016-02-23 12: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