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栋
(晋中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山西 晋中 030600)
初探小学活动空间的营造原则
王 栋
(晋中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山西 晋中 030600)
立足于现阶段的现实需求,结合清华大学附小和孝泉民族小学两个优秀的设计实例,从活动空间的便捷性、多样性、尺度的适宜性三个方面探讨了小学活动空间的营造原则,使设计方案能满足学习和交往的空间环境和氛围,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小学,活动空间,营造原则
学校是一个珍品收藏的博物馆,一个美好事物的集散地,一个传奇故事发生的地方。
小学教育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起始,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它不仅仅是儿童学习基础知识的场所,更是感受生活的地方。因此在小学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更多地从儿童个性的视角出发,尝试通过创造多样的、分散的和有趣的建筑空间去鼓励小学生的交流和多元的行为模式,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活动空间的便捷性、多样性、尺度的适宜性三个方面论述了小学空间的营造原则。
传统的学校出于老师少而学生多的原因,往往是以管理的便利为核心来考虑活动空间的规划布局,学校的设计大多采用运动场地等活动空间集中并脱离教学区布置,这样往往形成集体性、监狱式的空间,看似分区合理,却存在着很大的使用问题——学生课间只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而步行下楼或走到运动场去进行课间活动是几乎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课间时教学楼的走廊里拥挤着希望在这狭窄的空间里得到放松的学生。那么在小学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又该怎样营造一个便捷的活动空间。
清华附小在设计的过程中,将六个年级根据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分成了低、中、高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一个小单元,独具特色的小楼和自己的场院在一起,课前课后很快就可以到自己的小院去活动。两年升级,就会进入下一个不同的家园学习和生活。三个小家园又共同围合成一个小广场,供学校集体活动使用(见图1)。
孝泉民族小学的整体规划布局则利用一条纵贯南北又轻微曲折变化的连廊把整个校园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侧部分包括两栋基本教学楼和教师办公楼;西侧部分包括计算机教室、阶梯教室、语音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社团活动室、游戏廊、两个自然实验室及其准备室等多功能教室群。从空中鸟瞰,各个建筑群之间穿插着大小、形状不同的院落,就像一个自然生长的树干,中间的连廊是主干,两边的功能建筑群是枝干,通过中间的连廊把所有功能区联系起来(见图2),完美的和环境融合在了一起,并且营造了许多分散的、多样的活动空间,课余时间学生们走出教室,有很多选择的地方可以去放松。
上述两个案例运用了不同的设计手法来达到小学活动空间的便捷性,它们的本质都是把建筑和活动空间进行了融合,建筑之间有活动空间,活动空间之间又有建筑。这样的设计使得课间十分钟,学生们一走出教室,就可以到达活动场所,或交流、或远眺、亦或追逐。
空间能够给人的活动带来可能性,有多少种不同的空间,就会引发多少种不同的行为模式,甚至更多。这些多样化的场所可以给小学生们提供不同尺度的游戏角落和迷宫式的空间体验,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他们在游戏中去释放个性[1]。因此在小学空间的设计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法营造出多样化的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清华附小的整体规划布局利用多栋建筑与柱廊组合,把校园空间划分、围合、穿通、连接,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大小院落、景象多变的路径和层层叠叠自然流动的外部空间。特别是在廊空间的营造中,把学生的行为与心理作为设计的依据,塑造出了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交往空间。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事物还比较陌生,多处于观察的阶段,活动强度较小,走廊设计成一折一折的,有一片一片的墙,营造了不同的空间感受;三、四年级的学生则对朋友的重要性提高了,具有一定的小团体活动,活动强度加大,通过六角形的教室设计,营造了南向特别宽大的走廊,供学生们课间活动;到了五、六年级,考虑到学生们逐渐进入青少年时期,尊严是最重要的,设计了一个半室内的中庭,架着高高的玻璃天棚,上面种着植物,光影变化的意境,供学生们思考关于学习和未来发展的一些问题。各个家园由长长短短的廊子连接,绕着原有的树木围成了不同的院子。
孝泉民族小学在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把学校仅仅视为一个建筑,而是将校园理解为一个微型城市,一个微缩了学生和老师的小社会。设计因此营造出许多类似于城市空间的场所,如街巷、檐廊、连桥、庭院、台阶等,给人以生活场景的感觉,以此达到丰富的小学空间类型,成为教学楼和运动场之间的过渡地带。在街巷空间里,一侧的阶梯教室墙面上的窗洞通过充分利用墙厚而处理成凹入的“儿童家具”,可容纳很多儿童集体游戏活动,营造了一个并非仅仅是通过性的空间(见图3)。在檐廊空间里,西侧用连续的1 m进深的混凝土立柱序列形成一个三层通高的柱廊空间,从空间层面上讲,扁柱可以阻挡你看周围,成为儿童们捉迷藏,追逐的好场所,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好的景框。顺着檐廊一路走过,透过扁柱之间的空隙看到的景物是变化的,这样能够给儿童提供更多变的空间感受;从技术层面上说,西侧的大进深扁柱,起到遮挡西晒的同时,创造了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视觉层次(见图4)。在穿越高空间的连桥上,可以放飞心情,感受微风,沐浴阳光,为桥下欢快的同学喝彩。在庭院里,可以举行升旗、做操等相对正式的集体活动,形成一个具有仪式感的空间。在大台阶上,可以坐着聊天、游戏、读书、拍集体照、看比赛等,成为多种活动的场所。
两个校园分别以不同的立足点利用建筑构件分隔出了多变的活动空间,尽量满足不同年龄、性格儿童的活动需求,营造一个更加开朗,和谐的环境,促进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互动。让他们可以利用课间更好的感受生活,孕育一个健康,阳光的心态。
在讨论活动空间尺度的适宜前,首先应明确尺度的定义。尺度并不是尺寸,它是外物与人体的尺寸比例关系。尺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空间优劣与其尺度得宜与否关系甚深,和谐的尺度是空间设计所追求的必要因素。因此,尺度在空间设计中有着普遍而又深刻的意义。
在学校的空间设计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要以他们现在的行为和心理为依据。清华附小和孝泉民族小学都从儿童的尺度出发,避免了大体量建筑的设计,分别根据用地的尺寸大小,将教学楼设计为两层和三层,与围合形成的院落比例恰当,营造了适合于小学生的舒适空间(见图5,图6)。而且始终生活在正常尺度空间里的学生,空间想象力会比较乏味,在学校的空间营造过程中,适当的不同于正常尺度的空间也是必要的。孝泉民族小学中间连廊处的三层通高扁柱就形成了超出日常体验的空间高度,抬头仰望高空,会有更多的想象和感受,以此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在小学活动空间尺度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从儿童的视觉出发,像教学楼的高度、庭院的尺度、台阶的高度等大部分的场所尺度都要适宜儿童的活动。同时考虑到儿童处于成长的启蒙过程中,还应该营造适当的超常规尺度空间,一是出于和常规尺度空间的对比,二是形成不同的空间感受,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小学活动空间的设计中,首先要达到空间的便捷性,营造一个有切实公共生活的公共空间;再者要利用建筑构件分隔出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增加活动空间的趣味性,促进空间的有效运用;最后要设计适宜于儿童尺度的活动空间,并且结合少量的超常规空间,给学生多样的空间想象。总的来说,就是要以活动空间的便捷性、多样性、尺度的适宜性为原则,设计一个满足“学习和交往”的空间环境和氛围,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1] 华 黎.四川德阳孝泉镇民族小学灾后重建设计回顾[J].城市建筑,2012(2):71-73.
[2] 李若星.身体作为媒介——对谈孝泉民族小学学生与对谈建筑师华黎[J].世界建筑,2014(5):19.
[3] 段 进.城市空间发展论[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Discussion on the creating principle of primary school activity space
Wang Dong
(JinzhongArchitecturalReconnaissance&DesignInstitute,Jinzhong030600,China)
Based on the current actual requirements, combining with two excellent design examples of Tsinghua University elementary school and Xiaoquan national primary school, from the convenience, diversity, size appropriate three aspects of space activities discussed the creating principle of primary school activity space, made the design scheme to meet the space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e of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promot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ody and mind.
primary school, activity space, creating principle
2015-04-08
王 栋(1963- ),男,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1009-6825(2015)17-0003-03
TU24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