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村病1例报道

2015-06-05 15:31向银洲章松勤宁娜彭平
关键词:木村左耳滤泡

向银洲 章松勤 宁娜 彭平

(三峡大学人民医院.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湖北宜昌443000)

木村病1例报道

向银洲 章松勤 宁娜 彭平

(三峡大学人民医院.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湖北宜昌443000)

木村病;皮下结节

木村病(Kimura disease,KD)又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以淋巴结、软组织和唾液腺损害为主的慢性炎性疾病,患者主要为亚洲人群,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男性多见[1]。1937年中国学者金显宅首先报道,1945年日本学者Kimura(木村)作了较详细的描述。本资料报道我科近期收治的木村病1例,旨在为木村病的早期诊治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6岁,因左耳后乳突区肿块2年于2014年5月29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后乳突区肿块,无红肿﹑疼痛,无破溃、流脓,无发热、耳痛、耳流脓,无乏力、体重下降等,在当地医院以先锋霉素抗感染治疗,肿块未缩小。2年来,包块缓慢增大。查体:T 36.4℃,P76/min,R18/ min,BP125/75 mmHg.左耳后乳突区可触肿块2.5 ×1.5×1.0 cm囊性包,质地中等偏硬,无压痛,无波动感,活动度差,边界不清。心肺腹查体无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5.5×109/L,中性粒细胞53.5%,淋巴细胞25.1%,嗜酸性粒细胞12.9%,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肝胆脾肾B超未见异常。左耳后B超:左耳后皮下可见2.5×1.5× 1.0 cm囊性肿块,其内部分透声性好,部分透声差,内见密集细光点,周边见少许血流信号,其内未见血流信号,左耳后见多个淋巴结回声,部分相互融合,部分圆形,较大者1.4×0.9 cm,形态欠规则,其内见分隔。胸部X片未见明显异常。细胞穿刺检查回报:镜下见少许中性白细胞及梭形细胞,未见其它细胞成分.5月31在局麻下行左耳后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与周围软组织粘连,质地韧,边界不清,周围无骨质破坏。手术后病理报告:肉眼见切面实质性,灰白色,质韧,结节状,有弹性.镜下见淋巴组织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考虑木村病。免疫组化示CD20(皮质+)、CD3(滤泡间+)、CD5(滤泡间+)、CD23(滤泡+)、CD10(生发中心+)、BCL-2(滤泡周+)、Gal-3(±)、CD30(散在+)、CyclinD1(-)。一周后痊愈出院,给予口服醋酸泼尼松30 mg,晨起顿服,逐步减量。

图1 镜下见病变组织淋巴组织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HE×20

2 讨论

木村病病因尚未明确,可能是由未知刺激物触发的自限性过敏反应或自身免疫反应。有学者推测该病可能由某些病毒改变了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或诱导与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导致淋巴因子释放,Th2细胞免疫失调,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等在本病的发生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产生特征性的淋巴结改变及相关性器官损害等[2]。

木村病临床表现多变,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好发于头颈部,尤其是耳周、腮腺和下颌部位,也可见于其它部位[3]。可同时侵犯淋巴结,如口腔、腋窝、腹股沟等[4]。本病可累积肾脏,表现为肾病综合征[5]。可合并湿疹、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哮喘、溃疡性结肠炎、血管炎等[6]。实验室检查可有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和IgE水平的明显升高。

木村病确诊主要依靠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典型病理改变包括:①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滤泡内可有活跃的生发中心及嗜伊红色均质物沉积;②丰富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易形成嗜酸性微脓肿;③小血管增生;④纤维组织增生。其中①、②为特征性表现[7]。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淋巴滤泡以B细胞为主,而滤泡间以T细胞为主,生发中心内的嗜伊红色沉积物主要为IgE.IgE水平的明显升高和CT及核磁共振成像可协助诊断并评价病情。木村病易与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相混淆。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与木村病的不同之处在于:①病变位于表皮下浅处,可侵及真皮层;②以血管显著增生为特征,从毛细血管到肌样血管呈血管瘤样增生,内皮细胞向管腔内生长呈指状突出,阻塞管腔,内皮细胞成立方状或圆顶样,核不规则折叠,胞浆丰富酸染,空泡易见;③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坏死和血管形成少见,嗜酸性微脓肿少见[8].

本例木村病患者为中年男性,左耳后乳突区肿块2年,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左耳后乳突区肿块病理检查见淋巴组织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符合KD的诊断,尤其是病理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目前木村病的治疗方案仍未达成共识,主要的治疗方法有局部肿块切除、针对病灶放射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早期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但复发率可达25%~75%。局部及系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非持续性的治疗也易频繁复发,长期使用又可能发展为肾病综合症。对于难治性肿块、手术后复发或不能完全切除的患者首选局部放疗(25-30Gy),优点是不需要长期口服激素药物,但可能出现口干等并发症。其他治疗方法如激光、系统使用细胞毒性药物等[9]。

总之,临床上对于头颈部无痛性皮下肿物及局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尤其是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lgE升高者,应高度考虑到木村病的可能,进一步行肿物或淋巴结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综合治疗.

[1]Hobeika CM,Mohammed TL,Johnson GL,et al.Kimura’s disease: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 Thorac Imaging,2005,20:298-300.

[2]Sorbello M,Laudini A,Morello G,et al.Anaesthesi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Kimura's disease:a case report[J].J Med Case Reports,2009,3:7316.

[3]Dave B,Desai S,Ramadwar M.Kimura disease with proliferative squamous metaplasia:an unusual finding and a potential diagnostic pitfull[J].Indian J pathal microbiol,2007,50(4):771-773.

[4]谢慧君,蔡德巍.木村病4例临床诊断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2):108-109.

[5]Shehwaro N1,Langlois AL1,Gueutin V,et al.Kimura's disease: an unrecognized cause of adult-onset nephrotic syndrome with minimal change disease[J].Nephrol Ther.2014,10(1):46-50.

[6]王莉,贾秀琴,鱼云霞.木村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3):402-403.

[7]刘祖平,付晓霞.木村病临床病理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4):471-472.

[8]韦秀宁,戴冽等.木村病5例临床分析[J].新医学.2009,40 (11):727-729.

[9]庄万传,夏瑞祥,李秀梅.木村病文献病例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2):184-186.

R764

:B

:7115-1004(2015)06-0680-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5.06.032

2015-03-16)

向银洲(1971—),男,湖北宜昌人,副主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临床耳鼻喉工作。

猜你喜欢
木村左耳滤泡
超声诊断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研究进展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高频甲状腺超声对滤泡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左耳问题
左耳问题
《台声》画坊
凡高的左耳
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声像图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你的话像花,开在我的左耳
滤泡树突状细胞表达模式变化在淋巴瘤病理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