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2015-06-05 14:36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川崎阿司匹林

薄 慧

(静海县医院儿一科,天津静海301600)

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薄 慧

(静海县医院儿一科,天津静海301600)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46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相关临床症状消退的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效果确切,安全系数高,适合儿童临床治疗,使用价值较高。

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川崎病

川崎病亦被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主要分为四大时期,即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慢性期,其对冠状动脉有极大损害,是造成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日后发展成为冠心病的潜在因素[1]。发病患儿常伴有皮疹、发热、球结膜或口腔结膜充血等情况发生,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目前临床上对其发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若患儿病情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可能会恶化为冠状动脉瘤,严重时将对患儿生命造成严重威胁[2]。本文主要围绕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进行讨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力建议。现将相关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观察对象全部为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川崎病患儿46例,入院经检查全部患儿均满足权威川崎病诊断标准。随机将本次观察对象分成两组进行比较,且人数相同。对照组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男患儿12例,女患儿11例,平均年龄(5.7±2.6)岁;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男患儿10例,女患儿13例,平均年龄(6.2±3.1)岁。本次观察对象均满足以下条件:患儿年龄在5个月~13岁之间;入院治疗前发热持续时间超过5小时;存在口唇潮红及手足硬肿等症状。对比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儿入院后首先同意接受综合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剂量为400 mg/(kg·d),一日两次,取本品溶于50 ml注射用水中稀释后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给药,起始速度为20滴/min,观察15 min内患儿是否有不适症状出现,若无可适当加快给药速度,但至多不得超过3 ml/min,持续给药5天。观察组除接受上述给药治疗外另加服阿司匹林,剂量维持在30~50 mg/(kg ·d),分3次服用,至患儿退热后3天即可适当减少药量。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症状消失时间,同时对本次疗效进行评价。本次治疗效果共分为3级,即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儿体温等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正常;有效:患儿经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好转趋势明显;无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由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由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6.0处理相关数据,分别进行卡方检验与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经治疗,患儿发热等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大多数病情均稳定,但联合用药治疗的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患儿发热、皮疹、结膜充血以及四肢变化等临床表征经治疗都得到明显缓解,仔细比较两组患儿上述症状消失时间可以得出,观察组远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患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有2例出现头痛的不良反应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仅有1例出现恶心的不良反应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经比较χ2=2.06,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疗效对照表(n=23,例)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n=23,d)

3 讨论

川崎病的病因尚不能完全确定,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其与感染及机体免疫异常有很大联系,是儿童时期急性全身性血管炎症,由于小儿患者机体自身发展的特殊性,该疾病患儿容易导致冠状动脉扩张甚至会引发冠状动脉瘤的发生,对患儿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对其生长发育都有一定阻碍[3]。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所制定的川崎病诊断标准,需符合以下几点诊断条件:持续高烧超过5天(必要条件);急性发作期患儿在手足末梢可能会出现红肿情况,随病情发展会在手掌及指尖、肛门等处出现脱皮;不定性出现多形式的红斑;患儿结膜有充血、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发生,出现两侧性结膜炎;出现草莓舌、咽喉粘膜充血等口腔粘膜病变等症状。此外,川崎病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的出现,例如心血管系统损伤,这也是川崎病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通常会引起诸如心肌炎、心脏衰竭等症状;还可能会发生关节痛、胆囊水肿、脑膜炎等症。

丙种球蛋白含有人体血清中所有的抗体,可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注射丙种球蛋白是一种被动免疫治疗的方式,其通过将免疫球蛋白中的大量抗体输送给患者,从而迅速达到免疫保护的状态,其中抗体与抗原间的相互作用会直接对病毒或细菌造成损害,起到抗病毒感染的效果。并且与相关抗生素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其作用效果[4]。丙种球蛋白可以中和微生物毒素,阻断血管表面的免疫反应,同时可以抑制细胞毒素的分泌,减少炎症反应与免疫负调节作用。阿司匹林对环氧化酶的活性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有效阻断血栓及前列腺素的生成,具备极强的抗炎及抗凝作用。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不但可以相互促进治疗效果的发挥,有效减少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还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病症,最大化的降低损害,且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5-6]。

经上述,联合使用阿司匹林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比单独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更优治疗效果(P<0.05),通过本文观察,观察组患儿相关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得,该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效果确切,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高学军.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4,31(11):117-118,119.

[2]李渝华,郭梅.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4,35(11):1368-1369.

[3]胡淑华.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4):619-620.

[4]黎世坤.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5(10):2314-2314.

[5]莫江萍.两种方法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626-7626.

[6]张煜华,马远平,古奕文,等.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2):1726-1728.

R725.5

B

1004-7115(2015)05-0569-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5.05.036

2015-01-08)

薄慧(1980-),女,天津人,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儿科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川崎阿司匹林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