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语》“学 而 时 习 之”本意探究

2015-06-05 02:46马笑峰
文教资料 2015年6期
关键词:温习做学问朱熹

马笑峰

(河南大学 中文系,河南 开封 475001)

作为反映孔子思想的经典著作,《论语》一书需要我们尽可能还原孔子生活的时代、孔子的性格、孔子学问的特点及孔子的平时经历和遭遇,从而对《论语》一书反映的孔子的思想真谛有更接近原意的解读。按照儒家经典的一贯编排规律,开篇往往提纲挈领,直言全书之核心要旨。按理说,为令读者切中儒学要旨,《论语·学而》作为第一篇,其道理本应明明了了,本应被阐释得确切无疑才对。然而,仅是《学而》一篇中的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有不同注解。“不亦说乎”容易理解,分歧之见多集中在对“学”、“时”、“习”的不同理解上,那么究竟怎样理解才更接近孔子的本意呢?本文尝试对此予以分析。

一、当今流行的解释及其逻辑问题

初中语文课本对《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一句的注释是:学习,并且经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这是在大众中流传最广、也是最通俗直白的解释。在这一种解释中,“学”被解释为现代白话文所说的“学习”;“时”被解释为“时时”、“经常”、“按时”等;“习”则被解释为“温习”、“复习”。我们先不论学习后经常复习是否真正能带来快乐,或者这种快乐的程度已经大到必须放在《论语》一书的第一句加以强调,我们先来看看被如此解释的这句话放在整个语境之中能否依然成立。

《学而》篇第一章全文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通行的白话翻译是:

孔子说:“学习之后常常(时常、或者按时)复习(温习),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有朋友(或者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还不恼怒(或怨恨),不是个君子吗?”

如果我们把“学而时习之”放在语境中,则很容易发现流行的翻译版本在逻辑上很难讲得通。从逻辑上讲,三句话既然属于一章,那么按照《论语》每一章的惯例,应该是一个连贯的事理,而不应该是毫无关系的三句话:第一句话强调学习后时常复习、温习,突然又讲到远方朋友到来的问题,最后竟然提到不为人所理解不应该生气的问题。如按这样翻译,简直前言不搭后语,风马牛不相及。

由此可以推断,这三句话一定要有内在的逻辑,使之连贯成系统思想,非如此不足以被列为《论语》一书开篇之语。仔细翻看四书中的《孟子》、《大学》、《中庸》,或参考道家经典《道德经》(无论是《道经》在前的版本还是《德经》在前的版本),无不是开篇明义,表明核心主旨,因此《论语》按照逻辑应当如此。可是《学而》篇上来先讲三个毫不相干的话题,分别论述学习、会友、个人情绪的控制和修养,这可能吗?更何况有关学习后要温习的话题,孔子在《为政》篇中已讲到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虽是讲为师之标准,但言及“温故”,而且一定要“知新”,也就是对于旧的、已学习过的知识要有新的见地、新的体会、新的信息反馈,这才是读书治学的较高境界。只有温故知新,温习活动才是有价值的,有乐趣的,否则,学而时习之,何乐之有?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目前流行的解释是有逻辑缺陷的,甚至与孔子本意相去甚远。

二、对“学”、“时”、“习”的不同解释

(一)关于“学”

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学而时习之”中的“学”指的是什么。各家观点无外乎以下几种:学习知识;学六艺;学说(“学”字作名词);做学问;觉悟;效。那么哪种观点更接近孔子原意呢?

前文提及现代通行的也就是初中语文课本上的解释,“学”的内容应该是知识。如此解释,“习”字被解释为复习、温习就合情合理了,但“学而时习之”为什么会“不亦说乎”仍然无解。戴望解释“学”为“学谓学六艺”[1]P65。对于“六艺”的说法,笔者认为本质上还是在讲知识,只是说六艺这种解释是知识的具体化。六艺包括射、御这两种技能,如果这样解释,复习、温习、诵习之说就难以说通了,因为技能不能像书面知识那样进行复习、温习、诵习,而只能通过实践和练习才能得以巩固,而且即便说得通,“不亦说乎”还是令人费解。至于“学”是名词,解释为学说,“而”字就无法说通了,“学”字做名词,后面跟上“而”的情况,实在是难以自圆其说。

如果将“学”字解释为做学问,就好很多。“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因为学问是一个很宽泛的说法,既包括书面的、理论化的、形而上的学问,又包括实践的、生活化的、形而下的学问。按照南怀瑾先生的说法,学问包括如何做人和怎样做事,崔述也说:“闻见阅历,所谓学也。 ”[2]P297因此,将“学”字解释为“做学问”可以很好地解释“习”和“说”,这个下文会予以论述。

将“学”解释为“觉悟”和“效”也是可以的,这两种解释具有内在的相通性。学,繁体为學,《说文》:“敩,觉悟也。从教从冂。冂,尚朦也,臼声。学,篆文敩(斅)省。”刘宝楠先生在解释“学”字时引用《说文》上的释义,赞同用“觉”解释“学”,并引用《白虎通·辟雍篇》说:“学为言觉也,以觉悟所未知也。与《说文》训同。 ”[3]P2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中谈到“学”的宗旨:言用先王之道,导人情性,使自觉悟[4]P2。 将“学”解释为“觉悟”,一方面有字源上的根据,另一方面透露出“学”的最高境界、终极目的、形而上的追求即是“自觉悟”。

那么,“效”的解释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归功于宋代的朱熹。他在《论语集注》中说:“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5]P47上所施,下所效。上所施就是“教”,与之对应,下所效就是“学”。 邓球柏先生说:“‘效’即‘行’(实践)。 ‘下所效’即在仿效的实践中觉悟、领悟、醒悟。 ”[6]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谈及“效”和“觉悟”的相通性和一致性:“旧说:学,觉也,效也。后觉习效先觉之所为谓之学。然社会文化日兴,文字使用日盛,后觉习效先觉,不能不诵读先觉之著述,则二义仍相通。 ”[7]P2

那么,“效”和“觉悟”这两种解释和“做学问”这种说法是什么关系呢?其实这三种说法也有相通性,那就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终极追求就是“觉悟”,“效”是通往“觉悟”的重要途径。 孔子说:“下学而上达。 ”(《论语·宪问》)子夏说:“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所谓“上达”和“致其道”,其实都是在说“觉悟”这种超越性追求。因此,陈祥道说:“学,所以穷理。 ”[8]P65一个“穷”字,便将做学问和这种终极性追求贯穿了起来。

(二)关于“时”

关于“时”字的解释,就没有“学”字那么众说纷纭。总的来说,有两大分歧。一种解释为“时时,时常”;另一种则是“按时节,适时,在适当的时候”。

第一种解释的代表是朱熹。他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又引谢氏说:“时习者,无时而不习。坐如尸,坐时习也;立如齐,立时习也。 ”[5]P47

第二种解释,如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中解释王肃所注的“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时,说:“凡学有三时:一是就人身中为时,二就年中为时,三就日中为时也。”[4]P2身中为时、年中为时、日中为时即指按照一定的年岁、时令、时节、时辰,因此“时”字有些副词的意味,并且可以理解为“在适当的时候”。杨伯峻先生便有这样的观点,并且认可王肃的解释,批评了朱熹的解释:“‘时’字在周秦时候若作副词用,等于《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王肃的《论语注》正是这样解释的。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为‘时常’,是用后代的词义解释古书。 ”[9]P1

笔者赞同杨先生的观点,而且,“时”字究竟作何解释,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如何理解“习”及整句话的内涵。

(三)关于“习”

关于“习”字的分歧也是两大派。一种是释为“诵习,温习,复习”,另一种则认为是“实习,习行,练习,实践”。

持第一种观点的代表是朱熹,作为理学大家和四书的作注者,朱熹的观点流传甚广,今日语文课本的解释即是一例。朱熹云:“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又说:“既学而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悦,其进自不能已矣。 ”[10]P1朱熹对“习”字的解释源于许慎的《说文解字》,但是他则按照个人理解进行了发挥,侧重“数”字“频繁、频频”的含义,忽略“数飞”中包含的练习、实习、实践意味,从而产生学者应该像“鸟数飞”一样“时时习之”的逻辑理路。

同样认为“习,鸟数飞也”,另外一派观点却与朱熹的解释完全不同。“习”的繁体是“習”,因此《说文解字》上说:“习,数飞也。 从羽,从白。”“数”,是频频、快速的意思,《尔雅·释话》:“数。疾也。”“从羽”也很好理解,是鸟儿煽动双翅之形。那么“从白”作何解释呢?郭沫若对“习”字“从白”是这样说的:(習)此字(甲文)分明从羽,从日,盖谓禽鸟于晴日学飞,许之误在讹日为白,而云白声[11]。所以“習”字本意为鸟儿煽动双翅,在太阳下快速、频频前飞之貌。《礼记·月令》中“鹰乃学习”亦即言此。鸟儿学飞,频频在日下练习和实践,所以“习”字便有实习、练习、实践之义。

如果我们研究《论语》全书,就会发现共三处出现“习”字,加以比较我们容易明白“习”为什么不能释为“诵习、温习”。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第一》)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第一》)

③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第十七》)

我们发现第一处是说求学问之道,应当适时进行实践;第二处是讲老师的教导我都做到了吗,都实行了吗;第三处是讲人天生气质之性是接近的,只是看后天跟什么人学着做什么了,这是有很大差别的。三处“习”字虽然有细微差别,但总体都指实习、做、实践。如果“学而时习之”的“习”字欲表达温习之意,那么孔子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之语,一个“温”字就表达了,何必再用一个“习”字呢?根据《论语》全书用字的一致性,“习”字做实习、练习、实践讲是最合适的。

三、知行合一:“学”与“习”的内在联系

通过上文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中的关键词“学”、“时”、“习”本意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基本可以认定,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并非是学知识要时时温习、复习之意,而指做学问或者求得自身的觉悟需要适时实践,学的内涵包括做人与做事的所有学问,以及具有超越性的为学目标:达成自我之觉悟。

就孔子的学问而言,大体可以用一个“仁”字概括,因为只有“仁”字兼具“学”内蕴的两层内涵,用“仁”的方法去做事、为政,是“学”的第一层意思;如何反躬内省,使自己完全做到“仁”,从而成为一个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这是“学”的第二层深意。那么,这个为学之道,亦即孔子的“成仁”之道又是怎样达成的呢?

孔子给出的方法很简单:学而时“习”之。“学”与“习”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一方面,学是总目标、根本性追求,习是实现目标、追求方式和途径。另一方面,狭义的“学”只是广义上“学”的一个层面,只有将所学放在实践中(也就是在“习”中)进行检验、磨炼、内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这就是为什么孔子对自己最喜爱的学生,也就是最“好学”的学生颜回的评价只有六个字的原因: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这么好学、这么深得孔子喜爱的颜回,竟然只做到了“不迁怒,不贰过”,不是孔子对他评价太低,而是孔子所认为的“学”的标准太高:“学”只有在“习”中得到检验、磨炼并使所学内化,才是真正的“学”,因此能够真正像颜回这样做到“不迁怒,不贰过”又是多么难得。

明代大儒王阳明发展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认为“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知行一体,难以分离。重视实践教学的孔子,其实早就有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只是在他那里,“知”就是“学”,“行”就是“习”,我们可以借用王阳明的话,认为《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一句反映了“知行合一”的思想,我们可以用孔子自己的说法,认为“学”“习”合一,本不可离。既然真正的为学之道如此不易,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所学能在实践中有所用是一件“不亦说乎”的事情。若是按照朱熹“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3]P47的说法,就只能引用郝敬先生的话表示质疑:“学必如朱注云‘所学者熟,而后中心喜悦’,则天下学习而悦者寡矣。 ”[12]P63

[1]戴望.戴氏注论语,续修四库全书第157册(影印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崔述.论语余说,崔东壁先生遗书十九种下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3]刘宝楠.论语正义上册(标点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皇侃.论语集解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标点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邓球柏.论“学而时习之”与学行结合原则[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

[7]钱穆.论语新解[M].成都:巴蜀书社,1985.

[8]陈祥道.论语全解,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96册(影印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朱熹.论语集注,四书章句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

[11]郭沫若.卜辞通纂考释[M].转引自邓球柏.论“学而时习之”与学行结合原则[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

[12]郝敬.论语详解,续修四库全书第153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温习做学问朱熹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做学问与搞创作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不温习烦恼是人生的智慧
“朱子深衣”与朱熹
做学问像爬山
漫画论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