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尽管/尽职虐待/戏谑
诘责/拮据教学/教学相长
B.驰骋/选聘朔方/塑造
匕首/包庇坎坷/百舸争流
C.踌躇/筹划订正/稳定
真谛/铁蹄恰当/锐不可当
D.贮藏/伫立教诲/晦暗
侏儒/蠕动幡然/翻天覆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矜持匿明信黯然失色城门立雪
B.苍茫有效期不明一文殊途同归
C.急燥指南针无可置疑美不盛收
D.遐想路由器拖泥带水孤军奋战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伟大时代给了中国人实现梦想的舞台,制度变革为追求梦想提供的条件。有梦想就有方向,有机会就有舞台,有奋斗才有未来,有良好的制度环境,这一切有可能。
A.宽广不可或缺如果就
B.宽敞不可多得如果就
C.宽敞不可或缺不仅还
D.宽广不可多得不仅还
4.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3分)
天下功夫出少林。只要说到少林寺,几乎所有人都会首先想到少林功夫。少林功夫成为中华武术的象征。,。。。,练“功夫”的目的是为了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品行素质,少林僧人的练武正是一种修行。
①但少林僧人以其固有的方式代代相传,使少林功夫流传至今,闻名天下
②少林寺在1500多年的历史中曾多次遭到天灾人祸的废毁
③少林寺申报的是“功夫”,而不是“武术”
④功夫是修行,是参禅
⑤2005年,少林功夫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5.古诗文默写。(8分)
(1)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
(2)白居易在《观刈麦》中通过描写劳动人民割麦的辛苦来表现割麦者矛盾极近变态心理的句子是:“,。”
(3)晏殊《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反映出美好事物的消逝往往伴随着重现,表现了人们在怅惘的同时也会有感觉一丝欣慰的微妙情绪。
(4)变化多端的云,常能触发诗人的几多思绪。“,”(杜甫《望岳》)写细望之景,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王安石《登飞来峰》)写登峰所见,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
6.名著阅读,按要求答题。(6分)
(1)请说出下面三个选段分别出自哪部名著。(3分)
A.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埋在低劣的心灵中,没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
作品:《》
B.船长对我说:“锡兰岛,是以采珍珠闻名的地方。阿龙纳斯先生,你高兴去看采珠场吗?”“当然高兴”,我说。
作品:《》
C.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我问你:铁扇仙在哪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
作品:《》
(2)C选段中讲的是该部书中“”(概括情节)的故事,脍炙人口。第一次借扇,悟空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得无影无踪;第二次借扇,悟空,却借得一把假扇;紧接着,悟空使诈,,骗得真扇。(3分)
7.按要求答题。(4分)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邀请你参加班级开展的“孝心伴我行”主题活动。
(1)结合下面的图片及文字,简要概括“孝”的含义。(2分)
《说文解字·老部》云:“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2)有同学认为“孝”就是在父母生病时,自己能细心看护,而平时就把心放在学习上,安心地享受父母所做的一切。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请说明理由。(60字左右)(2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2题。(17分)
火车上的故事
晚上,我由广东湛江市搭乘火车到广州去,八个多小时的路程,买了四人同室的软卧票。尽管觉得和素昧平生的人同室共寝是一件十分别扭的事,然而,别无其他选择,也只好随遇而安了。
进入那间极为局促的车厢寝室时,已有一位年过六旬的妇人坐在里面了。浅灰色的高领套头毛衣,极为得体地配以铁灰色的西式套装衣裤;染黑了的短发,一丝不苟地梳得整整齐齐;方形的细框眼镜,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一股斯文淡定的书卷味儿。
攀谈之下,知道她是广州一份知性杂志的主编,几天前专程到湛江去约稿,现在大功告成,启程回家。由于志趣相投,我们谈得十分投缘。就在这时,火车上的扩音器突然响起:
“请各位注意:软卧的车票还有几张,有意购买的人赶快去买!”
妇人转头对我说道:
“真希望这间寝室没有人再进来,图个清静。”
我一听,便笑了起来,因为我心里也正转着同一个念头。
然而,不到十分钟,我们的希望便破灭了。
一位中年妇女拖着一个行李箱,踏着碎步走了进来。
她身材高大,穿了一套花格子的绒质衣裙;惹人注目的是她的丝袜,橘红色的,使她的两条腿看起来好像是两根活动的胡萝卜。一进寝室,她便以极大的嗓门朝我们友善地打招呼:“嗨,回广州啊?”老编辑微微颔首,目光停驻在她双腿的丝袜上,眸子里原先蕴含的笑意全都没有了,而原本车厢里那份融洽的气氛,也倏地僵了、冷了。
中年妇女吃力地把大大的行李箱安顿好,然后身体斜斜地靠在卧铺上,把手上的塑料袋打开,取出里面的多种零食,摊放在窄窄的桌面上,笑着说:“吃,你们吃,不要客气!”霎时,甜的、酸的、咸的、辣的味儿,扭扭捏捏地交缠在一块儿,猥猥琐琐地窜满了整个车厢。老编辑皱起双眉,怏怏地把脸转到另一边去。她见我们没有反应,自顾自地抓起了一大把瓜子,嗑、嗑、嗑,发出一种极为单调而又扰人的声响,还一边嗑,一边把瓜子壳朝下扔,不一会儿,满地都是愣愣地张开了口的瓜子壳。老编辑的脸色更难看了。
火车开动不久,查票员进来了。依据惯例,她要求每一位乘客出示证件。我交出了国际护照,老编辑交出了身份证。然而,那位中年妇女把自个儿大大的皮包翻遍了,就是找不到证件。查票员要她说出证件的号码,她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啊,我记不清啦!”好脾气的查票员并没有坚持,便走了出去。
我和老编辑交换了一下眼神,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骤然成了我们两人心中长出来的一颗瘤。想起层出不穷的火车偷窃案与抢劫案,又想到我背包里的几千美元,我坐立不安。
过了约莫一盏茶的工夫,老编辑终于憋不住了,她站起来,快步走了出去。刚好稽查员就在过道不远处,她毫不客气地向他提出了投诉:
“我要换房!我房里那个迟来的女人,没带证件,不知道是什么身份,现在世道很坏,我不想冒这个险!”
稽查员说:“别的房间都满了呀,换不了。不会有问题的啦,购买火车票时,都要出示证件的,她大约是用了家属的证件买的票,出了事情,一定追查得到,你放心吧!”
“出了事,再来追查,不是太迟了吗!”老编辑生气地说。
“不会出事的,您就请放心吧!”稽查员淡定地回应。
当时,四周很静,老编辑和稽查员的对话,每一句都清清楚楚地传进我们那间寝室里。我觉得很不好意思,看那妇女的表情,她竟若无其事,好像外面谈论的事情与她一点关系也没有。
半夜里,老编辑哮喘病发作,嘶嘶嘶地喘气,好不辛苦。那女人二话不说,从自己的皮包里取出一个喷雾器,要老编辑张开口,帮她喷;接着,又为她搓药油,从自己的热水瓶里倒出热水,喂她喝。忙了老半天,终于把她安顿好,再妥妥帖帖地替她盖好被子,才返回自己的床铺。
睡在上铺的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既感动,又感慨。啊,有许多时候,真的不可“以貌相人”呀!
早上,有人敲门,通知我们起身,还有半个小时便到广州了。
老编辑揉着浮肿的双眸坐起来时,女人立刻对她说道:
“我昨晚听了新闻,知道北部寒流今天南下,气温降得很低,大约只有七八度,你有哮喘病,最好披上我的大衣再出去。我的家人会开车来接我,就让我送你回家吧!”
老编辑一张脸涨得通红通红的,说:
“昨晚我对你有些误会,真是对不起!”
女人微笑着说:
“没有关系,我从来都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因为我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双眼湿润,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
8.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3分)
9.文中的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4分)
10.文中的中年妇女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11.文章在刻画中年妇女这一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有何作用?(3分)
12.文章结尾说“我双眼湿润,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结合文章内容,你认为作者所说的人生一课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1分)
旷达者得不足慕,失不必哀
中国人一向将“旷达者”推举得很高,什么是旷达呢?它的真正含义,一直不明白。就字面上看,旷是器宇宽大,是通晓事理,好像只要有学识、器量的人就是旷达者了,那就太浮泛。最近我忽然想到:所谓旷达者,就是通晓事物、人情在时间中的因果,把现在和将来合在一起看,或把现在和过去合在一起看的人。
宋代王安石,刚接下相印,便贺客盈门,然而他却在馆壁间题了两句诗:“霜筠雪竹钟山寺,投老归欤寄此生!”刚刚上台就想着归隐。近年来也有一位“部长”,上任时不肯搬进豪华的“部长”公馆,仍住在他原来的小屋,别人都劝他乔迁,他却说:“搬进去的时候,前来主动帮忙的人簇拥着,固然神气,等下任要搬出来的时候,那冷清孤零的滋味不好受!”就像桃李芳浓的季节,多少游蜂,不必你召集就聚拢来了,等到花落的时候,也不必你遣散早就飞光!人的荣辱和花的开谢一样,能把现在和将来合在一起看透,那就很旷达了。
从前魏国有一位东门吴,他的独子死了,却不悲伤,旁人看不过去,责询他道:“你的爱子,天下不会有第二个了,现在死了,你却不忧苦,太没道理了!”东门吴回答说:“我从前也没有儿子,那时候并不忧苦呀,现在儿子死了,不过回到从前没儿子的时代,为什么要忧苦呢?”他是把现在和过去合在一道看透。所以也很旷达。
庄子病危将死的时候,弟子刘之哭得很厉害,庄子告诉他说:“我现在死,虽然是比你先走,但百年后再生的时分,你却在我后头啦!得失难说,何必只贪跟前这片刻的便宜呢?”看破了生死关,庄子真是千古中最旷达的人了。
把时间延长,将因果祸福叠在一起来透视,就可以看见一般人看不见的景象。许鲁斋有句诗说:“花谢花开,时去时来,福方慰眼,祸已成胎!”花谢的零落,是下一季芳浓的前奏。所以:“得”不足慕,“失”不必哀。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5.请你为本文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2分)
16.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三、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11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选自刘向《说苑》)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又何间焉间:
(2)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非: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19.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文意加以阐述。(3分)
20.古今中外按照乙文中管仲“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的思想治理天下的大有人在,请你列举一位并说出他的观点。(2分)
(二)阅读下面诗词,完成21、22题。(4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2分)
22.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分)
四、作文(50分)
23.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我品尝到了的滋味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条小金鱼,看到同伴舞动着美丽的长尾巴,心里无比羡慕,其实它自己也有一条美丽的长尾巴,只不过长在身后自己看不见罢了。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拟题人:夏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