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芳 ,高志刚
(新疆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新疆服务业发展问题及趋势研究
王彦芳 ,高志刚
(新疆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文章分析了1978年以来新疆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而就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其内部结构展开分析,并指出新疆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宏观发展环境及新疆自身的条件,探究了新疆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新疆;服务业;经济发展
自建国以来,新疆服务业先后经历了缓慢发展、快速发展与全面发展三个阶段,至今已经初具规模,成为GDP增长的重要支撑和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在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协调发展等方面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此外,作为西部边疆地区,新疆不仅要快速发展经济,与内地缩小差距,还要保持稳定的局面,就业状况关系着稳定大局,服务业则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加快服务业发展是解决新疆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新疆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服务业区域分布严重失衡,且内部结构的不合理进而导致服务业就业结构不合理,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偏低。新疆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加之在对外开放格局中新疆具有发展服务贸易的优势,“一带一路”规划将新疆确定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对于新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对新疆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问题进行系统、全面分析,从而判断新疆服务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新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供理论参考。
研究新疆服务业的学者不在少数,一些学者从新疆现代服务业重要性着手,如李群芳(2007)[1]针对新疆现代服务业提出了服务业先行、引进高素质人才、建立服务平台等建议;余晓明(2009)[2]阐述了新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深入分析了新疆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马燕(2014)[3]认为新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中国企业进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速度与发展水平。一些学者从新疆服务业发展基础出发,如赵萍(2009)[4]指出新疆具有与其他省市地区不一样的自然条件、经济环境,这使得新疆服务业的发展也具有了自身的特点;李琴、任华(2009)[5]则指出虽然与全国和国际水平相比,新疆服务业发展基础薄弱,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一些学者从新疆服务业发展成果出发,如陈炜(2009)[6]指出新疆服务业已成为GDP增长的重要支撑和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在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协调发展等方面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蒋颖淼(2008)[7]指出随着新疆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地区建设不断稳步推进,新疆在构筑新型现代服务体系、提升地区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服务业质量和层次方面将取得长足的进步。一些学者从新疆服务业发展问题出发,如陈颖(2013)[8]指出新疆各地区服务业发展不均衡,天山北坡经济带,尤其是乌鲁木齐市的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且新疆服务业绝大多数是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高,因此服务业对于新疆经济的支持作用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陈海霞、李磊(2011)[9]认为新疆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有限,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太小,服务业的生产效率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技术效率是关键的制约因素,由于未能充分利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源,新疆服务业基本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聂春霞(2013)[10]经过分析得出传统服务业对各行业的消耗较大,现代服务业对各行业的消耗较小,不同行业对于经济的拉动力不同,服务业总体发展还不充分。还有一些学者探究了服务业与城市化的相关关系(张静,2011)[11]指出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为代表的服务业与城市化率关联度较高。还有学者对于服务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预测(殷少明,2012)[12]
以上学者的研究对于新疆服务业的发展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析,并强调了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利好前景。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综合近年来新疆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及内部结构,对于新疆服务业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并进一步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及国际局势对于新疆服务业发展态势进行预测,为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参考。
从服务业发展总量来看,新疆服务业呈现出快速逐年递增的良好发展势头。产值从1978年的6.7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3114.96亿元,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17.2%上升到2012年的37.26%,第一产业占新疆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下降,由1978年的35.8%将至2013年的17.6%,第二产业比重在31.8%~49.5%之间上下波动,第三产业比重从1978年的17.2%升至2013年的37.2%,最高达到43.7%。详见图1。
从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来看,应用几何平均法分别计算出三次产业产值平均增长率得出:1978—2013年期间,第三产业平均增长速度为12.94%,超过第二产业平均增长速度10.34%,高于第一产业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同时高于全国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10.27%。分阶段而言,1956—2013年期间,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为9.7%,高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1979—2013年期间,第三产业平均增长速度为13.60%,保持领先地位;2001—2012年期间,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新疆承接了部分东部重工产业,工业快速发展,故此间第三产业平均增速稍低于第二产业,但仍高于第一产业和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详见表1。
图1 1978-2013年新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表1 1956-2013年新疆三产平均增长速度
传统服务业是指需求是“传统”的或者生产方式是“传统”的,主要有批发零售业、餐饮业等;新兴服务业指那些属于传统服务业范围以外的各种服务行业,主要有信息服务业、咨询业、广告业等。
从新疆服务业分行业单位数量看①数据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2014.,首先,传统服务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特别是批发零售业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其次,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科教文卫等6个靠财政供养或与财政供养相关的法人单位数量比上年稍有下降,但是仍占主要地位;最后,现代服务业如房地产业、信息业、商务服务业等单位数量逐渐增加,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从新疆服务业各行业增长速度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速总体呈现上升态势,批发和零售业增速较为平稳,住宿和餐饮业增速波动较大,受新疆安全局势等方面的影响较大,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房地产行业增长势头良好,2007年增长率达到24.9%,但由于新疆安全因素及国家房价调控影响,2008年及2012年房地产业出现了负增长;相比之下,金融业及其他服务业保持了正增长,尤其是金融业的增长速度,大多年份超过了服务业整体增速。详见表2。
表2 2007-2013年新疆服务业各行业增长率
从新疆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2005—2013年间传统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比重有所下降,但始终保持在11%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稍有波动,比重在15%~16%之间;住宿和餐饮业比重由2005年的4.92%降至2013年的3.4%。总体而言,传统服务业占比有所下降,但相比于其他现代服务业仍占有较大比重。现代服务业中,金融业、房地产业、教育等比重持续增加;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比重增至19.8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6个行业比重呈缓慢减少态势,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比重较多年份稳定在1.66%。详见表3。
此外,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必然,其对新疆服务业和新疆国民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自2005年至2012年,旅游收入(包括国内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占服务业产值比重由14.93%增至21.33%,2013年由于疆内不稳定因素影响,比重降至17.04%;旅游收入占新疆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5.33%增长至2013年的7.91%,2008—2009年间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占比稍有下降。详见表4。
表4 2005—2013年新疆旅游业收入占比
新疆服务业不仅吸收了大量的新增劳动力,而且还吸收了部分农业和工业转移的劳动力,成为新疆除农业外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且总体上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势头,如图2所示。从1978年到2013年的35年间,新疆服务业就业人员数由1978年的66.84万人猛增到2013年的411.46万人,就业比重也由13.61%猛增到了37.52%。从1978年到2013年,新疆新增加的就业人员为605.34万人,其中服务业新增就业人员为344.62万人,占全部新增就业人数的56.93%。
表3 2005-2013年新疆服务业内部结构及变化
从2001年至2013年三次产业对新疆经济的贡献率来看,第一产业的贡献率总体趋于下降,第二产业贡献率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趋势,至2013年达到57.7%的较高水平,第三产业贡献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服务业对新疆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在2002年达到49.8%,超过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随后的几年随着第二产业贡献率的上升和下降,第三产业贡献率呈现出下降、上升的态势。说明虽然新疆服务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相对较高,但产业发展的稳定性还不够。详见表5。
表5 2001—2013年新疆三次产业贡献率
新疆服务业大多集中在较为发达的地区,即天山北坡经济带地区,如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等。发展缓慢的主要是南疆地区如和田、喀什、克孜勒苏州等地州。从各地州服务业法人单位的数量看,北疆服务业法人单位数占全疆的55%,仅乌鲁木齐市服务业法人单位数量占到29%,超过阿克苏、喀什与和田地区的总和。由图2伊犁州等北疆地区服务业占全疆比重较大,达到70%以上,南疆巴州、阿克苏、喀什地区服务业占全疆比重稍大,且由2004年的19.44%曾至2013年的20.56%。
新疆服务业的发展不均衡不仅表现在总量和地区分布上,还表现在内部结构层次上。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州、塔城等地区经改造的传统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更快,其在服务业的占比达65.0%以上;而和田、克州、喀什、阿勒泰、伊犁等地州服务业主要依赖传统服务业、社会保障福利业和公共管理服务业。
图2 2004-2013年新疆各地州服务业占全疆比重图
新疆服务业产业化组织程度低,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缺乏起龙头带动作用的大集团和大公司。这些中、小、微型服务企业尚未形成产业群,产生不了集群效应,普遍经济效益不高。由于受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健全以及信用等级偏低等因素制约,融资难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在成本上升、资金短缺、周转不灵的情况下,企业的正常经营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造成企业后续发展动力不足。
新疆服务业是在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发展滞后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不足,服务体系不完善。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等现代服务业起步较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中介咨询等新兴服务业较少。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城市化进程缓慢。据统计,全国城镇化率为53.73%,新疆仅为 44.47%,在全国排在第26位①。新疆城镇化发展缓慢既表现在城市数量少,还表现在城镇化质量低。城镇化发展滞后制约了第三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集聚效应,也制约了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覆盖面小。
新疆服务业与国内外服务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据世界银行统计, 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中等收入的国家平均50%左右,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处于30%~50%之间。新疆服务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36%,①数据来源:人民日报.2012年5月29日13:26.低于同期全国44.6%的平均水平,排在全国第21位,在西部12省区排在第8位。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全国服务业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872.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62203.8亿元,就业人数从1978年的0.49亿人增长到2013年的2.96亿人。新疆服务业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据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新疆服务业生产总值为3125.98亿元,位居全国倒数第六,与第一位广东省的服务业生产总值相差26562.99亿元;低于西部12省区②西部12省区包含: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服务业产值3902.27亿元的平均水平,排在第8位。③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服务业总量不足,比重偏低无法满足农业和工业对于生产型服务业的需求,也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型服务业的需求。
在新疆现代服务业中,金融业、房地产业、计算机软件业以及通讯业等行业起步较晚、发育不足,占新疆服务业生产总值比重仍然偏低。以2012年数据为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生产总值达到1313.84亿元,合计占新疆服务业生产总值的48.6%,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一项的比重就达到了19.58%,而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生产总值合计只占25.15%。就全国而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产值占服务业生产总值的40.6%,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一项的比重只占8.67%,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生产总值合计占到约30%,其中金融业和房地产产值仅次于批发和零售业产值。相比于全国,新疆服务业内部结构存在不均衡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等传统服务业依然是新疆服务业的主体,但发展规模较小、深度不够;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中介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经营方式和流通形式尚待开拓。新疆现代服务业市场发育程度低、新兴现代服务业较少、信息咨询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非常突出。新疆现代服务业仍处于低层次结构水平,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落后。
图3 2012年各个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三产比重
新疆无论是传统服务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都普遍面临资金不足,投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据统计,全国2013年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02%,工业占比41.6%,服务业占比55.38%,工业投资低于服务业。新疆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3.51%,工业占比50.28%,服务业低于工业,占比46.21%,排名倒数第五,如图4所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资金匮乏,加之对科研的重视不足,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低下,无法满足农业与工业现代化对于服务业的需求。服务业小微企业发展状况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65.4%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用工成本上升快的问题,37.6%的企业面临资金紧张。④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http://www.xjso.gov.cn.此外,由于新疆地处边远,条件艰苦,工资、住房和待遇偏低,加之近年暴恐事件频发,新疆正面临着人才流失严重和引进人才困难的双重压力。目前,新疆现有的服务业从业人员大部分仍集中在传统服务业领域,精通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人才较为缺乏。
在传统服务业中,行政垄断大量存在,这是导致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的原因之一。据统计,2012年新疆服务业就业人员占新疆就业人员总数的53.04%,其中84.7%属于国有单位,仅有13.75%属于其他单位,新疆服务业投资主体大多以国有经济为主,比较排斥非国有资本参与,人为地限制了服务业发展的资金来源。特别在电信、医疗、金融等一些行业中,凭借行政权力形成的绝对垄断使得服务产品开发不足、服务价格高、服务质量不稳定等现象普遍存在,造成新疆现代服务业长期市场独占,恶化了市场运行环境,阻碍了新疆服务业整体效率的提高,制约了新疆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滞后的根本原因是观念落后。长期以来,服务业的许多领域被当作非生产性活动,一些应当作为商业化经营的领域被当作公益型、福利型事业办理。对教育科研、文化体育等行业,政府过度看重其公益的性能;对邮电通讯、金融、广播电视等,政府过于看重其作为调节经济与意识形态的功能;对医疗卫生、住宅、城市交通等,政府过于看重其社会福利功能。这种认识直接制约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自生能力,约束了现代服务业的自我发展机制,造成对政府过度依赖的局面,最终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新疆服务业与农业、工业间政策上的不平等现象比较突出,在财政支持方面,多年来国家财政已经形成发展一、二产业比较完整的财税支持体系,但用于服务业发展的一些支持政策力度不大,过于分散,效果也不明显。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制度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市场监管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企业信用度普遍不高,各种“霸王条款”长期存在,不少企业诚信缺失,在服务过程中高收费、乱收费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对服务行业的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市场的无序竞争和信用制度的不健全抑制了相当一部分消费需求,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宏观经济政策来看,近年来,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陆续出台了家庭、养老、健康、文化创意等生活性服务业及现代保险服务业指导意见。在国家与自治区政策指引下,新疆未来三产业的发展重点将落脚于现代化、新型化、信息化,五化的实现要求服务产业的不断升级,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随着大众服务意识的提升、自治区政策的倾斜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服务业产业将占有更大的比重,但是由于新疆农业、工业基数的增加,服务业比重增速将有所放缓,甚至仍然出现与工业此起彼伏的局面。
从生产消费需求来看,随着以石油、煤化、纺织、食品工业、特色农业和特色旅游等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全面实施,必然会引发对各类生产性服务业快速的发展。新疆现代服务业要在巩固和提高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积极扶持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信息、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从生活消费需求来看,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将引起对生活性服务业消费的需求扩大,城市生活服务体系将日益健全,社区服务功能将逐渐完善,从而更好地满足城镇居民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将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得以构建和完善。
具体而言,物流业发展方面,第三方物流的配送的比重将不断提高,以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哈密、库尔勒、喀什等城市运输枢纽中物流园区将尽快建成,进而完善新疆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实现干线通畅和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为重点的公路建设,以新线建设和现有铁路干线改造为重点的铁路建设,以完善枢纽机场功能、积极打造干线机场、大力开辟新航线为重点的民航建设,促进区域间的互联互通;金融业方面,以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为龙头的金融集团将逐渐形成,保险服务领域也得以逐步拓宽,进而逐步实现规范化、市场化的金融体系;信息服务业方面,通信企业重组后,服务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且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推动了信息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商务服务方面,按照“集中资源、重点发展、合理布局、分工协作”的要求,以乌鲁木齐为主体的全疆会展中心,以喀什、伊宁等城市为主体的区域会展中心构建将逐步趋于完善,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餐饮方面,通过连锁经营向特色餐饮发展以及“美食节”、“餐饮大赛”等活动的开展,民族餐饮特色逐渐凸显,地方特色餐饮展示系列活动日益多种灵活多样;旅游方面,发展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大力发展度假休闲产品,完善了新疆现代旅游产品体系,使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更具竞争力。
总而言之,新疆作为我国向西的桥头堡,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独具特色的工农业生产将会使新疆特色服务业具有较大优势和潜力。此外,随着对口支援的日益深入与丝绸之路核心区的构建,以信息、物流及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新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1]李群芳.新疆服务业就业问题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财经大学,2007.
[2]余晓明,杨筱黎,黄玲娣,王伟.新疆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 新疆财经,2009,(2):14-21.
[3]马燕.新疆现代服务业在国际合作中的发展潜力探究[J].当代经济,2014,(21):80-81.
[4]赵萍.新疆服务业竞争力分析[J]. 商业经济,2009,(3):98-99.
[5]李琴,任华.新疆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5):68-70.
[6]陈炜,殷少明.新疆服务业发展历程与战略思考[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9,(2):5-9.
[7]蒋颖淼,殷少明.新疆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探讨[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1):12-15.
[8]陈颖. 新疆服务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与税收政策建议[D].乌鲁木齐:新疆财经大学,2013.
[9]陈海霞,李磊.新疆服务业的发展态势、结构特征及效率评价[J].新疆社会科学,2011,(3):46-49.
[10]聂春霞.浅析新疆服务业发展思路[J]. 中国经贸导刊 ,2013,(4):14-16.
[11]张静.新疆城市化与服务业相互关系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1.
[12]殷少明.“十二五”时期新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目标、思路与对策[J].实事求是,2012,(3):37-40.
Analysis of Problems and Trend of Xinjiang Service Development
WANG Yan-fang, GAO Zhi-gang
(Economics Department,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 Urumqi, Xinjiang 830012)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trend of three industries in Xinjiang since the year of 1978, and then further studied development status and inner structure of Xinjiang Service. It also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problems exist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Service development. On this basis, combining macro development circumstance and actual conditions in Xinjiang, it has judg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Xinjiang service.
Xinjiang;service industry;economical development
F127.45
A
1009-9549(2015)01-008-06
2015-02-17
王彦芳(1988-),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研究.
高志刚(1972-),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院长,博士,主要从事为区域经济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