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曲溪
摘 要:该文研究的是中医针灸疗法在中风治疗中的应用问题。文章首先简要对中风病的病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深入探讨了目前中医针灸疗法在中风治疗领域应用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几点问题,即:中医针灸疗法治疗中风病的效应关系仍然不够明确;中医针灸疗法在治疗中风病时,疗效的评定标准不够规范和统一;中医针灸疗法在治疗中风病时,在介入时机的问题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困惑,并提出了几点建议(要正确理解和看待国内外研究的差异;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中医针灸的特色以及要注意强化薄弱环节的研究三点)以供参考,希望对中医针灸疗法在中风治疗领域的科学应用和发展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针灸疗法 中医 中风治疗 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c)-0014-02
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以及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的、严重的疾病。相关统计表明,目前,全球每年因脑血管疾病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损伤高达数百亿,为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然而,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统一的、高效的方法,用来诊治脑血管疾病,临床也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针灸疗法,作为一种在我国发展已久,且颇具疗效的物理疗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得到诸多业内人士的关注。鉴于此,该文就针对中医针灸疗法在中风治疗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索与分析。
1 中风病的病因分析
在中医上,中风实际上指的就是现代医学上的脑血管病。现代医学认为,脑血管疾病,是泛指因为脑部动脉或者是支配脑部血液供应的颈动脉或是椎动脉发生病变,以至于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发急性或者是亚急性的脑损伤,突然在数秒内或者是数小时内迅速出现受累区的相应症状和相应体症(如:昏迷、失语或是偏瘫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中风病是我国古代四大难症(风、痨、臌、膈)之首。在我国历史上,对于中风病的看法各不相同,在唐宋以前都是从外风立论的,而自金元之后,则开始认为内因为病,而自清代开始,我国关于中风病的病因学说,就开始集中于肝阳上亢、内风旋动和气虚血瘀两种观点之上。
该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我国历代医家所认同的中风病的病因学说进行分析发现,对于中风病的病因,我国很多的医者均持单一病因论的观点。例如:正气自虚、湿痰生热或是气虚血瘀等等。然而实际上,中风病的发生,通常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在这其中,风、火、痰以及痰瘀等均是主要的致病原因,而脑府则为其病位。例如:缺血性中风病的发生,通常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长期的饮食失衡以及起居失宜和思虑烦劳过度等因素有关,而且多是因情志过度或是劳累过度、气候改变等原因得以诱发。
2 在中风治疗中应用中医针灸疗法现存的几点问题
虽然说,中医针灸疗法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是肯定的,也正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越来越广泛的引用。但是,中医针灸疗法在中风治疗领域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概况来说,在利用中医针灸疗法来进行中风病治疗的过程中,目前所存在的几个问题,主要如下。
一是,中医针灸疗法治疗中风病的效应关系仍然不够明确。中医针灸疗法中的针灸效应,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利用针灸刺激穴位之后对患者机体所产生的效应,其发生和发展有一个时间过程。而且在利用中医针灸疗法来治疗中风病时,针刺的时机、留针时间的长短以及针刺间隔的时间和针刺的次数、针刺的有效刺激量等等,都会对中医针灸疗法作用的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其中,针刺效应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就是针刺作用的时效关系,而对应的针刺的有效刺激量与效应之间的相关性就是所谓的量效关系。明确上述的中医针灸疗法在治疗中风病时的效应关系,对中医针灸疗法在中风病治疗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关于中医针灸疗法针灸时效和量效关系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深入的、系统的研究非常少,中医针灸疗法治疗中风病的效应关系仍然不够明确。
二是,中医针灸疗法在治疗中风病时,疗效的评定标准不够规范和统一。在利用中医针灸疗法来治疗中风病时,疗效的评定是中风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中风病的疗效评定在我国临床实践中却普遍存在重视不足的情况。目前,我国在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实践研究中,通常是以患者肌力和关节的活动度来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这种评价的方式没有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且存在明显的不够统一和规范的问题,以至于很难对各家的疗效做出客观的评价。虽然说,我国中医药管理局曾在1994年发布过关于中风疗效的标准:“治愈为症状及体征消失,基本能够独立生活;好转为症状及体征好转,能扶杖行动或是基本生活能自理;未愈为症状及体征没有变化。”而显而易见,上述的这个标准仍然存在过于笼统、跨度过大以及不利于比较等问题。然而,规范、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是科学评价中医针灸疗法对于中风病治疗疗效的前提,如果能够制定一个统一、规范的疗效评价标准,对于制定合理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案和正确的判定治疗的结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却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以至于影响了我国中医针灸疗法在中风病治疗领域的科学化发展。
三是,中医针灸疗法在治疗中风病时,在介入时机的问题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困惑。中医针灸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利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中风病的领域也积累的大量的临床经验,在《针灸大成》一书中,关于中医针灸介入时间的问题,有如下描述,即:“凡中风跌倒,卒暴昏沉……,急以三棱针刺十二井穴”,由此可知,我国传统医学是主张中医针灸疗法早期介入治疗的。而且我国近20年的临床资料研究也表明,大多数临床工作者也都认为中医针灸法应在早期就介入中风病的治疗。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反对的声音,特别是国外的很多研究都认为针灸疗效不能肯定,而对于疗效不能肯定的疗法是不能直接推广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否则就是不道德的,再加上,现代医疗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这种情况使得很多临床针灸工作者产生了困惑,也因此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中医针灸疗法在中风病治疗领域的发展。endprint
3 促进中医针灸疗法在中风治疗领域发展的建议
针对目前中医针灸疗法在中风病治疗领域的现状和问题,为了促进中医针灸疗法在中风病治疗领域的科学化发展。笔者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如下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首先,要正确理解和看待国内外研究的差异。虽然说,目前关于中医针灸疗法在中风病治疗领域的疗效和介入时机等问题,国内外的研究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国外很多研究还利用循环医学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中医针灸疗法疗效不能肯定的结论,但是,实际上,诸多的临床实践都证明中医针灸疗法对于中风病的治疗都是行之有效的,即使国外部分研究认为没有证据支持中医针灸疗法在中风病治疗上的有效性,但是这却并不等于是说中医针灸疗法对于中风病来说就是无效的,也不等同于就可以因此否定中医针灸疗法在中风病治疗上的有效性,而其所能表明的只是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循证医学的证据而已。但是,与此同时,这也不是说,我们就可以因此忽略循证医学的结论。循证医学的结论已经提醒我们寻找中医针灸疗法在治疗中风病领域可靠的临床试验依据的重要性,应积极开展中医针灸疗法循证医学方面的研究。概况来说,就是由于科学范式的不同、中西文化的不同,试图完全的西医模式和西医概念来诠释中医针灸疗法是不科学的,完全忽视国外的研究也是不理智的,真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同时入手,寻找更多的临床实证和研究支持,以促进我国中医针灸疗法在中风病治疗领域的科学化发展。
其次,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中医针灸的特色。中医针灸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已经有了数年前的发展历史,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近些年来,我国中医针灸疗法更是不断的在通过对现代科学知识的吸收来提升自己的科学内涵,向着科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应注意在我国中医针灸疗法科学化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始终坚持以中医理论体系为根本,始终保持中医针灸的特色,才能够让现代科学技术为中医针灸疗法所用,才会实现真正的科学化发展。反之,如果忽略了中医针灸疗法的特色,盲目的将中医针灸疗法纳入西医的理论框架之中,甚至试图进行所谓的针灸西化,最终会导致我国历史悠久的中医针灸疗法走向面目全非、支离破碎,不但自身的特色将无处可寻,自身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一定要注意在中医针灸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中医理论体系的根本,保持自己的特色,以确保真正的科学化发展的实现。
最后,要注意强化薄弱环节的研究。由上文的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在中医针灸疗法在中风病治疗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的薄弱环节,例如:针刺的时效关系的研究、针刺的量效关系的研究,以及统一、规范的疗效标准的研究等等均存在明显的不足,以至于使得我国中医针灸疗法在中风病治疗上的应用仍然处于依靠传统经验和个人技巧的初级阶段,对中医针灸疗法在中风病治疗领域的推广和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消极影响。因此,针对上述这种情况,为了促进中医针灸疗法的科学化发展,让中医针灸疗法在中风病治疗领域走的更远,就必须要注意强化这些薄弱环节的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麟鹏.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临床经验集粹[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2] 杨志新.针刺治疗中风的用穴及方法[J]. 中国临床医生,2010(6):6-8.
[3] 燕醒狮.早期康复及针刺配合西医治疗中风偏瘫187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1):50-51.
[4] 刘竞雄.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针刺疗效评估:一随机、对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