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2015-06-02 08:30何可人
教育界·中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实验技能学习兴趣思维能力

何可人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根据新课改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出的要求,分别从观察物理现象、电脑模拟、课外小实验、实验课的教学、实验的分组归类等方面探讨了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

【关键词】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 实验技能 思维能力

目前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不少教师并不十分重视物理实验教学。但是,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初中物理教学应十分注重实验教学、切实加强实验教学。

一、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众所周知,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在观察这些物理现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条件和特征等。例如,我在讲《分子的热运动》时,分别让每组学生准备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让他们同时往杯子里注入一滴红色墨水,过一会儿,就观察到热水中的红色墨水很快地扩散开来,而冷水杯中的红色墨水却仍聚集一团,扩散缓慢。通过观察,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跟温度有关。通过对上述物理现象的观察,不仅成功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 电脑模拟,发挥物理演示实验、虚拟实验室的功能

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但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 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环境下难以完成物理实验,则可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例如,我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先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此时我改为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的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由此可知,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整合,可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得知识。

三、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

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的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强烈,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例如,小实验“筷子提米”,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确信了摩擦力的存在,认识了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再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 “电铃”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且根据教材的要求,引导学生把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对小实验、小制作的学习结合起来,达到某种程度的互补。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学习,且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又促进了一系列附带内容的学习。

四 、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每次做实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例如,在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特点及“+”、“—”极的接线位置,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使测量值的误差大,又避免量程过小使电流烧坏仪表。同时结合电路知识对电路故障进行分析。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能独立动手操作,又学到课本上没有的或者是一带而过的知识。这样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且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注意实验的分组归类,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从而能更加灵活地应用知识

教材中有关实验内容,是根据课本章节安排的,无必然的联系。学生所掌握的有关实验方面的知识,既多又乱。因此,在总复习中,可以将实验内容重新归类为如下几部分:观察物理现象、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物理量的测量、验证物理规律等。实验分组归类,是在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用实验的方法,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配合学生的学习。重新分组,目的是避免学生套用一种方法和方式学习物理知识,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各种仪器、各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在归类分组实验中,还可以及时补充对比性或综合性强的实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观察物理现象和模型,进行各种物理实验,都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该把精力从单纯传授物理知识转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和训练上来,切实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安忠,刘炳升.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2] 向立中.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验技能学习兴趣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浅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