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连波
摘 要:初中物理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的起点在兴趣的培养和物理思维的建立方面都是启蒙阶段。初次接触物理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对物理的恐惧心理,如果能在授课的背景导入部分用行之有效的导入方法将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背景导入;方式探讨
课堂背景的导入指的是在讲解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之前,通过一定的情景设定和故事引导使得学生在情景和故事的事件节点中发现未知的知识。在初中物理课程的导入就有很多的办法,教学知识导入的方式能够在教学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一、事件导入法
学生思考的原因在于存在疑问和感到不可思议,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在事件引入的时候把所学知识的部分以事件冲突和事件违背常规思维的方式展现。在事件的这个节点接入所学的知识能够在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最大的时候进行
授课。
例如,在光学知识的讲解中可以进行如下事例的导入。
汽车玻璃(侧玻璃)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有这样的作用:在车内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车外的事物,而在汽车的外部则不能观察到车内的事物。
在车内呈现出透光性而车外呈现镜面这两种现象的对比,加之现象的常见,学生会对这种日常常见的现象产生思考,并萌发求知探索的欲望。这个时候进行光学中光的反射、光的漫反射、镜面成像等知识的讲解将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现场演示的方法
有的物理知识就需要根据知识的种类进行其他课堂背景导入的方式研究,场演示的方法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在课堂中进行事件的演示过程。学生在传统教学环境中的长时间学习使得一旦有新事物和新的事件进入课堂学生会有极高的兴趣和参与兴趣,现场演示的方式在实物的演示和近距离的观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初中物理压强课程部分中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简单的实验:
一张4开的纸平放在桌面,将木条(不能太厚,长度大约30 cm)放于4开纸的下方,一半超出桌边。用力拍打木条超出桌边的范围则会出现木条在快速的拍打过程中折断,而纸张却完好无损。
事先可以预测实验的结果,用常规思维思考的话会判断纸张在拍打木条的过程中被戳破,但是由于快速拍打的过程中木条一端迅速上升带动纸张迅速上升。由于空气压力的存在使得在快速移动的过程中纸张承受巨大的空气压力,这种压力反作用于木条出现与预测结果矛盾的实验结果。
三、实验过程加语言诱导法
初中物理中除了课堂背景导入外最能激起学生求知欲望的过程就是实验的过程。语言诱导方式指的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加之语言诱导的方法,这其中再结合教师的授课风格,在学生面对实验结果激动心情难以平复的场景下运用语言的引导把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导至教学内容。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垂钓》胡令能)。”在水、空气两种介质中声的传播在这句诗句中从侧面表现了出来。
通过其他学科的题材也可以实现课堂背景的导入,通过对诗词的讲解来传神的表达物理思想,从而将物理教学的智育提升至美育的层次。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融入其他知识元素,调解物理学比较抽象的思维造成的脑力疲劳。
初中物理的知识难度在学生初次接触中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但是初中物理在整个物理学中属于入门级别。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重要的就是建立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万事开头难,在“开头”这件事上如果能做到漂亮,那么良好的开端将使得初中物理教学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曹章护.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J].中学物理,2010(12).
[2]李迎春.“问题情境创设方式与时机”初探[J].中学物理,2010(10).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