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凤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学习有价值的知识,学习具有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使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认知及情感上都有所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总结。
一、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赞可夫提出:“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是最有价值的。”数学是一门思考性较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动脑、勤于思考,并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思考创设情境,在思考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在提问学生时,要做到考虑全面,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还要多请优等生发言,鼓励他们积极思考,使他们的思维有进一步发展。而那些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要留给那些基础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回答,并给予一定的鼓励,只要他们回答正确,就要给予一定的表扬,使他们得到成功的欢乐,让他们的动脑欲望得以激发。只有这样,学生的潜能才能不断地被挖掘,对他们寄予多大的希望,他们就有多少收获。
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是有帮助的,也有助于团队观念与交流能力的培养,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之花。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先为学生播放几段路口的视频,学生对于一分钟之内的过往车辆进行统计,对于有几辆货车、几辆面包车、几辆小汽车以及几辆公共汽车,播放一遍以后,学生都说太快,来不及记录。我趁机问学生,为什么看不能正确进行记录,是否有办法准确地记录呢?学生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并做到分工合作,有的统计面包车的数量、有的统计货车的数量、有的统计小汽车数量、有的统计公共汽车数量,观看1分钟视频后,每个小组都说说自己的统计结果。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知晓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还要做好小组合作,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方式。
二、让师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美
追求美是人的本能,美的事物可能唤起人们的愉悦情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审美化的教学,以揭示数学的美,并使学生对蕴涵在数学知识中的美有某种积极的情绪。比如,在教学《角的认识》内容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认识的角,并用多媒体对生活中的角加以展示,证明角是无处不在的,也是多姿多彩。在教学《对称图形》时,通过多媒体技术把距离学生较远的、不能亲眼看见的生活场景加以再现,让学生学会欣赏这些美丽的图景,比如,埃菲爾铁塔、北京天安门以及故宫、天坛等,并把新知识隐含到日常所见的生活场景之中。学生在欣赏了自然之美的同时,还发现了生活中存在的对称现象,使学生对这些对称现象有了探究的欲望,进一步体会到数学和自然间的联系,使学生增强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自然的意识。另外,让学生借助于计算机作出各种各样的对称图形,这种审美心理活动进一步启迪与推动学生的数学思维,产生智慧的美感,学生的聪明才智也得到进一步发挥。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符号、公式及理论概括的和谐、图形的对称美,并在解决问题中年到奇异美,并在整个数学体系的严谨与谐和。学生很难感受到这样的美,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将这些美育的因素加以充分挖掘,并展示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在真正体验到数学的美。
三、捕捉亮点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
叶澜教授曾经提出:“我们要在生命中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的教学,使课堂焕发出生命之活力。”小学数学课堂也是迸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的思维也会迸发出智慧之花。比如,我在教学《百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时,有的学生提出:百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我就引导学生查找有关的资料,举出实例对这一说法进行证明,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掌握了百分数中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这一概念,并将这些知识运用于生活中的百分数。有的同学提出:“今天我们班的出勤率是98.5%”“毛衣中的羊毛成分可能是80.5”等等,在上网查找资料过程中,学生总结出,百分数的分子能够大于一百,可以是0。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节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直行演示,对圆的车轮、圆的飞碟、圆边的餐具等等进行演示,有位学生提问:“它们全都是圆的?”我紧紧地抓住这一思维的亮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根据学生讨论所得到的结果,出示了正方形或者三角形的车轮,并使其在颠簸中行驶,并说明方边的餐具使用不方便,并且容量较小等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并说明进一步认识了圆。可见,课堂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大多在不经意间会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顿悟,产生灵感。瞬间的创造是稍纵即逝的,只有我们及时地捕捉并给予充分的肯定,才能使星星之火有燎原之势,使其产生智慧的光芒。
教学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它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的共同追求。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使其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刘一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朱德江.拓展练习功能 提高练习实效:数学练习的设计与组织策略研究[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编辑 郑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