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把握小学数学生活化趋向

2015-06-01 23:31:21陈琼
新课程·小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趋向生活化意识

陈琼

摘 要: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从以人为本出发,回归生活化,挖掘资源。从创设生活情境、案例教学、寓教于乐三个方面探讨了学以致用,把握小学数学生活化趋向问题。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趋向;意识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化,数学教学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应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获得人们生活必需的数学知识,让数学与生活结伴同行,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一、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化

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是生活化的回归,让教育重返生活。生活世界是直观和丰富的,是人们生存的基础,生活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数学生活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张扬数学的魅力,激活数学知识的活力,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让学生体验数学价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观点思考生活,脱离生活实际的数学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提供给学生数学世界的现实原形,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作为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现实生活是检验数学知识的客观标准。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日常生活中,面对问题,运用数学语言交流,发展思维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丰富生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智力水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通过生活实践,让每个个体都得到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挖掘资源,创设生活情境

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能力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发展创新思维,数学与各门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应用,抽象的数学学科知识,在现实生活都有具体的反映,生活处处有数学,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服务生活是学科知识的最终作用,许多数学知识有着浓厚生活趣味,与人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连。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面对实际问题,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教学《最小公倍数》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小熊和小猴在环形跑道赛跑让学生观看。小猴跑一圈需要三分钟,小熊跑一圈需要六分钟,然后提问:“小熊跑两圈,小猴可以跑多少圈?”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踊跃发言,教师播放动画验证学生的答案,从而引出课题。形象生动的动画和适时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爱的动物、优美的画面、生动的解说,营造出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把教材内容改变成学生熟悉的事例,努力寻找贴近学生生活问题情境。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案例教学,寓教于乐

案例教学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新课的导入和数学例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熟悉生活出发,分析与概念原理有联系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知识的运用,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学生在豐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在学生生活经验中寻找切入点,把数学问题和数学思想渗透到生活情境中,创设出学生熟悉的直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在情境的启发下,学生的思维受到激发,培养了问题意识。例如,教学“打电话”时,教师用问题导入新课,“王老师接到学校通知,要舞蹈队的十五个学生参加排练,怎样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十五个学生?”让学生交流讨论,寻找通知方案,并比较哪种方案最好。案例教学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在数学过程中,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交流探究结果。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知识,发展技能,提升思维能力。

总之,把教学问题生活化,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判断能力,开阔思想境界,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深化生活内涵,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树立数学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提升创造能力,使个体生命更加健康精彩。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的理论与实践[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编辑 李 姣

猜你喜欢
趋向生活化意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实用趋向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论西夏语动词第二类趋向前缀
西夏学(2020年2期)2020-01-24 07:43:38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22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