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语法决策下的无意识思维效应
——分心任务和目标任务相似性的影响

2015-06-01 12:30张师辉何偲桦阮思静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相似性字母语法

胡 琴,张师辉,何偲桦,阮思静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福州 350117)

人工语法决策下的无意识思维效应
——分心任务和目标任务相似性的影响

胡 琴,张师辉,何偲桦,阮思静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福州 350117)

近几年来,Djksterhuis等人经过一系列针对无意识思维的实验研究,系统地提出了无意识思维理论(Unconscious Thought Theory,UTT)。其核心在于比较了在解决不同复杂程度问题时意识思维和无意识思维的优势和劣势。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Dijksterhuis无意识思维研究范式,以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为被试,采用改编的经典无意识思维范式,以复杂人工语法规则判断为判断任务。研究有意识思考、数字分心和字母分心三种思维条件下被试的复杂人工语法规则判断成绩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有意识思考组的判断成绩要显著低于数字分心组和字母分心组,而数字分心组和字母分心组的判断成绩没有显著差异。

分心任务;目标任务;无意识思维;复杂决策

1 引言

根据Dijksterhuis(2004)的无意识思维理论,当人们面临复杂的选择和决策时,相比较有意识的对问题进行思考以寻求问题解决之道而言,暂时的将注意力从思考的问题转移,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他称之为无意识思维的作用。无意识思维也就是指个体在思考时缺少指向思考内容的注意(Dijksterhuis,Maarten &Nordgren,2006)[1]。Dijksterhuis的无意识思维与有意识思维相区别的关键在于:注意对目标任务的指向与否,有意识思维过程中注意是指向所要解决的任务的,而无意识思维过程中注意并非指向所要解决的任务。在Dijksterhuis的无意识思维研究范式中,是通过分心任务使个体的注意力由目标任务转移到分心任务上,从而使个体进入到对目标任务进行无意识思维的过程中。其中分心任务对于个体进入无意识思维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分心任务是否仅仅只是起着转移注意力的作用,分心任务本身的特点是否会对无意识思维产生影响还缺乏相关实证研究。自2006年Dijksterhuis提出无意识思维理论以来,国内研究者做了相关的实证研究,有对于无意识效应的验证性研究,也有研究探讨影响无意识思维效应的因素。如陈虹(2011)通过播放不同的音乐诱发不同的情绪,研究情绪对个体无意识思维决策的影响,发现积极愉悦的情绪会降低决策质量,并同时研究了动机对无意识思维效应的影响[2]。甘嘉文(2011)用笔记本和洗洁精作为不同卷入程度的商品,研究商品卷入度对无意识思维消费决策的影响,同时采用信息板方式呈现决策信息代替以往的使用逐条随机呈现的方式,研究发现高卷入度商品决策中被试的决策正确性更高[3]。刘磊鑫,蔡璇等(2012)通过让被试学习无意识思维原理,研究知识迁移对无意识思维效应的影响,发现无意识思维知识的迁移促进了无意识思维效应[4]。国外对无意识思维也做了相关的研究,Pamela K.Smith,Dijksterhuis,Danie,Wigboldus(2008)通过比较职业医生和医学院学生在两种思维条件下解决复杂医学问题的差异,研究专家和新手解决复杂问题的无意识思维效应是否存在差异。发现专家在有、无意识思维条件下问题解决效果差不多,新手在无意识思维条件下好于有意识思维条件[5]。无意识实证研究领域里,内隐记忆的研究相比较无意识思维的研究起步更早,研究成果颇丰。内隐记忆是指个体无法察觉到的、同时用传统的记忆检测方法无法检测到的记忆现象(杨志良(应为杨治良),2006;郭秀艳,2004)[6]。在内隐记忆的研究中发现,材料的相似性对内隐记忆的成绩有着干扰作用。Lustig&hasher(2001)、Ratciff&Mckoon(1997)的研究中发现内隐记忆中有干扰现象产生,其所使用的测验材料非目标词与目标词均具有相似性;而在Graf&Schacter(1987)、Jacoby(1983)的研究中没有发现内隐记忆存在干扰现象,而其使用的测验材料非目标词与目标词均不具有相似性。同时,Ratcliff(1997)等的研究表明,与先前学过的毫无相干的非目标词相比,学过的形似非目标词会对目标词的识别发生更多的影响,从而削弱了对目标词的反应[7]。据此,同属于无意识领域的无意识思维是否会产生类似的情形,即无意识思维是否会受到分心任务与目标任务的相似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进行验证。

综上所述,以往在研究影响无意识思维效应的影响因素中,主要是从目标任务方面,(如呈现方式、呈现时间、卷入度、复杂程度)以及个体方面(如知识、动机、情绪),而忽视了分心任务本身对无意识思维的影响。本实验拟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分心任务,来探讨分心任务与目标任务的相似性是否会对无意识思维产生影响。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发表的《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一文中首次设计和使用了人工语法。学习材料是人工语法学习的第一要素。人工语法学习所使用的的学习材料是新颖的,具有一定的难度,且与被试已有的知识表征没有联系,这样可以保证被试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利用有意识的、外显的策略轻易地获得学习材料中暗含的规则(郭秀艳&杨治良,2001)。由于人工语法学习范式和经典的无意识思维理论研究范式拥有相似的程序,即它们都涵盖了复杂信息的获取以及对信息作出决策的过程(Andy David Mealor &Zoltan Dienes,2012)。在Dijksterhuis的经典实验范式中,目标任务使用的是消费决策任务,由于消费决策任务受到到个体的主观偏好的影响,比如研究者所预定的最佳选择也许并不是被试主观上所认为的最佳选择。据此本研究中采用人工语法判断任务代替传统的消费决策任务避免不同个体主观偏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无意识思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假设:假设一:在复杂人工语法任务中,采用数字型分心任务的无意识思维组与采用字母型分心任务的无意识思维组的决策成绩显著高于意识思维组。假设二:在复杂人工语法任务中,采用数字型分心任务的无意识思维组的决策成绩显著高于采用字母型分心任务的无意识思维组。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选取福建师范大学的86名大学生,男40名,女生46名,年龄20-25岁,没有生理或精神方面的疾病,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均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其中,已剔除分心任务正确率低于85%的被试。最后,被试安排情况为意识思维组28名,字母分心无意识思维组29名,数字分心无意识思维组29名。

2.2 实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不同思维条件(意识思维、采用字母型分心任务的无意识思维、采用数字型分心任务的无意识思维)。因变量:被试判断正确字母串的数量。

2.3 实验材料

(1)复杂人工语法决策任务材料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发表了《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一文,首次设计和使用了人工语法[8]。目前为止被研究者接纳的人工语法有两类——限定状态语法和双条件语法[9]。本实验采用的是限定状态语法。由四个基本字母(H,I,J,K,L,M,N,O)组成字母串,每个字母串包含六个字母和一个间隔符号,间隔符号两侧各有三个字母。有四种语法规则决定间隔符号两侧字母的排列位置,即“在间隔号的两侧H与L相对,I与M相对,J与N相对,K与O相对。”如表1所示。

表1 限定状态人工语法材料

(2)分心任务材料:数字2-back任务和字母2-back任务

数字2-back:在屏幕中依次呈现1-9数字中的一个,被试需将当前的数字与其前面的第二个数字进行比较,以判断两者是否为同一个数字;字母2-back:在屏幕中依次呈现A-Z字母中的一个,被试需将当前的字母与其前面的第二个字母进行比较,以判断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同时,根据本实验所采用的人工语法材料的字母串是由“H,I,J,K,L,M,N,O”8个字母构成,所以在字母分心任务中,这8个字母出现的频率会相对高些,以保证分心任务与目标任务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2.4 实验程序

本实验采用个别施测的的方法进行,实验场所选择在安静的学生宿舍,以确保环境中没有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平均每个实验大概需要10-20分钟的时间,其基本程序包括三个部分:信息获取、思维条件、决策阶段。

(1)在正式实验开始前,所有的被试将阅读到以下指导语,“迎您参加本次实验!对于您的支持,我们表示由衷地感谢!请您确保实验过程中不受周边环境的干扰。”实验中,所有的指导语和材料都是通过E-prime 2.0软件编写实验程序在电脑屏幕上呈现的。

(2)随机安排被试到某个思维条件组。对于被随机安排到无意识思维条件组中的被试还会阅读到以下指导语,“在正式实验之前,先请大家熟悉实验中所采用的干扰任务的操作程序。”之后,这些被试将进行一段分心任务的练习。数字分心练习指导语:“接下来您将看到屏幕中央会随机呈现1-9数字中的一个,请将当前呈现的数字和它前面的第二个数字比较;如果两个数字相同请按“F”键,不同则按“J”键。”;字母分心练习指导语:“接下来您将看到屏幕中央会随机呈现A-Z字母中的一个,请将当前呈现的字母和它前面的第二个字母比较;如果两个字母相同请按“F”键,不同则按“J”键。”。

(3)在字母串呈现前,告诉所有被试:“接下来,你将看到若干个由字母组成的字母串。这些字母串都符合一定的合成规则(人工语法),每个字母串呈现时间为3秒。你只需认真观察呈现的信息,不需要做任何按键动作。所有字母串呈现完毕后,你将进行字母串人工语法判断任务。”之后,进入正式实验。

信息获取阶段:16个语法字母串依次在屏幕中央随机呈现,每个字母串呈现3000ms后消失,间隔500ms空屏后呈现下一个字母串,直到全部呈现完毕。进入思维条件:所有的信息呈现完成之后,意识思维条件下,告知被试有3分钟的时间来思考刚才呈现的信息中的语法(屏幕呈现空白),后再测验;数字型分心任务的无意识思维条件下,告知被试先完成数字型2-back任务,即分心任务;字母型分心任务的无意识思维条件下,告知被试先完成字母型2-back任务,即分心任务。

决策阶段:将符合人工语法与不符合人工语法的字母串随机呈现,让被试判断其是否符合人工语法规则。

3 结果

3.1 实验数据处理

以被试判断正确字母串的数量作为人工语法决策任务的成绩,分数越高代表决策判断的效果越好。最后,利用SPSS20.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2 各实验组决策成绩数据分析

表2 不同思维条件组决策成绩的平均分和标准差

对不同思维条件组的决策成绩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思维条件效应显著[F(2,83)=3.298,p<0.05]。见表2、3,图1。

表3 不同思维条件的方差分析

图1 不同思维条件组的判断成绩的总体比较(M±SD)

思维条件效应显著,表明思维条件会影响被试的决策成绩,通过对思维条件效应的事后多重比较可以看出(见表4),字母分心任务的无意识思维的决策成绩显著高于意识思维组;数字分心任务的无意识思维的决策成绩显著高于意识思维组;而字母分心任务的无意识思维的决策成绩与数字分心任务的无意识思维组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4 思维条件效应显著的事后检验

4 讨论

4.1 不同思维条件对决策成绩的影响

Dijksterhuis(2004)等人的研究表明,对于简单决策,有意识思维要优于无意识思维;而对于复杂的决策,无意识思维要优于有意识思维。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数字分心和字母分心这两种无意识思维条件下被试的判断成绩要显著高于意识思维条件下,说明在复杂人工语法判断任务中,无意识思维条件下的判断成绩好于意识思维条件,其结果与Dijksterhuis(2004)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说明在复杂决策下确实会出现无意识思维效应。无意识思维理论的容量原理认为意识思维在信息加工时会受到容量的限制,而无意识思维却不受容量限制,所以,在进行人工语法任务判断时,无意识思维相对于有意识思维不受容量的显著,因而可以对更多的信息进行加工,表现出更好的决策成绩。另一方面,无意识思维理论的规则原理认为意识思维是套用规则的过程,是通过执行所掌握的规则来解决问题,而无意识思维善于发现现象背后的规律并自觉加以提取运用,所以可以推测在进行人工语法任务时,意识思维只能根据现有图式中所存在的规则被动的进行决策判断,而无意识思维却能够主动寻找出其中的规则并进行判断。所以在本研究中无意识思维组相较于有意识思维组表现出了更好的决策成绩。

4.2 不同分心任务的有效性问题

数字分心和字母分心两种思维条件下被试的判断成绩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分心任务与目标任务的相似性对无意识思维决策的没有产生影响。这与提出的假设不一致。

假设认为分心任务与目标任务的表面特征的相似而内在规律特征不同,会产生分心任务对目标任务的负迁移,从而影响被试的决策判断,影响无意识思维效应。

然而本实验的结果表明分心任务与目标任务的表面特征的相似性并没有对被试的判断成绩产生影响。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

(1)在表面相似性的设置方面有所欠缺。目标任务与分心任务阶段呈现的信息的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目标任务阶段呈现的信息是由一些字母组成的字符串(如,HHI-LLM)构成的,而分心任务是通过呈现单个字母(如,H)来定义相似性为高的,所以,虽然字母分心任务相较于数字分心任务与目标任务的相似性是较高的,并且从数据结果也可以看到数字分心任务(M=8.41)的成绩是略高于字母分心任务(M=8.31)的。但是,就绝对相似性、也就是相似程度本身而言,字母分心任务与目标任务的相似性程度并不是很高,在以后的实验中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设计改良。

(2)目标任务是要求被试进行规则的寻找,对任务的编码加工水平要求较高,是一个深层次的加工;分心任务阶段只是对字母进行相同或者不同的判断,只涉及到表面特征的浅层次的加工。加工水平说认为“对记忆对象加工得越深、越精细化,则回忆效果越好,记忆痕迹越深、持久。记忆痕迹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的函数。只受到浅层分析的信息只产生较弱的记忆痕迹,并持续较短的时间。”所以,分心任务阶段的信息可能只是进行了浅层次的加工后很快遗忘,并没有进入到无意识思维中并参与目标任务的加工过程并影响无意识思维。

4.3 小结

(1)字母和数字分心思维条件下,被试的人工语法判断成绩都显著大于思考思维条件下,说明在以人工语法任务代替经典无意识思维范式的消费决策任务中,同样存在着无意识思维效应。

(2)字母和数字分心两种思维条件下,被试的人工语法判断成绩没有显著差异,这与假设不一致。可能由于相似性程度的设置存在有些低的原因,或者是目标与分心任务所要求的加工水平不同的原因,以后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设计实验,进一步进行验证。

[1] Dijksterhuis,Nordgren.A Theory of Unconscious[J].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6(2):95-109.

[2] 陈虹.情绪、动机对无意识思维决策的作用[D].宁波:宁波大学硕士论文,2011.

[3] 甘嘉文.意识水平与卷入度对消费决策的影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4] 刘磊鑫,蔡璇,原献学.知识迁移对无意识思维效应的作用[J].心理科学,2012(5):1159-1163.

[5] Pamela,Dijksterhuis,Danie,Wigboldus.Powerful people make good decisions even when they consciously think[J].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8(12):1258-1259.

[6] 郭秀艳.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关系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4(2):185-192.

[7] 陈永进.内隐记忆中的干扰现象[J].心理科学,2003(3):564-565.

[8] Reber.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s.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J],1967(2):317-327.

[9] 郭秀艳,杨治良.内隐学习研究的核心方法——人工语法范式[J].应用心理学,2001(3):45-50.

[责任编辑 张雁影]

The Effect of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Distraction Task and Target Task to the Unconscious Thought Decision Making

HU Qin,ZHANG Shi-hui,HE Si-hua,RUAN Si-jing
(Education Colleg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117,China)

The study take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s as the subjects,uses the adapted unconscious thought paradigm with the Complex artificial grammar decision task.The paper tests whether ther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nscious thought,number distraction and the letter distraction in the complex artificial grammar decision task.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score in the conscious thought group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unconscious thought group—the number distraction and the letter distraction group.And ther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umber distraction and the letter distraction group.

distraction task;target task;unconscious thought;complex decision making

G449

A

2095-770X(2015)01-0106-05

2014-09-02;

2014-11-04

胡琴,女,安徽舒城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相似性字母语法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缓存:从字母B到字母Z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字母派对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V4国家经济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巧排字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