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社玲
·临床医学·
比较生物反馈治疗对两类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
鲁社玲
目的 探讨两类功能性便秘(FC)行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及随访结果。方法 63例FC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STC(慢传输型便秘)33例, 为A组, OOC(出口梗阻型便秘)30例, 为B组, 均接受生物反馈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 同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肛管最大收缩压[(108.34±21.30)mm Hg VS(146.75±24.50)mm Hg(1 mm Hg=0.133 k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随访6个月, A组总有效率78.79%, 与B组的8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治疗对OOC的疗效相比STC更佳。
生物反馈;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随访效果
FC可分为STC、OOC及MIX(混合型), 常规治疗以药物干预等为主, 并发症多, 疗效不是很理想[1]。生物反馈治疗主要是通过仪器反映排便相关生物信息, 引导患者有意识的自我调整, 重建排便规律, 逐渐恢复肠道运动, 近年来该疗法在FC治疗中应用较多, 效果良好。基于此, 本研究通过比较STC、OOC患者采取生物反馈治疗后效果及随访结果,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63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经临床、胃肠传输试验(GITT)试验、腹部CT等检查确诊为FC, 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结直肠癌、配合度差等患者。其中STC 33例, 为A组, 男20例, 女13例, 平均年龄(76.4±10.1)岁, 平均病程(6.5±1.5)年;OOC 30例, 为B组, 男18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77.0±10.5)岁, 平均病程(7.1±1.8)年。两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生物反馈治疗, 仪器设备:Myotrac生物刺激仪(南京伟思公司提供), 治疗前进行健康教育, 包括生物反馈治疗原理、作用及方法(放松盆底肌方法、根据肌电变化调整排便动作方法等)。1次/d, 30 min/次, 5次/周;1个疗程10 d, 治疗2个疗程。另外, 叮嘱患者出院后继续根据生物反馈治疗后规律排便。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①观察和记录治疗前、治疗结束时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变化。②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 均随访到人, 治愈:大便性状、排便次数、其他症状均恢复正常;显效:3项中2项恢复正常;好转:3项中1项明显缓解;无效:3项均不变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B组治疗后肛管最大收缩压较治疗前、A组治疗后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疗效比较 随访6个月, A组治疗总有效率78.79%, B组总有效率86.67%,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 x-±s, mm Hg)
表2 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疗效比较(n, %)
功能性便秘主要表现出排便不畅、排便困难等症状, 由肛门内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引起。国外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功能性便秘发病与排便习惯不当密切相关, 为此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至关重要。
生物反馈治疗作为临床上一种新型心理治疗方案, 主要是通过电子设备把机体某些生理现象反映出来, 包括视觉、听觉两种方式, 让患者根据相关信号合理调整相关生理事件,其主要目的在于纠正不当排便行为, 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以放松肛门外括约肌, 进而放松盆底肌肉, 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2]。卢燕等[3]通过随访形式观察生物反馈治疗前FC患者疗效、对便秘的认识、治疗信心等指标, 表明生物反馈治疗FC疗效良好(总有效率87.3%), 且随访发现多数患者认为便秘对个人生活会产生负面影响。相关研究认为不同类型FC患者生物反馈治疗效果不一, 从本研究表1中可知B组患者治疗后肛管最大收缩压明显比A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从表2中可知B组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比B组高, 提示生物反馈治疗对OOC患者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 生物反馈治疗FC效果均较好, 但对OOC型便秘疗效更好, 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1] 陈阵, 徐桂中, 刘显灼, 等.两类功能性便秘患者行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及随访比较.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4, 34(3):218-222.
[2] 朱芬芬, 林征, 林琳, 等.生物反馈训练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华内科杂志, 2010, 49(7):591-594.
[3] 卢燕, 徐珞.功能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及疗效随访.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 10(23):4541-454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079
2015-01-14]
458030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鹤煤总医院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