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江燕 何孝亮 章 靓 魏万倾
·病例报告·
直肠癌肾上腺孤立性转移1例
董江燕 何孝亮 章 靓 魏万倾
直肠肿瘤;肾上腺;转移
患者,女性,55岁,主诉“间断便血3月余”于2011年6月3号入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病理结果为直肠腺癌,遂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术后病理:直肠溃疡性腺癌,中-低分化,侵及肠壁全层,可见脉管内癌栓,伴肠周淋巴结转移,脂肪组织内可见癌结节。术后按照“Xelox方案”(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静脉化疗7个周期及肿瘤免疫治疗(核糖核酸)。10余天前因体检发现左肾上腺占位性病变于2012年5月14日入院。实验室检查:促肾上腺素升高、血肾素三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均在正常范围。血CEA 8.90 ng/mL,CA19-9 69.73 U/mL,CA125 60.60 U/mL,AFP,CA15-3等均在正常范围内。CT平扫+强化示:左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图1),可见2.5 cm×4.6 cm类椭圆形异常密度影,边界不清,未见强化。考虑肿瘤性病变,术前诊断为左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行后腹腔镜下左肾上腺切除术,术中可见一直径约5 cm大小灰黄色肿物,切面呈鱼肉状,有包膜。术后病理诊断:左肾上腺腺癌,结合病史考虑来自直肠的腺癌(图2)。
图2 直肠腺癌左肾上腺转移病理图片(HE,×40)
直肠癌发生肾上腺转移常起病隐匿,多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如Cushing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醛固酮增多),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或腰痛等症状,可能是肾上腺肿物较大时压迫周围组织或脏器,出现一系列非特异性压迫症状。
直肠癌的扩散和转移主要为直接蔓延、淋巴转移以及血道转移3种方式,早期主要以淋巴转移为主。Katayama等[1]报道,直肠癌转移的一个可能途径即直肠癌通过血道经肺转移至肾上腺,因此,淋巴转移可能不是发生肾上腺转移的主要途径。本例患者体检及MRI扫描检查均未发现腹股沟浅淋巴结、盆腔及腹壁淋巴结肿大,提示患者直肠癌转移至肾上腺,可能经血道转移。患者直肠肿物距肛缘约6 cm,侵袭深达直肠浆膜层,直肠癌肿可侵入直肠下静脉丛后沿腔静脉转移至肾上腺,且患者胸片提示未见异常,因此,推测直肠下静脉丛可能在直肠癌发生肾上腺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Kanjo等[4]研究显示,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异常改变有助于发现转移肾上腺癌。本例患者直肠癌术后周期性化疗,血CEA、CA19-9水平下降,3个周期化疗后血CEA、CA19-9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第4次化疗时常规检测血CEA、CA19-9,发现其呈中等程度水平升高,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发现已发生肾上腺转移,遂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术后常规周期性行化疗并常规定期监测血CEA、CA19-9水平,发现始终处于中等程度水平并缓慢升高。因此,直肠癌术后常规定期监测血肿瘤标志物水平可有助于及早发现直肠癌复发或远处转移,特别是起病隐匿的肾上腺转移。
肾上腺转移癌患者通常并发其他部位转移病灶,原发肿瘤病情多处于晚期,多数已失去手术机会,治疗应选择对原发肿瘤敏感的药物为主的化疗方案。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原发肿瘤病灶已切除或可切除、肾上腺为孤立转移的患者。本例患者直肠癌切除术后1年CT检查发现肾上腺孤立转移,遂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及术后周期性化疗,出院后随访15个月未发现疾病进一步发展,手术效果满意。因此,肾上腺转移癌的治疗通常以原发病灶是否可切除或已切除、肾上腺是否为孤立转移及患者的身体状况为依据,选择以手术或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
[1] Katayama A,Mafune K,Makuuchi M.Adrenalectomy for solitary adrenal metastasis from colorectal carcinoma[J].Jpn J Clin Oncol,2000,30(9):414-416.
[2] Kanjo T,Albertini M,Weber S.Long-term disease-free survival after adrenalectomy for isolated colorectal metastases[J].Asian J Surg,2006,29(4):291-293.
(2014-10-17收稿 2015-02-15修回)
230022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胸外科一病区(董江燕,章靓) 230051 合肥 安徽省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何孝亮) 300211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魏万倾)
何孝亮,he_xiao_liangkool@163.com
10.3969/j.issn.1000-0399.2015.07.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