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殷 毅
今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福建视察时说,“互联网+”未知远大于已知,未来空间无限。每一点探索积水成渊,势必深刻影响重塑传统产业行业格局。
随着上海航运服务业的新一轮开放,中国船舶管理对外政策也再次“松绑”。8月份,全球第一大国际船舶管理公司威仕(V-SHIP)正式落户上海自贸区。截止目前,已有十余家外资船舶管理公司在上海自贸区注册落户。那么,外资船舶管理公司的入驻,对中国本土船舶管理业是否造成冲击?中国如何借开放之机发展壮大属于自己的船舶管理业?
今年1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行扩大国际船舶运输和国际船舶管理业务外商投资比例实施办法的公告》。此公告意味着中国对外资企业在中国从事国际船舶管理业务继续“松绑”。事实上,早在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设立之初,国家就提出“放宽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国际船舶运输企业的外资股比限制;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2014年,国务院又正式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稳妥开展外商成立独资船舶管理公司、控股合资海运公司等试点。2015年7月,交通运输部与商务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修改《外商独资船务公司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为国内航运业定下发展基调。根据总体目标,到2020年,中国要基本形成功能齐备、服务优质、 高效便捷、竞争有序的现代航运服务业体系。
2014年,上海润元船舶管理有限公司、海工船舶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马士基船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外商独资船舶管理企业相继在上海自贸区落户。今年5月份,新加坡一家船舶管理有限公司进驻上海自贸区。8月份,全球最大的国际船舶管理集团威仕也正式落户上海自贸区,成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卫狮船舶管理有限公司。
威仕船舶管理集团总部设在英国,目前在全球26个国家设有60多个分支机构。集团旗下管理各类油轮、化学品船、LNG船、豪华邮轮、钻井平台等船只超过1200艘。威仕在全球有37个船员基地,拥有超过36000名专业船员。上海卫狮船舶管理有限公司业务主要聚焦豪华邮轮、特种船等船舶管理服务领域。
如果说,近两年一些外资船舶管理公司进驻上海自贸区事实上仅仅是注了册,由于许多相关政策并没有完全放开,他们并未开展多少业务,多数处于观望中。那么,今天作为全球船舶管理行业巨擘威仕选择在上海自贸区落户,完全是因为威仕看好中国这个巨大的船管市场和发展潜力:全球超过40%的新造船在中国制造,超过20%的运力由中国船东拥有,海工与邮轮等新兴市场发展迅猛,上海国际化及航运产业越来越成熟……
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航运研究室主任张永峰表示,全球货物中心已开始向亚洲转移,不远的将来亚洲的中心地位愈加明显。围绕货运展开的航运高端服务业船舶管理也开始向亚洲转移。一定程度上,中国船管市场的巨大需求比相关政策对外资船管公司更有吸引力。上海是沿海中心港口城市,又处于长江交汇点,优越的地理环境加上国家层面的“一路一带”政策,目前上海的优势已优于伦敦。
对于中国航运业来说,外资船管公司的落户中国有助于完善产业链,带动相关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如产品备件、相关产品制造、船舶供应、人力资源等,尤其是人员就业;另外也利于上海成为全球船管中心和国际船员基地。但是,上海成为全球船管中心和国际船员基地则意味着对中国的船舶管理人才、远洋船员特别是高级船员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从这个角度上说,一些有实力的外资船舶管理公司进驻上海自贸区,势必会对国内那些没有自有船员的船舶管理公司有巨大影响。
上海远洋船舶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秦江平表示,由于船员派出公司为国外船东选派优秀的船员以后,船舶管理公司优秀船员数量会减少,所以这些船舶管理公司船舶管理的安全风险就会加大;如果船舶的管理成本包括船员成本相对较高、船舶管理水准一般,许多船东就会选择威仕等国外船舶管理公司。很明显,中国的一些船舶管理公司就很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秦江平认为,外资进驻中国对于我国大型船舶管理企业暂时影响不会大,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因为此类公司都依托于一个悠久的品牌,享有广泛的网络和技术资源、强大的岸基支持力量以及遍布世界的众多网点或代理分支机构,具品牌优势。但是,外资有实力的船管公司进驻中国,会使这类公司的中高端船员流失,而且未来一些国有大型航运企业船员资源会更短缺。另外,对中国国内船员外派机构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我国船舶管理业起步较晚,具有一定规模的船舶管理公司少,业务范围相对较小,无论从经营规模上,还是从管理方法上都与已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准的国外船舶管理公司有很大差距。那么,对于中国本土船舶管理业来说,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势必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但从另一方面讲,也倒逼了国内船舶管理企业提高竞争力,激发企业活力和动力,从而需要提高管理效益。这一点已是业界共识。另外,针对对国内船员外派机构带来的冲击,可以采取选派相对优秀的船员到国外船东的船管公司工作。从这个角度讲,不妨视其为一个机遇。
当前,航运市场竞争激烈,运力供求关系的变化使得投资和营运的风险并存。秦江平表示,目前运输服务细化,物流兴起,客户对运输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并日趋复杂。在一些船东企业纷纷向全球物流型企业发展转变时,我们要重点集中于主营业务,对非主营业务如船舶技术管理、船舶船员管理、船舶租赁、船舶的保险理赔以及其他相关的业务,则实行外包,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此时,船舶管理公司能否抓住市场机遇为船东管理船舶,往往成为成败的关键。中国船舶管理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主要是与国际船舶管理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一些竞争,能否开发培育和占领中国市场,同时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关键就在于中国船舶管理公司从现在起就应建立一个市场战略。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船舶管理的水准,我们才能在国外船舶管理公司,特别是国际上著名的船舶管理公司不断登陆我国的情况下,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我国船舶管理业的逐步开放,船舶管理业将成为航运市场实现集约化、专业化经营,实现船舶资本经营和业务经营主体分离、带动整体运输效率提高的最有效载体,在我国航运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船管行业对税收的贡献并不大,而技术含量较高、航运人才集聚,是我国航运中心建设的决策点。
但是,中国船舶管理行业起步晚、发展慢,与许多从事国际船舶管理的公司相比在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等方面存在很大距离。比如船员培训、燃料物料备件、审批政策等环节都存在相应问题,尤其是政策上的瓶颈,相关人士普遍认为亟需突破。在中国,海员工资、补贴都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个税征收等与国际惯例不符。低收入、高税收的现状导致我国海员流失严重。
那么,如何规避政策瓶颈谋求发展?秦江平认为,要鼓励国内有规模的船舶管理公司到上海自贸区注册,分享自贸区的优惠政策;通过多渠道向威仕等顶尖的船舶管理公司学习、取经,不断提高中国船舶管理企业管理水准;完善船舶管理公司的管理制度和建立市场战略,培养中高端的管理人才和优良的船员,以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环境需求;维护好现有的优良船东和船员派出公司,紧密交流,为长期合作打下结实的基础。
上海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必须要有配套的船舶管理业。那么,中国如何培养自己的船管业?专家认为,首先要注重品牌效应,拥有核心竞争力。船东的选择和评估船舶管理公司一看技术质量(专业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适任、经验)、职能质量(可靠性、责任心、完整性)、相关质量(信任度、承诺、沟通)、操作质量(技术、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形象(名声、特长、资历)水平,二看经济因素(高效、收益、利润)、战略因素(地理位置、管理能力)等。
那么,具体从哪些方面提升中国船舶管理水平?秦江平认为,首先,企业要有自己的品牌和信誉,要具核心竞争力。船东信任一家船舶管理公司,主要看的是其安全管理业务实绩和企业声誉。国内的船舶管理公司争取在政府、行业及员工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扩大船舶管理公司的知名度。其次,注重寻求有实力的船东,与之建立长期战略性合作关系。国内船舶管理公司的目标客户通常是中小船东,让这些中小船东实力得到壮大。所以,企业应与这些优质的船东公司构建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成为他们角逐航运市场的忠实伙伴。再次,要重视人力资源,不断扩大船舶管理公司发展规模。所谓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目前,国内高级船员中缺乏既懂航运经营、技术管理、航运金融、保险和海事法律,又有丰富海上经验的人才。我国的船舶管理业要想突破这一瓶颈,必须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根据船舶管理公司战略目标制定和实施长远人力资源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