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套验船规范

2015-05-31 07:01沈肇圻
中国船检 2015年7期
关键词:造船船舶意见

沈肇圻

新中国成立前,王世铨(王公衡)、辛一心和朱天秉等老一辈造船人组建了中国验船协会,将英国British Corporation的钢船建造规范翻译整理成“中国钢船规范”,解放后在中国造船杂志连载。

1953年船舶登记局筹备处成立后,除进行日常工作之外,朱复炎、陈天骏、邵良、潘积安、廖厚泽、俞成林等人曾翻译整理过一些外国验船方面的规章制度和验船规范,如英国劳氏船级社、日本海事协会和德国劳氏船级社的规范,以及美国海岸警卫队的救生设备规定等。后来拿到前苏联船舶登记局的钢船建造规范,也开始动手翻译。但这只是一些零星的规范标准,没有形成开展验船工作所需要的整套规范。

我们从前苏联船舶登记局上海和大连验船处实习回来,在分配到上海、大连等地工作前,都集中在北京。人员大增,又都是年青人,精力充沛,还有俄文基础,而且在实习中用的就是前苏联船舶登记局的规范。

大家经过讨论,决定由我组织力量把前苏联整套规范译成中文。当时分三个组,其中船体组有陈长兴、陆汝明、陈彭高和我;轮机组有张辑、楼恩地、韩杭成、周洪、张颖耐;电器组有梁善庆、陈志荪(未参加实习,但学过俄文)。有些已分配到外地工作的同志,也志愿承担一部分翻译。众志成城,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就翻译了前苏联规范、规章、验船规程和须知,大大小小总计34种。另外,我们上海实习队在实习后期还翻译了一整套前苏联船舶登记局的证书格式和检验报告格式,以及锅炉、受压容器等检验薄。当时,采取个人翻译,组内讨论定稿,再请朱复炎、俞成林等协助在文字上加工,尽可能改掉翻译语气。又请潘积安把国内沿海干舷勘定规则,陈天骏、廖厚泽把国内救生设备、信号设备和航行设备定额编入相关章节,使这套规范草案增加了一些国情元素。但总体来说,它脱胎于前苏联规范。好在它以适用国际航行船舶为主,也就无所谓了。另外一个特点是,我们不是简单地就字论字地翻译,而是有了近30个人在前苏联验船处的实习经验,已具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并且在一年到一年半的实习时期,虽然没有用到这套规范的每一个条文,但已对主要部分有过实践,虽不能说知其所以然,但可以说已做到知其然。因此有一些人说这套验船规范是照抄照搬,未免有失公允,过于苛求,不符事实。洋为中用,先学再创,是符合科学规律的。只是批评,却说不出替代方案,显然于事无补,无济于事。

1958年5月12日船舶登记局会同一机部九局、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总会联合发文,通知全国有关单位,即船舶使用部门、设计单位、院校、修造船厂、设备配套厂等单位,对这套规范广泛征求意见。

同时,除在北京约请有关部门讨论外,还指派我和梁善庆到上海协助组织讨论。负责此事的上海造船工程学会对于这套规范的讨论极为重视,他们专门开会研究,决定由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教授王世铨来主持。他是我的老师,工作起来更为方便。日常工作则由学会专职秘书林惠平负责。经商量,由学会和上海港务局船检科联合邀请上海的航运单位、设计部门、修造船厂、大专院校、水产部门、海军,还结合专题邀请上海钢铁公司、材料应用科学研究所、上海公安局消防处、上海锅炉厂、上海柴油机厂、火柴公司、四方锅炉厂、新中柴油机厂、绳网厂、辅机仪表厂等参加讨论。

6月15日上午在上海市科学会堂,王世铨教授主持了这次群众性讨论活动的第一次会议,各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均到会。会议决定,按规范种类分为船体、轮机、电力和设备四个专业组来讨论,并推举了各组的负责人。为便于讨论,我们先将各单位原已提出的782条意见,分门别类打印出来,分发给有关单位的专业人员,作为讨论的引子,但强调不受这些意见的限制,可以广泛提出问题和建议。

6月19日开始在上海市科学会堂正式讨论。讨论中,船体组再按专题分为船体结构、载重线和吨位丈量三个小组,电力组分为电力和无线电两个小组,材料和焊接单独设组。这样,每个小组都可以就规范进行深入的讨论,会议情况详见表。

表:我国第一套验船规范讨论会情况

各单位对这次讨论极为重视,能在繁忙的日常生产中做好安排,以保证有经验的同志到会。有的单位还先在内部开展讨论,做好充分准备。可以说是出席踊跃、发言积极、敢想敢说,还敢于辩论。会议的要求是,对所提意见尽可能形成一致的结论,以便于定稿时采用。大家对这批规范草案总体上作了肯定。同时也开门见山地指出一些不合实际,不合国情,甚至还有一些不合理的规定。会议对所提意见认真地进行了讨论研究,提出了修改建议。同时,我们将所提意见、讨论情况和最后统一的意见,全部形成详细的记录。其中,对统一不了的意见,也分别记录了不同观点和理由。会上讨论时,有些在会上争论不下的问题,有关人员还拿回到本单位,与相关同志讨论,然后再到会上来说明理由,进行探讨。

有关这批规范草案的讨论,仅上海一地就组织了大小讨论会54次,参加单位39个,出席人员903人次,提出修改意见1096条。在这次会议活动结束后,船体结构组又在9月7日召开了一次会议,对规范草案中一些问题再度进行深入研究,并除少数还需要理论探讨的问题外,整理出结论性意见补报给船舶登记局。

当时我国造船工业基础薄弱。造船用钢板的生产厂只能供应窄板,造船所需要的宽板只能依靠进口。船用设备方面的情况更为严重,例如电子设备:测向仪、雷达等都依靠进口;救生设备规范要求配置的气胀式救生筏还在试制,其第一个气胀式救生筏的试制鉴定,到1958年12月才进行。这套规范在这种条件下,凭借造船及相关行业技术人员的热情,才完成了有关规范技术的群众性讨论,征集到了许多非常宝贵的意见,也使这套规范尽可能融入更多适合国内情况的规定。再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正如王世铨教授所说,这次讨论也是一次大家来宣讲,大家来学习的会议,非常有意义。

对于这么大范围,又持续进行一段时间的讨论,都是在上海市科学会堂进行的,而且都由上海造船工程学会出面联系。所打印的大量讨论材料,也都是在科学会堂、造船学会甚至参加讨论单位的支持下完成的。整个活动未动用船舶登记局的经费。我和梁善庆的老家在上海,会议期间就住在家里。更要指出的是,与会人员,包括王公衡教授,都是乘坐公交车自行到会,会后回家也一样。会议不提供交通工具。遇到上下午都有会,就自行解决午餐。

回北京后,我们把上海和各地所提意见进行梳理、研究,形成草案修改稿后,又在北京召开了一次会议,邀请一机部、水产部、冶金部、海军司令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总会,以及交通部的海河总局、技术局、财务局、材料局和电讯处开会,汇报征求和收集意见过程,针对意见的采纳情况、不采纳的理由作了汇报。会议同意将修改稿公布试行。会后,这套规范在正式报经交通部批准后,以中国船舶检验局名义公布(见图1),产生了我国第一套验船规范(见图2)。

图1 发布我国第一套验船规范的通告

图2 1959年开始试行的我国第一套规范文本

事后,我们向提意见和参加讨论的单位发送了意见汇总表,写明了哪些意见已被采纳,并对未被采纳的意见,简要地说明了理由,以作交待。

在上海讨论期间,王世铨教授对我讲,还应再接再厉,制订海船抗沉性规范和海船稳性规范,使之形成真正的一整套完整的验船规范。对此,有关海船抗沉性规范,1948 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有要求。于是,由我按照安全公约的要求整理起草,于11 月27 日 完 成 了 海 船抗沉性规范草案,在征集意见后报交通部批准,由船舶检验局在1959 年公布试行。随后又着手组织起草海船稳性规范。

该套规范在上海讨论完后,为了感谢上海造船工程学会的大力无私支持,船舶检验局局长谢 中 峰 在 该 会1958 年8 月17 日 召开的第三次全体大会上,作为嘉宾到会发言感谢(见图3)。

图3 上海造船学会第三次全会通报中的谢中峰局长感谢发言

上海造船学工程学会在1959年以“学会为造船工业长远大计的一些努力”为题的总结中写到:(1)1959年元旦11种海船造船规范的公布,(2)修改国际船舶载重线和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成就,(3)海船稳性标准的完成,这些都是与船舶检验局合作,大力支持验船工作所作的努力和贡献(见图5)。

图4 成果展板前,我作为志愿讲解员进行介绍。

图5 上海造船学工程会1959年总结稿

1957年全国开展“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广大人民意气风发,积极投入,取得丰硕成果,交通部亦不例外。1958年末,交通部在部大院北侧的小红楼举办大跃进成果展览,各司局展示在运动中取得的成果,进行交流以激励大家用更大热情投入运动,争取更大成绩,船舶检验局积极参展,把第一套验船规范作为大跃进成果展出。

图6 俞成林参观展览会后合影。

图7 参观休息时,左侧第一人为梁善庆,中间为吴唏初。

猜你喜欢
造船船舶意见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评“小创”,送好礼
船舶 扬帆奋起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
1~2月中日韩造船三大指标实现情况
SPP造船洽商10艘MR型成品油轮建造合同
不惧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