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民小康”:永乐皇帝的“中国梦”

2015-05-30 13:24张嵚
读者欣赏 2015年1期
关键词:朱棣永乐朱元璋

张嵚

靠叛乱当上皇帝的永乐帝朱棣,与他的父亲朱元璋一样,是明朝赫赫有名的治国强人。

纵观他的帝王生涯,可谓极其忙活。对外五征漠北,南征安南,向西设立哈密卫,行使中央对西域的主权;派陈诚出使野心勃勃的帖木儿帝国,使其恢复与明朝的“朝贡关系”;更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航海行动—郑和下西洋,引得万国来朝,向大明朝朝贡称臣的国家多达30个,最远到达今日西非地区。对内更修治皇皇巨著《永乐大典》,迁都北京,重修京杭大运河。明朝最有面子的事情,基本都叫他做了个遍。

而朱棣这辈子最想做到的事情,他自己也曾回答过—永乐元年(1403年)九月的一天,在与近臣讨论治国得失时,朱棣突然感慨,说:“如得斯民小康,朕之愿也。”意思是说,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富庶的日子才是我的愿望。

事实证明,这话他不是随便说说,相反终其一生,他一直孜孜以求。

小康生活是目标

“斯民小康”的愿望,在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有一次会见京城寿星们的时候,有过更详细的阐述:“农力于稼穑,毋后赋税。工专于技艺,毋做淫巧。商勤于生理,毋为游荡。贫富相睦,邻里相恤,相安相乐,有无穷之福。”

也就是说,朱棣一直想创建的,就是这样一个世界:农民勤劳耕作,不用为赋税发愁;工匠专心干活,不用靠歪门邪道发财;商人诚信经营,不用招摇撞骗。不管穷人富人,都能和睦相处,邻居间更互相帮助。这样一个繁荣富庶、和谐友爱的世界,便是他的治国蓝图。

理想很美妙,朱棣即位早期的经济局面却相当糟糕。论责任,却还是他的。

三年“靖难之役”,论年头不算长,战争却极其惨烈,几次大战争,都是近百万人的阵仗,又是冷热兵器混杂时代,大量火器用于战场,破坏力相当巨大,战争的范围,更是从河北一直扩展到长江流域,这全是明朝的经济发达地区。大明国民经济遭到了沉重打击。

就连《明太宗实录》里也承认,拜这场战争所赐,“淮以北鞠为荒草”,而且大批老百姓流离失所,闹得“田地荒芜,庐舍荡然”,虽没有明朝立国时严重,却也是一片破败,战后重建为当务之急。

对这件事,朱棣本人也认账,登基早期就颁布命令:各级官员,凡是擅自劳苦百姓的,一律要治以重罪。还有拍马屁的官员给他投献战阵图,没想到却拍到马腿上,当场被劈头一顿痛骂。就连好些跟随他起兵的部队,也让大批军人复原回家种地,以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今天下无事,惟当休养斯民”。仗不打了,农业劳动第一。

和朱元璋一样,朱棣恢复经济也是把农业放第一位,遇到的相关问题也和明初类似,都是土地荒芜、人口逃散,解决的办法,也是按照明初的老经验来:招抚垦荒。

虽然方法类似,但朱棣的行动力也不比父亲朱元璋差。登基的头一个月,他就往各地派人,招抚流亡农民回家种地,还特意立下规定:只要是已经回家种地的,地方官要优厚抚恤,新开垦的土地暂停征收赋税。凡是逃亡的农民,不但新开垦的土地免税,逃亡以前拖欠的赋税,同样一概减免。这招很管用,命令颁布后,北方各地掀起返乡热,不但在战乱中逃跑的农民多有回乡,就连战乱之前,好些为逃税跑掉的乡民也都欢天喜地回来了。

招抚的同时,另一件事,朱棣也同样抓得很紧:移民垦荒。但比起父亲朱元璋全国性的大移民来,朱棣做得比较集中,主要迁移江南和山西的无地老百姓,到北方的山东、河北各地垦殖。移民的对象,除了经济发达地区的无地农民外,更有一个特殊群体:罪犯。在“靖难之役”中招祸的罪犯家属,好些也都是这待遇。这类罪犯出身的移民,移往地区也很固定,主要都流放到北平地区,在朱棣的老窝监管劳动。

而就移民的目的来说,除了发展生产和处置罪犯外,更和朱棣的另一件大事分不开:迁都北平。这事从朱棣登基起就一直在筹划,但要迁都,就要先有钱,国家财政不但要支撑这么大的工程,新都建设也很重要,垦荒北京就是为了发展当地生产。此外还有大批的移民要沿京杭大运河故道,分布安置在鲁西和鲁北地区。山东地区至今保留着很多永乐年间建起的村庄,那些就是在为这场迁都工程打前站。

在这场持续的大移民中,朱棣给老百姓的福利条件同样也做得很好,和朱元璋一样,他经常给移民们补贴稻种、耕牛,而所有的移民,同样也免服三年徭役赋税。这几条固有政策,基本都执行到位。

比起朱元璋时代来,在社会福利问题上,朱棣也有几条创造发明。首先是制度建设,中国古代官场在民生问题上,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欺上瞒下。特别是碰到闹灾,地方官怕折腾,经常隐瞒不报,瞒不下去才报告。对这个问题,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就极为恼火,多次惩治官员,甚至屡兴牢狱。

朱棣登基后也很快碰到这个问题,朱棣的办法,就是定规矩:地方上发生水旱灾害,地方官必须在限期内奏报,晚报就要治罪。而最狠的一招是:如果地方官不报告,被别人报告了,那么瞒报的人治罪,举报的人有奖。这么一来,官员们互相监督,瞒报事件大为减少。

而在救济福利上,朱棣也继承了朱元璋的作风,除了增设预备仓作为国家应急钱粮储备外,在赈济灾民的流程上,更大胆简化:从永乐年间开始,明朝地方上闹灾,只要地方官核实,不需奏报中央,就可执行赈济。而且赈济的内容也更加丰富,除了给灾民发放钱粮外,国家甚至还常出资,帮助灾民们代赎回被卖的儿女。这条人性化的规矩,也同样贯彻明朝。

在很多救灾的细节上,朱棣的见识也超过了父亲朱元璋,其中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废除了明朝的“陪纳”制度。所谓“陪纳”,就是指一旦乡村发生农民逃亡事件,那么没逃跑的农户们就要分摊逃跑者的赋税徭役。明朝立国的时候,这就是农村的一项固定制度,在官员眼里,这招可让农民互相监督,阻止逃跑事件发生,十分方便有效。但朱棣发现了问题:逃跑的欠了税,没跑的替他扛,长此以往,岂不逼着大家一起跑?全跑光了谁种地?从永乐早期起,朱棣便传召各地,彻底废除这项制度。

除了强化赈济制度之外,朱棣的另一项重大举措也沿袭自朱元璋:兴修水利。如果说朱元璋时期的水利工程是在全国铺开,那么朱棣时代,就是集中重点,主要的修治对象就是江南地区。

江南的水利工程,虽然从朱元璋时期就开始修,但朱元璋时代的几个大工程主要集中在海堤的修缮,内涝问题还很严重,一旦下大雨,还是容易闹灾。这时的江南已经成了明朝的财政重地,轻易闹不起灾,但偏怕啥来啥,朱棣登基头一年,即永乐元年(1403年),江南水灾又折腾起来了,江浙地区成了一片泽国,当地官员们大举抗灾,却收效甚微。

朱棣这时也下定了决心:治!不但征用了民工十万人,更选派了一个能人:明初杰出经济学家、户部尚书夏元吉。就这样,朱棣还不放心,他特意给夏元吉送去水利相关书籍。而这次夏元吉也不含糊,他最大的创举,就是改变了以往江南治水的方法:一直以来江南治水,主要办法就是排水,即挖掘水道,将水排泄入海。这办法看似正确,弊病却很多,今年刚挖完,明年水道阻塞,再赶上大雨,又要大涝。夏元吉的办法是,入海水道要挖,内网支流更要疏通,随后经两年奋战,治水大军接连挖通了刘家河、大黄埔等支流河道,建立起密集的泄洪水网。这下一举多得,不但水道畅通无阻,更灌溉良田无数。这套一举多得的水利工程,便是著名的苏淞河水利工程。直到今天依旧余荫后人。

而随着江南地区水利治理的完成,当地的经济便开始迅猛发展。北方的物资军粮,也越发依赖于南方的供应。另一大问题也终于浮出水面:重修京杭大运河。

京杭运河终修竣

作为隋朝以来贯穿南北的一条主动脉,赫赫有名的京杭大运河,到明初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就是线路。元朝以前的大运河,中心在洛阳,从杭州出发后,要绕一个大弯子到洛阳,然后再往北走。等到元朝一统天下,以大都(北京)为首都,绕道洛阳没必要,就改了线路:重新开通了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三个河道,将大运河重新连接,成了一条直线,全长3000多里。

但万万没想到,这样一改,整个大运河的运输量都大打折扣,原因出在会通河上。会通河即元朝初年在济宁至临清间开凿的运河,为连接南北大运河的枢纽干线。但会通河从竣工后就出了问题:这条运河的水太浅,导致大运河流量减少,运输量更是锐减。因此元朝统治时期,大运河的作用也一直有限,北方的物资供应相当多都依赖海运。再后来元末天下大乱,会通河也荒废,这条南北主干道也就基本废了。

明朝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运输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北方边境防务、军粮供应、南北交通贸易,都越发依赖运河。可修运河不是小事,花钱多不说,会通河的技术问题更愁人:元朝当初修这条运河时犯了个严重的技术错误,地形没选好,水道的枢纽位置,即汶上南旺地区地形最高,以此为分界点,往南往北地形都低,所以一旦赶上水量少的时节,船只走到这里就搁浅。

费钱,加上技术问题难,所以哪怕一生勇猛的朱元璋,对于这个问题也不敢碰,在位30年,修了无数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依然如故。北方运输,主要依赖海运。

但到了朱棣执政时,这个问题却必须解决:一是迁都提上日程,这条南北交通线就必须要打通;二是海面上不太平,外加倭寇成天闹,海运风险太大;三是北方的钱粮供应,依赖南方运输更多。综合如上原因,大运河必须要修。

永乐九年(1411年)二月,工部尚书宋礼受命,发动30万民夫,大举疏通会通河,这次他们吸取了元朝的教训,除了尽可能拓宽河道,增加水流量外,更在当地老人白英的建议下,以“南旺导汶”的方式,攻克这个技术难题。所谓“南旺导汶”,就是切断当地河流汶水的原有线路,将汶水完全注入会通河,这样一来,地势极高的南旺,就成了分流的脊梁,一下子把整个运河支撑起来。同时宋礼又修筑了大量水库和蓄水池,用以调节水量,确保水量供应。经过半年修治,这项重大的水利工程彻底完成,而且历经明清两代,始终是重要交通命脉。

会通河疏通后,漕运的运输量也因此大为改观,从永乐年间起,自徐州至临清900里,可以过船万艘,运载粮食400万石。如此强大的运输力,堪称空前。

随后朱棣又命宋礼再接再厉,大规模整治了黄河。在这事上,宋礼更有创造性,他疏通了河南至山东的黄河故道,解决了运河中段地区的灌溉问题,更在荆隆口设闸:运河水少的时候,就开闸往运河排黄河水,确保运河的流量;黄河水太大的时候,就关闸门断黄河水,杜绝黄河水灾。这个独特的水利操作系统,既治了黄河,又方便了运河,按《明史》的说法,叫“黄、运兼治”。

而在会通河竣工后,朱棣又命陈瑄挂帅,打通了另一水利枢纽清江浦,这样一来,江南至淮安的运河线路也从此连成一片,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从而正式畅通。

随着京杭大运河的恢复,永乐十三年(1415年),自元朝起的海运也被彻底罢除。这条传统的南北主干道,在经过了元代的衰落和明初的废弃后,再度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不但助力随后的迁都顺利完成,明王朝的工商业乃至市民经济发展,从此也是突飞猛进,一个直接的影响是,运河沿岸的济宁、临清等地,成为明朝新兴的工商业城市,一直到鸦片战争之前,其经济地位,在中国依然举足轻重。

对外贸易重繁荣

如果说发展农业、兴修水利、疏通运河这三件事情,只是对父亲朱元璋的继承,那么同时期朱棣做的另一件事,却是对朱元璋的颠覆:放松海禁。

海禁这事,是元朝末年的一大发明创造,即禁止一切海外贸易,既不许外国商船来,更不许中国商人出去。等到朱元璋登基后,这件事禁得更严:不但做买卖不允许,连沿海渔民出海打渔都是罪,到了朱元璋晚年,连传统的官方贸易机构市舶司,也一并废除。中国的沿海大门,彻底向世界关上。

对这件事,朱元璋极其认真,甚至每隔两年。还要下诏书重申一次,更时常派官员在各地巡查,发现违禁就严办。朱棣登基早期,也曾发布过类似的命令,比如在他即位刚半个月后,就曾下诏书命令:沿海的军民百姓,如果有谁违反海禁政策,一律按照洪武年间的规矩治罪。

随着朱棣的皇位日益稳固,对海禁这件事的管理也越来越松。到了永乐元年(1403年)八月,他更干出一件大事:恢复被朱元璋裁撤的市舶司,在广东、福建、浙江三省重新设置市舶司,每个市舶司设提举一人,官职正五品,副提举两人,官职正六品,另外还有吏目一人,官职正九品。

朱棣之所以这么做,政治目的要大于经济目的。与南宋市舶司以税收为主不同,明朝市舶司的主要工作是设置驿馆,接待安置外国使团,说起来还是为朱棣即将进行的“郑和下西洋”服务。至于贸易也有,但都是“朝贡贸易”,好比花买人参的钱买外国萝卜,高价交换外国贡品,是个撑面子的事情。

但在面子背后,商业往来也逐渐繁荣。来访的外国使团除了办理朝贡贸易的公务外,这些使者和随行人员也常常夹带私货,来中国进行贸易买卖。对这事,朱棣的态度也很宽容,允许他们在市舶司等指定地点进行交易。发展到后来,甚至“洋骗子”扎堆,好些个外国商人,根本不是什么使节,也跟着冒名顶替,假装使者来华,趁机大搞走私。

而这些外国人来中国,除了卖货外,更重要的目的还是买货。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货物,常年是国际市场的热销商品,带回去就赚大钱。所以好些个外国来使也常找准机会,找中国商民私下贸易,收购各类货物,倒手贩卖到国外。一开始干这类事的,还都是一些使团随从,或是冒充使团的外国商人,发展到后来,就连一些名正言顺的使节,也纷纷参与进来。比如琉球山南王的使者来华,在市舶司贸易了还不算,竟然带着银两偷跑到景德镇,想私下收购当地瓷器,结果事败被抓,差点法办。

跟父亲朱元璋不同,对这类事情,朱棣的态度基本是宽容的。比如那位跑到景德镇的山南王使者,本来按法律要严惩,但朱棣认为,他一个使者懂啥?就是想赚点钱,免罪吧。永乐年间搞走私的外国人,大多数都是这么处理的。不仅如此,对这些使者在市舶司的贸易,朱棣也颇多关照,给予免税照顾。他这么做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面子,但带来的成果恐怕他自己都料想不到。

其中最直接的一个成果,就是对外贸易的繁荣。自从市舶司重设以后,相关的私货贸易就一直火热,规模也越来越大,甚至还出现了“互市”,也就是中外集市交易。这类贸易甚至比官方贸易都热闹。在永乐时代,“互市”还是免税的,发展到16世纪早期的正德年间,眼看着相关贸易规模越来越大,明朝也做出规定,对于这类贸易,征收百分之二十的关税。本是外交部门的市舶司,也基本变成了经济部门,从此之后,市舶司的经济收入,渐成明朝财政的重要部分。

而间接的后果更是料想不到:在明初一度萧条的工商业,经过对外贸易的刺激,重新复苏了起来,沿海的走私贸易也日益抬头。早在郑和下西洋时代,就有沿海商民冲破禁令,到东南亚一带活动,好些人甚至在当地扎根,成为侨民。而明初一度被打压的海商势力也逐渐重新抬头。私商贸易和走私活动,自明朝中期起日益增多,越发强烈地冲击着传统海禁制度。

唐赛儿起义敲警钟

对于朱棣的治国理想来说,上面的一系列举措相继都收到了回报:仅就财政收入来说,朱棣时代每年的税粮收入,就比朱元璋时代增加300多万石,地方上的钱粮,更是储备充足。四川按察司周南就曾奏报:仅重庆府下属的几个县城,储备的粮食就可供全县食用百年。而随着京杭大运河的畅通以及海外贸易的兴起,明朝的工商业和手工业,也蓬勃发展起来。这个财政富庶、安居乐业的景象,真有了“斯民小康”的气象。

但眼看着国家富庶,朱棣的治国方略却悄然改变,虽然还追求“斯民小康”,但大功业同样不能少—他一辈子干的事业,大多都极有面子,但越有面子的事情,也就越花钱。仅就内外战争来说,发动对安南的战争,动兵30万,五次北征漠北,每次动兵都是30到50万,仅这六次仗,军费就是天文数字。外加郑和七次下西洋,接待外国使团,各种威风,哪样都少不了银子。

除了面子工程外,即使许多利在千秋的实在工程,也同样耗费巨大,有许多工程还闹出民变来,比如营建新都北京,仅采集大型木材就动用民夫十万多人,闹出江西动乱。外加疏通运河、营建长陵、修建武当山道观,也都是大工程。虽然朱棣在位时期一直注重减轻老百姓负担,即使干这些大工程,也注意不误农时,但老百姓赋役加重,特别是劳役过重,却都是事实,为此暴动不断。

朱棣在位时期,明朝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是永乐十八年(1420年)三月的唐赛儿农民起义。这位自称白莲教“佛母”的农妇,居然一口气纠集数万人,连续攻城略地,击败官军。直到朱棣调重兵合围,抗倭名将卫青出马,才最终将这支农民军剿灭。但策动起义的唐赛儿等人,都在乡民的庇护下安然脱身,朱棣最后发了狠,听说唐赛儿当了尼姑,就一口气抓了几万尼姑到京城,轮流审讯盘查,却还是找不到人。对于“斯民小康”的理想,这场震惊明朝廷的农民起义,堪称莫大的讽刺。

猜你喜欢
朱棣永乐朱元璋
自己睡觉
朱棣“魂牵”建文帝
彩色笔动起来
朱元璋杀牛
朱元璋背后的女人
《永乐大典》所见明人佚集二种
朱元璋与叫花鸡
『影帝』朱棣
朱棣压顶,解缙“三字拨千斤”
史上最有骨气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