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桥渔浦映江南

2015-05-30 10:48赵启斌
读者欣赏 2015年1期
关键词:董源山水画江南

赵启斌

董源、巨然开宗立派

“江南山水画派”是五代南唐画家董源、巨然创立的一个山水绘画流派,又称“董巨画派”。这一绘画流派是具有地域性特点和跨时代影响力的绘画流派,其在人员构成上具有跨越时间和地域的特点。

五代宋初出现的董源、巨然可以看作早期出现的“江南山水画派”的画家,也是此画派开宗立派的领袖型画家,他们确立了“江南山水画派”的基本面貌和绘画格局。两宋时期以及元代出现的惠崇、米芾、米友仁、僧玉涧、江参、赵孟頫、高克恭、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方从义等是“江南山水画派”第一个发展阶段出现的绘画群体。明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主要画家有沈周、文徴明、董其昌、王时敏、王鉴、龚贤、髡残、渐江、査士标、石涛、恽寿平、吴历、王翚、王原祈等,他们是“江南山水画派”鼎盛时期的画家。近现代以来,虽然也有相当数量的中国画家受其影响,根据惯例一般不再列入。

“江南山水画派”的画家多以江南山水为摹写的对象,通过描绘江南优美的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性灵意趣,创造出潇洒灵秀、清润秀雅的整体绘画风格特色,开辟出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新经典,对宋、元以来尤其是明、清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江南山水画派”是在江南地区崛起的一个绘画流派,从诞生起即带有南方典型的人文特点和自然景物的特色。江南不同地区的画家总以自身所熟悉的景物入画,由此带动这一地区绘画的多元性发展。由于他们同处江南地区,因而在整体上又具有典型的江南地域性绘画特色。董、巨的绘画如此,后来出现的江南画家的绘画也是如此,他们共同创造出了深具江南地域性特色的优美山水画卷。

董源、巨然等人首先以其所生活的金陵地区的景色入画,第一次开启了具有江南典型特色的地域性画风。董、巨所作山水多属于金陵一带的自然山川地貌,他们的画成为江南金陵山川的写照:

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景。(沈括《梦溪笔谈》)

(巨然专画江南山水),古峰峭拔,宛立风骨;又于林麓间多用卵石,如松柏草竹,交相掩映,旁分小径,远至幽墅,于野逸之景甚备。(刘道醇《圣朝名画评》)

“写江南真山”、“野逸之景甚备”,董源、巨然等人第一次将江南优美的自然景物引入中国山水画中,确立出具有典型江南地域性特点的山水画审美新特色。董源、巨然以令人惊叹的神奇笔触描绘金陵地区的山顶、丛林、云气以及土石相杂、山下多碎石或平沙浅渚的自然面貌,画面上峰峦出没、云雾显晦、洲渚掩映、丛林密布,渔舍村落不时出现,芦草无声地轻拂水面,阳光下寂静的江水向远处延伸……将秀丽的江南所具有的优美诗意和美感在笔下真切地流露出来。

董源、巨然等人这一具有江南地域性绘画山水特色的出现,成功地为今后“江南山水画派”打开了表现江南山水的渠道。所以董其昌说:

李思训写海外山,董源写江南山,米元晖写南徐山,李唐写中州山,马远夏圭写钱塘山,赵吴兴写霅苕山,黄子久写海虞山,若夫方壶蓬间,必有羽人传照。余以意为之,未知似否。(董其昌《画旨》)

董源、巨然等人所写的江南山色、金陵山水成为我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绘画类型。

在董源、巨然创格金陵山水之后,惠崇的江南小景、江参的平远山水、米氏父子的米氏云山以及牧溪、玉涧的禅意山水也次第出现,继续不断丰富“江南山水”的内在精神意向。惠崇的“小景”作品立意清新脱俗,一直为人们所赞赏:

向来惠崇辈爱写南方黄落村,平远弥望,数峰隐约……秀发可喜。(张元斡《芦川归来集》)

惠崇的山水小品真切地描绘出江南山水特有的温润之感,画面具有优美的抒情气息,给人带来亲切、清新的感受,在董、巨之后成为“江南山水”的又一个新绘画类型。继惠崇之后,米芾、米友仁父子则依据镇江地区的山水云烟的情景,创造出了独特的米氏云山,又从另外的角度发现了江南山水的特有美感:

米南宫多游江浙间,每卜居必择山明水秀处,其初本不能作画,后以目所见,日渐模仿之,遂得天趣。(赵希鹄《洞天清录》)

“米元晖(米友仁)写南徐山”,显然是董源、巨然挥写“江南山”的继续深入。这一时期,江参的“湖天情趣”也被创制出来。画史记载说:

(江参)深得湖天情趣,平远旷荡,尽在斗方。(邓椿《画继》)

江参将南方辽阔、秀拔、迷远的自然景色微妙地表现出来。他创立的这一山水画新样式,擅长表现南方特有的湖天景色,成为平远山水的代表。继米氏父子之后,南宋中晚期禅宗画家牧溪、玉涧则创造出深具禅意的减笔、破笔、泼墨山水,挥写出江南地区特有的朦胧苍茫意象,画面幽远深邃、温润明秀,似乎浸润着无限的内在玄机。至于后来倪瓒的太湖景色、黄公望的海虞山色、龚贤的金陵气象、髡残的牛首胜景,也都成为江南山水画的经典。

“江南山水画派”诸家将江南地区各具地域特色的山川景物纷纷纳入画面,成为山水写真的范本。江南山水样式、江南山水风格样式的出现使“江南山水画派”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绘画风格特色、笔墨审美倾向以及如梦若幻的绘画空间。

描绘江南秀丽,抒发性灵意趣

“江南山水画派”带有南方特有的精神情调和审美追求,画面往往给人以平淡、天真、清润、温和、秀丽、古雅、柔和之感,深具阴柔雅秀之美。

“江南山水画派”温润秀雅的江南绘画审美基调的形成是由江南四季分明、优美秀丽的特有自然地貌特点决定的,同时也受制于江南特定的人文环境。这一阴柔秀丽的特点首先在开创者董源、巨然那里表现出来,然后为其他画家所继承。后人评价董源、巨然说:

董源《夏山图》,今在史崇文家。天真烂漫……而幽深古润,使人神清气爽。(汤垕《画鉴》)

(巨然)笔墨秀润,善为烟岚气象、山川高旷之景。(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巨然明润郁葱,最有爽气。(米芾《画史》)

对于董源、巨然“天真烂漫”、“幽深古润”、“秀润”、“明润郁葱”的优美型绘画风格特色有着极为清晰的印象。谢稚柳分析董源《溪岸图》的笔墨特点时亦说:

这一风格,与北方画派的描绘形式,是完全殊途的。主要在于山的轮廓凹凸部分的表现方法不同。北方的李派,必须以突出的主干线来确定山的轮廓与凹凸的每一部分。而董源的画派,是不突出它的主干线条,却用无数的点、线来表现这些部分……高山大岭,用笔少而多晕染,骨体显得温润,绝无外强之气,也没有多少苔点……他这一画派,应该就是“类王维”的水墨画,是唐代新兴的“士大夫画”的标准形式的发展,成为南唐时期的南方画祖师。(谢稚柳《溪岸图》)

以《溪岸图》为例,从用笔等方面对以董源为代表的“江南山水画派”的绘画风格和特色给出了最为清晰的阐释。董源、巨然创立了独具系统的阴柔秀美绘画审美风格类型,经过后继者的进一步发展,终于在山水画风格史上大放异彩。

董源、巨然创造出江南山水特有的绘画风格和特色,他们的后继者在此基础上对其审美特色做出进一步的纵深拓展,不仅具有客体山水的美感,同时也发展出深具主体山水的审美格调,将江南山水温润秀美的审美特色进一步凸显出来:

幽淡天真中有高韵,此元人神髓……石田先生所谓淡中真趣,非涂红抹绿者可比也。(王翚《坐看云起图题跋》)

高侯学画,简淡处似米元晖,丛密处似僧巨然,天真烂漫处似董北苑,后人鲜能备其法。(朱德润《存复斋集》)

元四家的山水画,均出自董源、巨然,又均萧散了师承的体貌……吴镇毕竟出自董、巨,就多了一层温润的情趣。(邵洛羊《评吴镇〈渔父图〉》)

(王叔明)以董源、王维为宗,故其纵逸多姿,又往往出文敏规格之外。(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香光直诣董、巨,其淡宕处,于巨师尤深。又参以米家父子及高尚书墨戏,烟云变灭,使人神清意远。(王文治《快书堂题跋》)

他们以董源、巨然的绘画风格为取法源泉,确立出各自鲜明的绘画风格。“江南山水画派”历代画家不断将传统山水画的绘画风格加以丰富和加强,逐渐完成了从客观再现式山水绘画风格向主观表现式山水绘画风格的转化。

“江南山水画派”的绘画风格是在不断关注江南地区优美秀丽的自然风貌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绘画审美类型,从一开始就深深打上了客体山水审美的烙印,使其不仅成为一种具有文化意义上的山水范式和绘画风格范式,而且因其极为真实、丰富的客体山水取法对象和现实基础,使“江南山水画派”的绘画风格始终有客观再现的因素支撑。

当然,“江南山水画派”的绘画风格特色也重点表现在具有主观意义的主体绘画风格特色的形成上,董源及其后继者非常注重山水画的主体审美因素,逐步发展出古雅、简淡、清润、明秀、苍郁、疏朗等一系列具有主体山水审美意向的绘画审美范畴。

多姿多彩的画家个性

“江南山水画派”是一个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画派,构成人员众多,因而其个体绘画风格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多姿多彩。从主要画家所确立的绘画风格特色上,也可以大致梳理出“江南山水画派”的绘画风格和特色,从中感受到其独特的审美内蕴。

董源笔墨浑厚华滋、秀逸奇伟;巨然笔墨秀润清雅、老辣率意;惠崇笔法细秀柔润、潇洒虚旷;米芾飘逸超迈、率意萧散;江参笔墨豪放浑厚、圆融畅达;高克恭笔致苍穆浑厚,简淡秀润;黄公望笔墨雄拔简劲、细秀圆润;王蒙笔墨明秀、苍茫郁茂;董其昌笔墨古雅秀润、清俊苍郁;王时敏笔墨虚灵松秀、沉郁鲜嫩;石涛笔墨雄健纵肆、清丽淡雅……

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江南山水画派”一代代杰出的画家确立了无限丰富多彩的个体绘画风格面貌。“江南山水画派”一系列具有个体意义的绘画风格和特色的出现,既是不断观照江南自然客体山水的结果,也是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江南优美秀丽客体山水的结果,更是江南地区丰富的文化环境、人文资源不断孕育、熏陶的结果,这才能使具有如此生命活力和艺术创造力的优美型绘画风格范畴的出现。

“江南山水画派”绘画风格的形成,不仅是江南绘画诸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象征,同时也是江南文化、审美观念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江南地区特有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合力铸造出了“江南山水画派”如许的优美型绘画风格和特色。

创造山水神奇,掀起画坛新风

经过近一千余年的绵延演变,“江南山水画派”经历了从创造性开拓到被重新认识和继承发展的曲折历史进程。“江南山水画派”不断的发展延伸不仅是南北方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结果,而且也是社会、历史、文化变迁影响下的产物。没有中国尤其江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貌、政治气候、地域性文化变迁以及绘画审美思想的变化,就没有“江南山水画派”山水画观念的形成和山水画实践的创造性进展。

“江南山水画派”从注重客体山水的再现性描绘到具有主观表现性、写意性的转型,成为中国绘画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王世贞总结说:

山水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王世贞《艺苑卮言》)

其中“江南山水画派”即参与了其中的三次重大变革和绘画观念的转型。明代中期以来山水画的剧烈变革,则几乎是以“江南山水画派”占据主导和核心地位所引导出来的一次中国山水画史上的革命,无论是“吴门画派”、“松江画派”还是“金陵画派”、“娄东画派”、“虞山画派”画风的形成,都是基本遵循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山水画派”的绘画理念和绘画风格而发展起来的绘画流派。

“江南山水画派”所创立的绘画风格既具有典型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同时也具有独特的人文内涵,金陵、镇江、虞山、太湖景色乃至江浙地区、荆湘地区的自然景物和当地的人文特色都在“江南山水画派”的绘画中充分反映出来,从而作为独特的新审美观念而在人们的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

“江南山水画派”所具有的江南特有的文化观念和地域性绘画特色,不仅是江南文化的反映和代表,其确立的绘画思想观念和绘画风格特色更具有中国气派,是中国人文和绘画的象征。近八九百年以来,如果没有“江南山水画派”在绘画艺术上的创造性活动,中国绘画史该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和寂寞。可以说,正是“江南山水画派”的不懈努力,才发展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文化特色的绘画经典。

猜你喜欢
董源山水画江南
我来打开山水画
被历史建构的南宗画祖
——董源山水画研究
董源研究综述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董源山水画“平淡天真”的艺术风格形成之原因研究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商途异梦(四幕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