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清
【教学目标】
1.把文章读通读顺,正确读写“遥望、薄薄、晶莹、资源”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
2.在总结地球特点的过程中培养概括能力。
3.感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所造成的生态灾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流程预设】
一、引题初读,把文章读通
1.地球是怎样的,你了解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不了解地球,是因为我们就生活在地球上。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作家眼中的地球是怎样的吧。
2.自由朗读,读通读顺。
3.学习新词,扫清障碍。
遨游 薄薄 渺小 璀璨 恩赐 慷慨 枯竭 目睹
二、概括特点,把文章读薄
1.地球是美丽的。
①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跳出庐山,就可以看到庐山的真面目了。宇航员飞上太空,他们看到的地球是怎样的?
②请一个同学深情诵读第一自然段。
③多美的地球呀!文中的这幅图,就是在太空上看到的地球。你能看着这幅图,把这段文字背诵下来吗?
④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怎样的?这一段落有一句话可以概括太空中看到的地球的特点,谁找出来了?(抽读、画线)
⑤这句话说得更简短吧。板书:地球是美丽的。
2.地球是渺小的。
①除了美丽,地球还是怎样的?拿出笔,继续往下读,把能概括地球特点的句子画出来。
②读句子:但是,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③板书:地球是渺小的。
3.地球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①地球还是怎样的?
②板书: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4.我们发现课文前面三个自然段,主要就是写了三句话。我们一起把划线的句子读一读好吗?如果我们说得更简短一点,那就是——地球是美丽的,地球是渺小的,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说得更简短一些,那就是——地球是美丽的、渺小的,它的资源是有限的。
三、想象写话,把文章读厚
1.我们了解了地球,那么人类是怎样对待地球的呢?(随意破坏 生态灾难)
2.请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怎样的地球?
3.拓展阅读:《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10月14日第十一版)报道:全球生态环境亮起红灯,表现在:23%的耕地面积严重退化;50%的江河水流量减少或被严重污染;25%的哺乳动物、12%的鸟类濒临灭绝;1/4人类所患疾病与环境恶化有关;1/3土地面临沙漠化;80个国家严重缺水;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胁。
《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1999年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指出,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遏制,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面积的38%,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千米,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毁林开垦、陡坡种植、围湖造田等加重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草地退化、消化和碱化(以下简称“三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已有“三化”草地面积1.35亿公顷,约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四、点题结课,把文章读懂
1.是呀,面对这样的现状,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只有一个地球。
2.完成作业本。(1、2、3、4和5的第一小题)
(作者单位:浙江省青田县城东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