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着一些消极社会心态,主要是失衡、迷茫、浮躁、功利。化解这些消极心态,必须从核心价值入手,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形成关注民生的人文环境,建立畅通的诉求表达渠道。
关键词:转型时期 消极社会心态 主要表现 化解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1-041-03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出现“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社会心态的“异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对这种社会心态的“异变”不加重视或任其自然发展必将破坏稳定的社会环境,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极为不利。因而,研究社会心态的嬗变,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社会心态的调控,就成为政府以及社会管理者一项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社会心态是在一定社会发展时期,弥散在整个社会或公众群体中的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感受、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社会心态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当代中国正处在转型时期,这种转型是经济发展的起飞期、社会结构变动的关键期、社会现代化的临界期、人们价值观念的转换期四大转型的重合,转型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发展中一定程度的失衡和错位,导致社会心理冲突,产生一些消极的社会心态。
一、当前我国消极社会心态的主要表现
当前普遍存在的消极社会心态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失衡、迷茫、浮躁、功利。
(一)失衡
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形态,形成了人们对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的直接依附关系;而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包办一切的社会管理模式,又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社会和群体的依赖心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社会运行机制的建立,过去那种一切依赖政府的传统模式开始被打破,人们原有的观念和心理定势受到强烈冲击。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各种机制的转换,长期形成的“等、靠、要”的思维模式使人们顿觉失去了许多原本拥有的东西和生活的平静,心理上失落感油然而生。
失落的社会心态在弱势群体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既难享受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也难以维护自己有限的权益,更缺少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机会。长期的心理压抑不可避免地使失落的社会心态发展成失衡的社会心态。失衡与失落是有区别的。失落仅仅是感觉失去了一些东西,是一种怅然的感觉;而失衡则伴随着一种无奈、无望、甚至绝望的情绪,在某种情形下,很容易让人铤而走险。
在失衡的社会心态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相对剥夺感。研究表明,人的满足感不取决于自己所得的绝对量,而取决于与他人相比较的相对量。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这样写道:“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所以它们是相对的。”为了说明这一道理,他形象地描述道:“一座小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就缩成茅舍模样了。”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只要近旁的宫殿以同样地或更大地程度扩大,那座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越发感到受压抑。因此说,尽管自身的利益增加了,但如果增加的速率低于参照群体的增加速率,相对剥夺感就产生了。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阶层差距日益加大,贫富差距日益明显,不可避免地导致相对剥夺感的增加。于是出现了“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领着低保骂政府,开着私车骂社会”的不良心态。
这种相对剥夺感使几乎所有的社会群体都对社会不满意。其中较典型的是穷人仇富,富人仇官,特别是中小老板仇官。中小老板仇官是因为一些官员的腐败增加了企业的隐性成本,企业为此支付的“隐性成本”至少占收入的10%以上。民营企业家、公司老板普遍表示,当前最痛恨的就是官员搞“权力寻租”,以权力配置市场资源,使守法经营的人也不得不接受权钱交易的“潜规则”。因此,他们在群体性事件中往往暗中支持,推波助澜,至少也是幸灾乐祸。这里反映出的仇官心态是心态失衡的必然结果。
(二)迷茫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大众传媒的膨胀、社会分层的加剧,使得原本相对单一的社会价值观念被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所取代。这种态势一方面给社会带来的是思想的活跃、观念的更新,另一方面也引起了思想意识和心理上的冲突。面对积极的和消极的、先进的与落后的、传统的和现代的价值观念的交织,相对统一的价值标准的缺失使人们在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抉择时丧失了原有的参照系,难免产生惶惑和迷茫的心态。
在迷茫心态的支配下,人们的价值态度和价值选择就会出现偏差:当自我的主体地位凸现,人们有了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权,“自我”往往被推向了极端;追求物质利益不再被看作是不道德和不合理的,人们也不再耻于谈论金钱,有些人便滑向了“唯利是图”、“金钱崇拜”的境地。讲求实用,拒绝崇高;回避社会道义,漠视精神价值,成为不少社会成员自觉或不自觉的处世原则。
这种心态表现出来就是冷漠、麻木、低俗。冷漠就是失去了作为人应该具有的起码同情心。冷漠心态是由转型期人际关系疏远化、空洞化造成的一种社会病态。英国哲学家培根说:“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冷漠有一个孪生兄弟叫麻木,就是对他人痛苦失去了敏感性的反应能力。当社会需要正义行动而人们却无动于衷的时候,冷漠就变成了麻木。最近发生的众多围观者怂恿跳楼者往下跳的看客心理,就是良知麻木的典型表现。这种麻木与鲁迅笔下用革命者的鲜血做药引子的麻木毫无二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冷漠的尽头是麻木,麻木的尽头是死亡”。作家叶文东的这句话但愿能唤醒每一颗冷漠的心灵。
麻木之人抛却了道德意识,放弃了社会责任,剩下的就只有低俗了。低俗就是格调卑贱和境界低下。低俗与高尚有天壤之别,但和卑鄙只有一步之遥。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哲学: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低俗是低俗者的维他命。这种低俗者缺乏理想信仰,没有道德意识,没有价值判断,只有对各种感性刺激和感官满足的疯狂追求。
(三)浮躁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大潮将一个纷繁复杂、绚烂夺目的现代社会推到了我们的面前。与传统社会相比,如今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机遇,个人的发展有了相当大的自由,人们被压抑的物欲变成了为改变现实、提高生活水平的强烈期待。社会人群的分化,利益格局的调整,引发了人们的“浮躁”心理。一部分人率先由穷变富,不仅激起了人们致富的渴望,还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急功近利”的普遍心态。商业活动中的使坏掺假、以次充好;商品生产中几近疯狂的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掠夺;数额巨大的金融、股市、网络诈骗;屡禁不止的非法传销活动等等,在我国当前社会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对金钱的追求让众多的头脑变得疯狂,太多的人因为浮躁在是非面前失却了应有的理智和冷静。
浮躁的心态在生活中表现为盲目跟风。最近,人民论坛杂志做了关于“中国人跟风心态”的问卷调查,“您认为当今中国人跟风的程度如何”,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非常严重”的占75.3%;选择“比较严重”的占22.0%;选择“一般”的占2.4%;选择“不好说”的占0.3%。{1}“跟风”之“潮”遍及社会各个领域和阶层,从某类型服饰的跟风到炒股、房地产买卖的跟风,从日常消费的跟风到文化消费的跟风,从广告明星代言的跟风到电视栏目的跟风,从留学跟风到文凭跟风……。由于风潮的背后缺乏相应的抑制或者平衡机制,因此,助长了浮躁的社会氛围和社会心理。这无形中降低了个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境界,使得浮光掠影的流俗文化弥漫于社会生活。
浮躁的心态在道德领域的表现是诚信缺失。为了实现功利的目的,社会上一些人热衷于包装、炒作和“忽悠”。“忽悠”这种现象,最初是在赵本山的“卖拐”小品中被认识的。很多人可能只是觉得赵本山的系列“忽悠”型的小品很好笑,表现得很贴切,其实,这很好笑的小品反映出了一个深刻的社会现象,让人在笑中深思、在被忽悠中觉醒:我们这个社会还有没有诚信?据零点公司以“谁是最可信的人”为题所作的调查显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明显下降,仅有51.2%的中国公众认为周围大多数人还是讲诚信的,其中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占比略高(农村居民57.6%,城市居民40%)。{2}
(四)功利
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社会氛围,“追名逐利”成为许多人最直接也最现实的人生目标。在功利心态的支配下,一些领导干部善于“研究政策”、“活用政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至出现了山顶“造地”的怪事。
这四种心态是转型时期消极社会心态的主要表现。对于这些心态,如果不加引导,任其自然发展,必然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影响,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二、从核心价值入手,化解消极社会心态
化解消极社会心态,需要培养公众的社会认同感,而社会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一个社会个体,只有认同了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才能有归宿于这个社会群体的主体自豪感和维护这个社会和谐发展的自身使命感。在当前,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不断培养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认同感。
(一)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前述消极社会心态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源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缺失。促进社会秩序的公平正义,需要依赖政府的积极治理,这种治理应当是一个符合市场方向、法治方向的制度整体改进方案。
1.整合认识,确立公平正义的价值共识。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首先要求公众对什么是公平正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自然界有一个“黄金分割率”,就是说,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不是绝对地平均分割,而是依照0.618的黄金分割率。同样,社会分配中也存在黄金分割率,公平正义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而是要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一种均衡。这种“均衡”不是一个“点”,而是一范围,在这一范围内,社会公平的要求得到基本满足,同时经济效率可以保持在较高水平。
2.取消特权,让市场充分发展。市场体制提供的公平是一种起点的公平。它虽然不完美,但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中国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现象,主要来自市场不公平。例如,利用权力资源大量聚敛财富;缺乏完备的市场法律法规,使非法商业赢利大量存在;缺乏公平教育的制度使人的发展很难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等等。这些都是明显的市场不公平状况,是市场体制完全可以做到而现在还没有做到的非公平状况。因此,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坚持市场改革方向,让市场充分发展,用市场发展来消灭市场不公平。当然,要搞好市场挺不容易的,因为要搞好市场就必须取消特权,而取消特权很难,因为决策话语权多半掌握在有特权的人手中,他们很难对自己开刀。但取消特权是必须坚持的方向,否则就没有公正可言。
3.加强监督,减少权力寻租。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中,政府的强势管理和调控在发挥积极功能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作用,表现为政府的行政权力对经济发展和市场活动的干预领域还比较宽泛,为权力的寻租提供了一个可能性基础,导致腐败丛生。这已成为影响社会公平的一个焦点矛盾。对此,改进的方向主要是通过完善民主法制和法律法规,把政府行政权力对市场活动的干预置于完备的法律法规监控之下,减少权力寻租。
(二)形成关注民生的人文环境
一些消极社会心态的形成,与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有直接的关系。很多基层领导干部责任心的流失及官僚主义作风的盛行,导致“伤民”现象在基层不断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应该以关注民生为切入点,搞好人文关怀,从而影响公众心态向积极方向发展。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尊重,是对人的生存状态、价值实现和自由程度等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关注人的精神情感的需求。
人文关怀要求领导干部关注基层民众的疾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员李宏剑提出“用关注天气预报的心情关心群众疾苦”。关注天气预报已成为许多官员的习惯。之所以关注天气预报,一是考虑自己的出行和衣着,二是考虑自然现象的变化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如果把关注天气预报的注意力转移到关心群众的疾苦问题上,干群关系就能和谐起来。现实生活中,老百姓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这样那样的困难,走正常途径解决不了问题,只好自己想办法。
有的领导干部可能感觉群众的要求太琐碎,不值得考虑,或者是认为自己有更多、更大的事情要考虑。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群众利益无小事啊!每个人都有体会:我们自己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它对别人也许不值一提,但对我们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大,很痛。领导干部是否感受到了百姓这种真实的痛苦?
人文关怀要求关注民众的文化精神生活。在现阶段,关注民众的文化精神生活主要在于社会与公民的道德重建。近几年接连发生的恶性事件提醒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不能昨天谈预防三聚氰胺,今天谈预防校园惨案,后天谈弑师事件或农民工出走事件,否则我们永远不知道接下来等待我们的又是什么。必须看到这些事件背后的问题实质:太多的人精神家园的缺失或者道德伦理的沦丧,它要求我们重建社会与公民的道德伦理。这种重建可以使民众感受到整个社会的温馨,让民众在我们的文化中吸取养分,从而做到心中拥有信仰,眼里饱含希望,让社会环境最大程度地变成一个顺境而不是逆境。
(三)建立畅通的诉求表达渠道
任何社会都有一系列的疏导机制来充当社会的安全阀。但是,我们社会中的疏导机制并不成功,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民众诉求表达渠道的不畅。底层民众话语权不足,导致其利益诉求无法声张,长期积累下来,就会形成一些消极的心态,甚至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
首先是架设政府与民众联系的桥梁。这种桥梁可以是领导干部调研制度、群众接待日制度、基层联系点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开辟政府与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联系的渠道,听取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愿望。但是,这些制度必须切实得到执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就只能是形式主义甚至是对公众的欺骗。
其次是真心对待民众的利益诉求。要畅通人民群众信访渠道,坚持疏导、化解原则,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使群众的意见得以及时反映。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非常突出,上访事件大量增加,很多地方的政府把上访事件尤其是群体上访事件看作是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因素。其实对于上访事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什么人在上访,为什么要上访?面对上访群众,这是领导干部最先要分析、研究和掌握的。
再次是用政务公开引导公众心态。政治生活的低透明度、低公开化,以及政治信息的闭塞、沟通渠道的阻滞,会影响人们对政策的正确理解和对事物的客观判断,导致种种流言的散播以及本可以避免的反规范集群行为。所以,推行政务公开,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对于促进社会成员客观公正地理解认知事物,平衡其心理具有重要作用。政务公开,要求政府除涉及国家秘密、依法保护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事项外,其他政府信息都应当公开,让公众有权查阅;凡政府法规、规章和作为行政管理依据的规范性文件,都应予以公布,并便于民众获取。
古人说:“心安则国安,心治是国治也”(《管子·心术下》)。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有了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才能为积极心态的形成提供土壤;有了关注民生的人文环境,民众才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感受到做人的尊严;有了畅通的诉求表达渠道,民众的心声才能及时传达给政府。这样,公众的心态才能朝着理性平和的方向发展,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注释:
{1}新华网.调查称中国人“跟风”心态严重信仰缺失成主因[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8/21/c_
12468690.htm,2010.8.21
{2}张朝雄.谁是最可信的人[J].数据,2006(11):38.
(作者简介:王维艳,研究生学历,中共葫芦岛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辽宁葫芦岛 125000)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