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新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对足球专项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以求制定出适宜初中学生体能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足球训练;体能;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8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1-179-02
一、前言:
体能是指在神经系统控制下,身体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身体素质,通常划分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包括技术、战术、体能、心理等方面的训练。体能训练是技术、战术训练的基础。而对于中学生足球兴趣班的学生来说,如何把一般学生的体能训练结合足球技能训练,是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足球训练体能的研究与分析,希望为初中学生足球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指导方法。
二、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特点
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在场上要进行大量的跑动。由于比赛的时间长,运动员跑动的时间和距离都很长,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较高的要求。而场上不同位置的队员,对于体能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不能对所有的队员进行笼统的体能训练,应该做到区别对待,根据场上各位置队员能完成技战术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针对性训练[1]。从足球比赛的角度来讲,首先要求队员有较好的体能,其次,需要队员有良好的冲刺能力,同时,具备较好的耐力水平。这也初中学生足球体能训练需要发展的主要环节。
在体能训练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了很大提高同时要创新性的在足球训练中强调结合球训练的重要性,强调体能要坚持与专项相结合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的基本情况选择更加符合我国运动员身体状况的结合球训练的方法。
足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技术、战术、心理与体能众多方面的训练的不可分割性,同时现在世界足球强队普遍运用了最新的防守战术。这更需要球队中的每个人都具有良好的体能储备才能适应这一战术体系。在提高技战术训练质量的同时发展体能训练,使发展和提高的体能真正属于足球。
在足球专项体能训练中加入结合球的训练内容,首先能提高运动员的兴奋性,不至于使其在单调、乏味的体能训练中产生厌倦的心理。其次,将体能训练融入到技战术训练的过程中,能锻炼球员在可以有效的提高运动员在疲惫状况下对球的控制能力,在提高体能的同时增强了自信。再次,锻炼运动员在高强度的持续紧逼下对技战术的合理利用,以及对比赛节奏把握。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应在尽可能模拟比赛、满足比赛需要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运动员的体能状态。当前我国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要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在平时训练中,并不需要一味地去强调体能测试要求,而要在技戰术训练课中,将体能训练的要求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这样可使运动员不会感到训练的枯燥与乏味,且能达到进行体能训练的目的[2]。
三、发展不同供能系统的要点
不同功能系统的训练,对于心律的控制都有严格的要求。对于有氧训练,必须要保证一定的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心律一般控制在120-140次/分为最佳。但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对个别队员要区别对待,这就要求教练员或者体育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要熟知每名队员的个性差异及体能特点。对于无氧无氧乳酸训练,时间要相应的短,强度要达到心率170-180次/分:发展ATP-CP系统,运动时间要在20秒以下,强度达到极限或极限下强度。同样,在足球专项训练中,教练员要根据训练的需要,进行不同代谢系统训练时,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样做的关键在于持续运动时间利严格保持一定的强度,这两点是发展人体特定供能系统的必要因素,也是成功实现在技、战术训练中进行体能训练的关键,要创造性的将有球的内容合理的进行编排融入到体能训练中[3]。
四、结合球发展有氧代谢系统的练习
在有氧耐力训练中应注意适宜的强度,每分钟心率以不低于145次作为基本强度标准[4],这种训练手段对提高耐力项目的最大有氧能力非常有效。
(一)持续负荷法:主要用于发展足球队员的有氧能力,长时间,低强度为主。时间在40分钟以上,同时,可以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适当增加训练时长。可以组织在规定时间内的带球绕杆练习、过障碍的训练;5对5(l/4场地传抢20分钟);5对5(l/2场地攻防20分钟)。如5×25交替跑,要求每组两人,每次10趟次以上。通过交替跑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动员的快速奔跑能力和速度耐力水平。并可以结合小场地的分组对抗联系,要求队员在对抗中,增加向前的意识,减少回传和限制传球次数。
(二)重复训练法:以强度为主运动量为辅的训练方法,每次练习要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如一对一攻防,二对一攻防练习,强调进攻速度和运带球速度。
五、结合球发展无氧乳酸代谢系统的练习
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由于攻防战术的需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反复冲刺跑,对无氧耐力水平的要求较高,(一)无氧耐力训练必须保证运动员机体在活动中有高的乳酸值产生。为此,大强度和必需的持续时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而言,每次活动的持续时间应在10秒以上、1分钟以下,如果时间过短,主要发展的是磷酸原供能系统时间过长,则因强度降低而形成有氧耐力训练[5]。比如一对一对抗,一人带球另一人尽全力假抢,若球丢,交换角色,训练时间为一分钟;两人一组,A负责抛半高球给B,B脚内侧切送球回给A。要求B在距离为5米的直线一端左脚切送给A,动作完成后迅速转身跑到另一端用右脚切送球给A,以此循环,时间为1分钟,间歇时间2分钟。
(二)间歇训练法是当今足坛普遍用以发展无氧耐力的有效方法。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掌握合理的间歇时间,是训练效益的决定因素。当间歇时间过长时,血乳酸值会随休息时间长而减少,形成主要发展速度素质。因此,根据运动员训练水平状况安排适当的间歇,保证机体始终处于高乳酸值状态,是无氧耐力训练目的实现的根本保证[6]。比如在规定区域内,1对l过人射门、过人抢截;2对2小场地抢截、传球、过人后射门;3对3 l/4场地传抢(3分钟1组)。在有球的情况下,要求运动员保证技术动作完成的质量。
(三)其他发展包括:练习时间20秒以下、心率达到180—200次/分的运球,两人轮换50米急起急停;传球射门,跑动10米运球传中射门;连续抢点射门、连续头球冲顶(多人传球);全队循环练习,快速运球跑、冲刺跑射门、快速运球过障碍等。
(四)在安排技术训练的过程中,采用循环练习法手段,在单位时间内,强调运动员练习的数量及质量,减少练习组与组之间的休息时间,采取不等时的间歇方法或在模拟比赛对抗的情况下,完成一定数量的技战术组织配合“采用非同等情况下的对抗等方法“延长练习的时间,控制练习质量,比如循环练习快速运球跑一运球过障碍-运球冲刺跑-射门(连续进行1分钟一组)[7]。因此,在技、战术训练的过程中,同样达到了体能训练的目的,最终达到训练为比赛服务的目的”。
六、结论与建议
已有的足球专项体能相关研究,对于结合球的体能训练涉及尚少,国内对于在技战术训练中加入体能训练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結合球的训练能最大程度的保证训练的仿真性,就是说需要在有球集体体能训练中,使运动员具备较多的体能和技战术储备,要结合单个的有球体能训练和技战术配合来进行训练,使运动员在全面和熟练地掌握各种配合后,能够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创造性地做出决定,把技术和战术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控制比赛。
参考文献:
[1]秦志辉.足球运动员耐力训练若干问题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136-138
[2]李红兵.孟宁.魏亮.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适应当今职业化比赛需要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6):110-111
[3]陈明.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与疲劳消除[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2):206-208
[4]耿建华.现阶段我国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结构的分析与训练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5):111-113
[5]刘夫力.周毅.职业足球队训练手段结构体系及其构成因素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1):68-71
[6]耿建华.现阶段我国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结构的分析与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5):32-33
[7]刘丹.足球体能训练:高水平足球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证[M].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