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脊柱外科手术的临床比较

2015-05-30 07:16史艳华肖黎波张治明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效果

史艳华 肖黎波 张治明

【摘要】目的:比较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40例进行脊柱外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吸入麻醉,记录不同时间点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指标,同时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并比较。结果:在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对照组MAP、HR均高于观察组,且变化波动较大,观察组较平稳,80分钟时差异最为显著(P<0.01);两组SEP检测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脊柱外科手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法优于吸入麻醉。

【关键词】吸入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 脊柱外科手术,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121-02

脊柱外科手术是一种历时较长、操作要求严格的手术,麻醉是手术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脑血管有自主调节功能,不同的麻醉方法给其带来的影响也不同。因此,脊柱外科手术麻醉时要求血流动力学稳定,保护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以不引起颅内高压,对心血管影响小,对脊髓无影响为原则[1]。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是近年来常用于脊柱外科手术中的两种麻醉方法,本研究对这两种麻醉方法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40例进行脊柱外科手术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其中观察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39.6±4.8)岁, 脊柱、脊髓外伤34例,椎管肿瘤22,脊柱畸形14,ASA分级[2]I级34例,II级36例;对照组男35例,女35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38.9±5.3)岁, 脊柱、脊髓外伤32例,椎管肿瘤22,脊柱畸形17,ASA分级I级33例,II级3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ASA分级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心电图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观察组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先以丙泊酚单次静注,用适量的芬太尼诱导麻醉,最后用3~6mg/ml丙泊酚持续静脉把控输注以维持麻醉,设定初始血药浓度为3mg/ml,每次增减0.5 mg/ml来调节麻醉深度。对照组采用吸入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应用给氧去氮将SpO2升至98%以上,通入7%七氟醚3~5分钟,使呼吸回路中其他气体排空,充满麻醉气体,然后静脉注射2mg/kg芬太尼1分钟,将呼吸面罩于患者口鼻处密闭,令患者呼吸,流量保持在8L/min。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快速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16mg/kg,肌肉松弛后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

手术结束后即停止静脉和吸入性麻醉药物,记录患者意识、呼吸、疼痛评分及与麻醉相关的各种不良事件,待患者自然苏醒,拔出气管导管,送麻醉后恢复室观察并进行严密监护。

1.3 观察指标

于麻醉诱导前和麻醉诱导后10、20、40、80、160分钟记录患者MAP、HR指标。同时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并比较。

1.4 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显著性水平σ=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MAP、HR指标的变化比较

在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对照组MAP、HR均高于观察组,且在80分钟时差异最为显著(P<0.01);对照组MAP、HR变化波动较大,而观察组较平稳。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围手术期MAP、HR指标的变化比较( ±S)

2.2 SEP检测结果

观察组SEP波幅和潜伏期较对照组略为稳定,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SEP检测结果比较(n,%)

3.讨论

保护脑功能是脊柱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脊柱外科手术的麻醉方法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热点,使用吸入麻醉还是全凭静脉麻醉争论已久[3]。理想的脊柱外科手术麻醉的选择要求诱导过程迅速平稳、维持过程镇静、不增加脑内压和脑代谢,以及无神经系统不良反应[4]。本研究结果发现,在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全凭静脉麻醉组MAP、HR均低于吸入麻醉组,且在80分钟时差异最为显著(P<0.01);同时,全凭静脉麻醉组患者在诱导后至手术结束麻醉维持期间MAP、HR较平稳,而吸入麻醉组患者MAP、HR波动较大,说明使用全凭静脉麻醉方法麻醉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虽有研究表明全凭静脉麻醉易引起术后患者过度镇静,但在麻醉后恢复室观察仍较为安全,而吸入麻醉患者易在拔管后躁动不安,血压升高,HR增快,引起颅内压升高,对患者恢复造成不利影响[5]。另外,SEP是在脊柱外科手术监测中常用的脊髓功能检测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吸入麻醉方法会使SEP潜伏期和中枢传导时间延长,波幅降低,也会引起波形改变或消失。本研究显示,而使用全凭静脉麻醉方法的结果要略微优于吸入麻醉组,但两组间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脊柱外科手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法,血流动力学平稳,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新发的神经功能缺损,是较理想的脊柱外科手术麻醉方法,优于吸入麻醉。

参考文献:

[1] 崔晓.丙泊酚复合全身麻醉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115-116.

[2] 许挺,李民.右美托咪啶在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2010,19(13):1128 -1130.

[3] 陳燕.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8):82 -83.

[4] 阳婷婷,唐轶洋,张兴安.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效果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12):1492-1499.

[5] 汪芳俊,王桂芳,孙桂英.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和七氟烷全麻对老年患者认知和记忆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0):1894-1895.

猜你喜欢
全凭静脉麻醉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探讨七氟醚在婴幼儿电子胃镜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两种药物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研究
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效果的比较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介入治疗脑动脉瘤中应用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