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
摘 要:任务型课堂教学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活动之中。本堂课话题为虚拟现实,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完成阅读,辩论,以及输出写作等任务,并实现本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任务;参与合作;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1-141-01
理论指导:任务型课堂教学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活动之中。
所谓“任务”即“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向上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的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过程也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及设计思路:本堂课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判断说话者对话题的观点态度,并通过辩论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话题的观点态度。为达成教学目标采取任务型教学,把班级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参与合作及竞争中完成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使学生在讨论真实大学与虚拟大学利弊的过程中,产生对大学对学习知识的渴望,形成为之积极奋斗的情感态度。
这篇文章是的话题是虚拟现实,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所以我以一段简短而有趣的虚拟游戏视频导入,让学生对虚拟现实有形象直观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为后面的辩论做了充足的铺垫。播放视频后提出三个问题,自然引出虚拟现实的定义。
阅读任务有三个:第一找出文章中说话者的对虚拟现实的观点态度;二、阅读并回答问题:课本上阅读有回答问题这一练习,我对其进行了改编,使得5个问题紧紧围绕着虚拟现实的利弊,为后边的辩论环节做铺垫;三、find out what we would do and wouldnt do if we had virtual reality? 并通过表格的形式对其分类。这个任务既为后面的辩论提供了清晰而有条理的辩论观点,又训练了本课重点语法句型if虚拟句。
通过小组合作的任务完成,学生对虚拟现实的利弊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接下来引入辩论话题,与真实大学相比,虚拟大学的利与弊。考虑到学生没有体验过真实大学,我通过一些图片和一段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真实大学,使得学生在辩论环节有更开阔的思维。
辩论环节,是本堂课的重难点课堂上把班级分成正反方后,我把阅读环节从文章中找出观点分为正反方,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在大屏幕上,并且让挑出一些表达个人观点的句型让学生在辩论时参照使用,这样既达到了训练新学句型表达的目的,又让学生有话可说,降低难度。辩论的过程是本堂课的高潮,直接采取自由辩论形式,采取积分制,根据双方表现最后确定优胜方,给予奖励。并评出最佳辩手两位,给予个别表彰。两组同学进行了十分激烈的辩论,学生现场辩论的激烈气氛,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这样本堂课的作文写作,对学生来说就水到渠成呼之欲出了,我把课堂的最后5分钟留给了学生,让他们及时整理本堂课所学。
课后反思:通过本堂课,我感觉到要真正让学生参与进来,需要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的结合,简单的听读,是低层次的,而高层次的参与要学生推理判断,归纳,概括和总结,创新等,新课改的课堂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课堂活跃,机械被动,而是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都有明显发展。
新课程的课程目标与过去教学大纲不同之处在于把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同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了,过去我们只注重知识和技能基础,新课标却建立在这么素养综合整合发展的基础上。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要不断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运用各种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从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本堂课学校教研组老师参与了听课评课,大家就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上课过程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总结如下:本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十分紧凑巧妙,符合学生特点。注重渗透情感教育,激励学生,辩论环节学生积极踊跃课堂氛围融洽。采取任务型教学与小组合作结合,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交流中完成任务,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学习能力以及竞争意识。教师备课充分,上课富有激情,口语流利,基本功扎实。但是本堂课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导入和阅读第一个任务,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导致课堂前段时间稍显紧张,学生未完全动起来。辩论环节学生表现十分精彩,虽然此环节有10分钟,但是感觉意犹未尽。建议可把前面阅读任务删掉一个环节,这样给学生更多思考和表现的时间。
这次公开课从准备到后来老师们的评课,我感觉自己收获了很多,也引发了我很多思考。这堂课开在是泉州市公开周,上课前为之努力付出了很多,反复的推敲精心设计,同备课组的老师也公开课之前两天对我的课件提出修改意见,大家对我的整堂课教学设计一致给了很高的评价。然而也提出了忧虑,担心我没办法在45分钟内完成这么多任务。于是在剩下来的两天,我就在痛苦的抉择删掉哪些内容,通过反复的掐算时间,我最终只删掉了一个环节,并对其他环节进行了修改。周二晚,我对着电脑认真的掐算核对时间,周三自信满满的走进教室。课上完了,虽然评课老师对我的课给了充分的肯定,但是他们提出的修改建议让我触动最大,课堂实践证明,由于我的各种舍不得,删减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我深切感受到学生为主体的真实课堂,是不能以老师个人感觉对着电脑掐算时间,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地舍弃,把真正最最精华的留在课堂,让课堂更加灵活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