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秋
我儿子今年上初三了,从小就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亲戚朋友都夸他。可是升初三之后,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变得不像从前一样爱学习了,经常逃学、不写作业,也不和我们沟通,一回家就关到自己屋子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协助成长
要弄清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需要知道孩子在不愿学习之前的学习状况,例如孩子小时候是否是在家长强迫情况下学习的?是否必须在家长的帮助之下才能正常学习?是否在出现反常现象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刺激了孩子?等等。不清楚这些只能是猜测分析,仅供参考。
一是孩子产生了学习恐惧症。比如,孩子在学习英语时,对一个词的词意拿不定主意,翻了几次书,发现是对的,没错。这时孩子可能会担心自己的记忆出了问题。但由于孩子一向以自己记忆好,成绩拔尖而自信,这时便有些不安。这个心理没有及时得到排除,就可能产生对自己的怀疑。结果,在学习数学、物理时也出现这种感觉,对已经记住的定义、定理、定律产生怀疑,即使一连翻几次书证明没错,还是放心不下。最后发展到看书也产生怀疑,拿起书就担心,就连自己的名字写出来都感觉是错的。到了这种地步,孩子实际上是患了学习恐惧症。对学习、生活失去了希望,以致无法上学了。
其实这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加之到了初三学习紧张,与人交往机会减少,孩子可能会产生孤独感,由此引发神经过敏、多疑。以致出现许多混乱想法,担心自己的记忆不行了,担心失去以往的优越感。这是产生学习恐惧的重要根源。此时,家长要镇静,不要让孩子感到问题很严重,这会加剧孩子的焦虑。家长要配合学校疏缓孩子的压力,告诉孩子这是这个年龄段常见的危机,不必忧郁。
二是孩子掌握的知识与智力的发展脱节。现实当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孩子在低年级学习得很好(不是家长帮助的),掌握知识并不费劲,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却变得愈来愈困难了。这时,孩子已经掌握、积累的知识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使他越背越吃力(本应知识越多越轻松)。如果这个孩子属于这种情况,他可能感到力不从心,但又怕失去第一的名次。从而,或许真的产生了心理疾病,或许他为了逃避现实而故意为之。其实这根本不是孩子的过错。如果归因的话,这应该是学校应试教育体制问题所致,是教师把掌握知识当作教学目的,忽视培养学生发达智力所致。
三是家长原因。如果孩子前边的优秀成绩,是在家长强迫学习下取得的,那么他对学习并没有兴趣,只是为家长而学,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但孩子进入初中的中、后期,青春期的烦恼进入了高峰,做事有了自己的主见,这时倘若出现他与家长发生矛盾或其它什么事情刺激了他,就会导致孩子逆反甚至反叛、报复。因为家长最关心的是他的学习,所以,他会以不学习而报复家长。
如果孩子的优秀成绩是家长帮助的结果,那么孩子已经产生了依赖性,进入初三学习压力加大,他感到很难保持第一的优势,所以他会以不学习的表现来缓解压力。
当然也不排除初一、初二时期的优秀成绩,是孩子为满足家长的虚荣心而努力的结果,到了初三面临中考,担心中考失利会辜负父母的期望或不满家长的虚荣心,而放弃学习。现实当中,不少家长要求孩子学习优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让孩子完成自己年轻时没有完成的心愿;给自己光宗祖。这其实就是一种私心。家长的这种内心世界,已经被许多孩子识破。
不管以上的原因是哪种,解决的办法都是無为而教,顺其自然。如果此时孩子不是故意和家长作对,真是出现心理问题。家长千万不要再强迫(有表面的和隐含之分)孩子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了。当务之急的是配合心理医生,及时调节孩子的心理问题。家长此时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着急,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