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材解析

2015-05-30 10:48:04杜冬雪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七巧板平行四边形立体

杜冬雪

解析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一、教材变化及分析

整体变化

在旧教材中,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与图形”包含了认识立体图形与认识平面图形两部分内容。出于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儿童对几何图形的认知规律的考虑,在新教材中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一方面认识图形太多不利于学生的掌握,另一方面儿童容易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混淆,所以把旧教材的“认识立体图形” 与“认识平面图形”的知识进行了拆分。

从儿童的心理特点考虑,他们认识几何形体须要经历一个由粗到细的过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容易找到与立体图形相似的实物,但却难以找到或者容易忽视与平面图形相似的物体的某一部分,所以对于儿童来说,学习平面图形要比学习立体图形困难,因此新教材把“認识立体图形”安排在一年级上册,把“认识平面图形”安排在一年级下册,并且把旧教材中的“图形的拼组”与之相融合,拓展了知识内容。

本单元有3个例题和相应练习,知识内容包括:

具体分析:

例1:与旧教材相比增加了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做了铺垫。而且,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后,安排介绍“七巧板”,丰富了图形拼组的内容。

例2:删除了针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探索的折纸活动(移到三年级学习)。删除了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增加了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摆出平行四边形的活动。这样的安排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强调了学生对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的进一步体会,为今后的学习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

例3:用七巧板拼组指定的图形是本单元的新增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七巧板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玩具,而且制作也非常简单。通过拼组不仅能借此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不仅如此,“七巧板”是一种玩具,更是一种民族的文化! “七巧板”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之一,具有丰富的价值。(欧美人把“七巧板”叫作“唐图”。如今,它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智力游戏,专门研究七巧板的多部著作相继问世……)这样的设置对数学文化的渗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练习:本单元的练习,不仅保留了涂色、统计同类图形个数、拼摆有趣的图案等基本练习,更加注重了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感知图形内在联系和发展空间观念的习题。比如第6页的第4题的增设,不仅加深学生对图形特征的认识,还渗透了“对称”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积累了活动经验。又如第7页第7题的增设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和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内容制订如下目标:

1.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等活动,使学生直观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世界。

5.向学生介绍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有效的活动,使学生能准确辨认和区分平面图形,感受图形的特征。

三、教学建议

1.注意教学尺度的把握。

本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四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常见的重要平面图形,到了二年级学生还将认识角,了解轴对称图形,而到了三年级学生才开始从边和角的角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因此,本单元对所学的平面图形只要学生能够在一系列图形中辨认出给定名称的图形就可以了,能简单的、用朴素的语言说清楚判断的理由就可以了,不需要严格的、用数学的语言表述图形的特征并根据特征辨别图形。教学的程度是“初步认识”。

2.注重活动经验的积累。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我们应当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中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利用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去感知、去思索、去感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的投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数学中体验快乐。

猜你喜欢
七巧板平行四边形立体
奇的七巧板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有趣的七巧板
念个立体咒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立体登陆
炫彩七巧板
炫酷立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