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
摘 要 大学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也需要一些正确的辅导手段。高职院校应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并在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意识和理念、积极开展朋辈心理咨询、营造良好的大学生班级寝室文化氛围等方面做大量的工作,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教育 措施手段
近年来,大学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中国疾控中心较早前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大学生中,有高达25.4%的人有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等心理障碍;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的调查也表明,40%的大学新生和50%以上的毕业生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九成多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心理问题在青年学生中有加重和扩大的趋势。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不仅需要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也需要一些正确的辅导手段:
一、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通过课程教育,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就等于把握了心理健康的钥匙,在必要时就可以用来进行自我调节,这样学生就掌握了心理健康的主动权。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意识和理念,使辅导员成为学生心灵捕手
职院校辅导员是高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等接触较多的人物。辅导员长时间和学生打交道,工作范围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使辅导员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这为辅导员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进行创新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很多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们本身不是做心理健康工作的。所以,学校需要给他们提升和灌输心理健康意识和理念。让辅导员学习心理咨询专业知识,使他们成为学生们的心灵“捕手”。辅导员的工作群体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是非常有影响的因素。
三、积极开展朋辈心理咨询,让大学生的心灵共同成长
朋辈辅导,又被称为准心理咨询、朋辈帮助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咨询形式,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互相给予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过程。一般由受过心理咨询专业培训的学生成为心理咨询员,对同学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在朋辈咨询过程中,由于双方年龄相仿,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人生经验、价值观等相近,对许多问题都更容易沟通和达成共识,在心理上更容易接纳从而顺利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90后”大学生个性独立,不太愿意与父母、老師交谈,同辈的学生却能让他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同辈的建议更容易被他们接受。朋辈咨询能弥补我国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不足的缺陷,满足更多学生对心理咨询服务的需要。朋辈咨询对心理咨询的时间、地点限制较少,方式灵活多样,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
四、营造良好的大学生班级寝室文化氛围,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大学生班级以及寝室是大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只有营造出良好的大学生班级寝室文化氛围,才可以使得大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得到全面的进步与提升。因此,高校辅导员要与班团干一起共同关心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班级、寝室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让大学生在良好的班级、寝室文化氛围中心灵得到净化。健康成长,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与成才。
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工具,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咨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积极利用各种网络信息交流渠道进行宣传教育,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页,通过QQ、电话、电子邮件进行心理咨询。由于QQ、电话、电子邮件心理咨询具有匿名性的特点,学生可以无所顾忌地敞开自己的心扉,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倾述自己内心的痛苦,这样可以弥补有些学生不敢去心理咨询室的缺点,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咨询机会。教师也可以在BBS、博客、微博中宣传一些心理辅导技能,这样比张贴海报更加经济、有效,而且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可以很快地更新信息,符合学生的口味,学生更易于接受。
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高校学生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关键以及重点他关系到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生是否成才,是否适应社会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只有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策略,保证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才是今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课题与方向。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