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霞 滕业方 许鲲鹏 徐应林
[摘 要]塑料产品制造专业群是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建的省级重点专业群,涵盖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三个专业。塑料产品制造专业群岗位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课程的开发过程与建设成效,对专业群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和课程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 专业群 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0-0055-02
一、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塑料产品制造专业群是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建的省级重点专业群,涵盖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三个专业。[1]
针对本专业群所面向的岗位群,建立专业群岗位通用能力为基础、职业特定能力为核心、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专业群职业能力结构。通过对专业群岗位和能力的分析,以塑料产品制造工作过程为主线,建立专业群岗位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专门技能训练模块和综合技能训练模块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2]专业群实践课程体系亦遵循“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原则,具体情况见表1。
其中,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为群内各专业必选模块,面向本专业群通用岗位,旨在培养学生对塑料产品制造行业的基本认知和基本技能,保证专业群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专门技能训练模块:面向群内各专业核心岗位及周边岗位要求,融入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重点开发体现各专业职业特定能力的专项技能训练实训项目,实现人才分流。综合技能训练模块:开发了塑料产品制造专业群的综合训练模块,通过完成一些综合性的实训项目,使学生的基本技能、特定职业能力、核心能力等进一步延伸、内化为从事塑料产品制造这一类职业的关键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拓宽学生就业范围。
二、专业群实践课程开发
(一)课程开发“系统化”
运用行业调查与职业分析方法,紧密地依托中国塑料工业协会和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聘请企业专家与生产一线专家,围绕塑料产品制造所涉及的岗位(群)需求,从职业分析与职业标准的更新、解读入手,把握好分层化职业能力框架下塑料产品制造专业群内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进而设计好专业群实践课程体系,并由此确立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系统化开发课程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二)课程目标“定向性”[3]
课程设计以岗位需求为主导,积极联合塑料行业企业,开展职业分析,确定群内各专业核心岗位和职业特定能力,解读国家职业标准,确立各专业的专项技能训练实践课程、课程目标、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实施“双证融通”。各专业岗位、专项技能训练课程和职业资格情况见表2。
(三)课程结构“模块化”
在针对塑料制造专业群职业能力、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分析和实训项目的开发。例如塑料注射实训课程,分为塑料注射实训(一)(入门模块)和塑料注射实训(二)(提高模块),其中塑料注射实训(一)训练项目对应于群内每个专业,塑料注射实训(二)训练项目为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和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两个专业开发。再如综合技能训练模块:在对塑料产品制造完整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岗位职责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了若干个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综合实训项目,如聚乙烯醇胶黏剂的制备、乳胶漆内墙涂料的制备与改性、无毒塑料水杯的生产、PVC衣架的生产等,群内各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职业规划进行自主选择。通过各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将塑料助剂与树脂生产、塑料材料与加工工艺实施、塑料产品成型等各项能力进行综合运用,内化为从事塑料产品制造这一类职业所应该具有的关键能力。当然,随着社会需求和专业群结构的不断变化,教学模块也可以进行动态调整。
(四)课程评价“多元化”
课程课业评价方案以职业能力测试为目标,弱化结果性考核,强化过程考核与综合考核,采用多元价值取向的过程考核、阶段考核和结果考核、教师考核和同学评比相结合的形式,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和项目相关的能力均纳入课程考核范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互助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课堂教学评价,采用以质性评价为主,与量化评价相结合;以教师自评为主与他人评价、学生评教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评价形式。每一个教学子模块结束后,都进行学生评教,教师同行评价,不断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2.课程教学评价全面收集课堂教学的各种信息,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体验、对教师教学的感受,又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等。
3.在重视教师及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重视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学生针对学习记录的内容进行自我反思和小结,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由外在的压力逐步转向内在的需要,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
三、专业群实践课程建设成效
重构了以就业为导向,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开发了适应专业群建设的实践课程和实践项目,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肯定。
促进了专业群资源共享和实训基地建设。专业群中基本技能训练模块的实训项目、实训场所,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共享,综合技能训练模块也可以在专业群内互选,学院可将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加强同一实训体系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实训条件和实训环境,形成实践教学优势。目前塑料产品制造专业群已经建成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包括:网络课程库、专业标准库、专业文献资料库、专题特色资源库、教学素材库、专学课件库、试卷库、试题库、工业(企业)案例库以及数字化实验实训平台、技能认证平台等。另外,以“江苏省化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江苏省高分子材料实训基地”为基础,与江苏美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校中厂”、拟在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厂中校”及多家深度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载体,集学生实习、双师素质培养、员工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共享型实训平台已经初见成效。
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实训师资队伍。“双师型”实训教师是那些理论功底扎实,又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历和经验的专家。但这些专家往往是所在单位的栋梁,要建立一支稳定合格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决非易事。如果专业设置分散,短期内很难形成实力强大的“双师型”实践师资阵容。而在专业群实践体系建设中,由于专业相对集中,实践体系稳定,经过若干年的培养和引进,会逐步形成实训师资的优势。
[ 参 考 文 献 ]
[1] 滕业方.基于专业群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3(17):13-15.
[2] 马洪霞,滕业方.“专业群”背景下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初探[J].大学教育,2015(1):141-142.
[3]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