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昊
跨栏跑技术是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田径课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相对于单纯的跑跳运动技术,有着很大的差别。从跨栏跑的技术上来说,跨栏跑是要求在快速的奔跑当中完成跨越障碍物的动作,因此说跨栏跑是田径项目中对技术要求最高,动作相对比较难,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一项运动。跨栏跑不仅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跨栏跑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理素质也有着较高的要求。由于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身高、体重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学生们在学习跨栏技术时经常在练习跨栏跑时产生畏惧心理。这种畏惧心理会导致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能够主动地完成动作,甚至不敢做动作,久而久之,不仅该项技术不能够学会和完成,也容易使其他的教学内容受到影响。因此说克服跨栏跑技术中的畏惧心理是有重要意义的。
1.产生跨栏跑畏惧心理的原因分析
(1)主观原因。一方面由于跨栏跑技术难度相对较大,动作要点不容易掌握,并且有一定的危险性,这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开始阶段容易认为自己不能够完成动作,对跨过栏架没有信心,进而导致对跨栏跑产生畏惧心理。另一方面,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的一些失败的经验导致学生对跨栏跑产生畏惧心理。
(2)客观因素。跨栏跑畏惧心理的产生与个人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条件也有着重要关系。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耐力等各方面的身体素质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同学的身体素质能够很容易地接受、掌握并完成跨栏跑的技术,轻而易举地就学会了;可一些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身体素质不好的同学在过栏时就会因为自身的某项身体素质指标比较弱而不能完成动作,有了心理障碍,久而久之也就产生了畏惧心理。此外,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的栏架高度以及场地和器材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还有就是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也会使学生产生跨栏跑畏惧心理。
2.如何消除跨栏跑技术中的畏惧心理
(1)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能够正面面对跨栏跑的畏惧心理,并且能够逐渐地树立起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完成动作。老师应该在教学中尽早地发现学生的畏惧心理,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去克服,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和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用准确、精彩的示范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快速地掌握技术动作,营造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亲切和友好以及对学生的信任,提高学生完成跨栏跑的信心。
(2)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的练习过程,尽早地发现受到挫折、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同学,及时地给予帮助,让他们重拾信心。在失败时帮助学生找到失败的原因,到底问题出在哪,转移学生对失败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原因,帮助学生在失败的时候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调节。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是否合适,应不应该进行调整,在帮助和引导的过程中多采用激励法,对学生以多表扬少批评为原则,在保证学生不出现畏惧心理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 根据学生特点调整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时地进行调整。例如,在练习中可以降低跨栏的高度,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完成动作的快乐,增强学生的信心,或者在练习中将栏板换成软皮筋来代替,等学生对动作形成了初步的概念并且能够完成动作后,逐渐地升高栏架。
(4)加强心理训练。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有助于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强大而稳定的心理素质能够提高应变能力,减少对动作的干扰和影响,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和掌握技术动作。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将有关的心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能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克服畏惧心理。
(5)提高運动素质,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等各项身体素质的练习,身体素质的提高也就相当于降低了动作的难度,学生完成动作的效率提高了,有了成功跨栏的体验,也就不存在对跨栏有畏惧心理了。
3.结论
在跨栏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运动能力设定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各种问题要多关注,对于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要及时地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强学生的信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设置有效的练习方法和手段,最终消除畏惧感,提高跨栏跑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 林.学生跨栏跑过栏恐惧心理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甘肃科技, 2008(16).
[2]林永捷.体育专业学生跨栏恐惧心理调查及训练对策[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
(作者单位:白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