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霄
【摘 要】 异常学生,主要是指思想上或消极或偏激或极端,言行异常的学生。异常思想的成因很复杂,由此引发出的异常言行也是多种多样的。异常思想一旦形成将严重影响学生自身正常发展,而由此产生的异常言行也会对他人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重视对异常学生的管理。对异常学生的管理,要从思想和言行两方面着手。就是管理好言行,疏通其思想。力求达到使异常学生自身能正常发展,降低对他人的负面影响的目标。
【关 键 词】 现象;本质;关爱;评价;管理
班主任工作,琐碎而又充满了挑战,平凡而又孕育着伟大。可以说,班主任的每一项工作都不容怠慢。现在多元化的社会催生了一些比较复杂的家庭环境和背景,导致学生性格复杂多变。甚至于有一些“特殊”的学生,思想上或消极或偏激或极端,言行上表现异常。这里就有几个发生在我班的特殊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谈谈我对有异常学生的管理办法。
【案例1】 某女生和某男生于2014年5月11日一起离家出走。网上留言,称生活没有意义,让大家忘记他们,惊动所有熟识的人。当晚6点是既定的学生返校进班时间,我进班清点学生人数,发现这两名学生未到。我按往常的工作习惯,将这一情况记录在工作日志上,并认真查看这两名学生的以往成长记录,然后打电话联系家长,告知未到校。接着迅速了解两名学生各方面情况,分析原因,了解是否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是否与老师发生矛盾,是否与家长发生矛盾,是否与社会人员发生纠葛,了解到两名学生在校没有发生矛盾,其中女生与初中早恋对象有关,男生与家庭关系有关。随后,我将这些情况反馈给家长和年级组。然后在和家长保持联系的同时,协助家长寻找这两名学生至次日凌晨三点半,次日白天继续协助寻找,并找到这两名学生。找到后,第一时间协助家长作这两名学生的思想工作,直到两名学生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并督促家长负起监护责任,叮嘱家长对学生多观察,多沟通,少唠叨,不争吵。家长也认识到了这个事情本身的严重性,认识到了对子女教育方法的重要性,在表达感激之情的同时也表现出了配合学校协同教育学生的积极态度。现在,女生已转入他校继续学习,男生能主动与家长交流了,心态变好了,成绩进步了,家长非常欣慰,对学生充满了希望。
【案例2】 在我的工作日志上记录着:某女生网瘾大,爱玩手机和电脑;经常上课睡觉,放假回家后找各种理由不来上学,非常厌学;性格孤僻、叛逆,与老师和家长不能进行正常交流。管理好这名学生充满了挑战。正如医生诊断病情,望闻问切,看表象,查根源,治标先治本。因此,首先要及时掌握这名女生异常思想和行为的成因。通过与家长交流,了解到这名女生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的教育方式方法。这名女生因从小身体不好,家长娇惯溺爱,从而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贪玩不爱学习的习惯;当家长逐渐发现问题却难以改变时,因为压力和挫败感,又采取经常唠叨、训斥和压制的教育方法,从而导致学生是非观念不明,形成了固执、叛逆、孤僻的性格。在学校,由于自己的异常思想和行为,与正常的学生显得不合拍,各方面缺乏成就感,从而异常思想和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矫正。在查明成因的同时,我坚持冷静、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重点留意并详细做好她的日常行为表现记录,做到每次产生问题都坚持第一时间过问,客观指出错误,阐明后果,提出改进建议,寄以希望,督促改正。另外,做好家长的工作。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过程,感受学校教育的人性化,明白学校纪律的必要性,明确家长的教育、监管责任;缓解家长因担心孩子受纪律处分而产生的压力,给家长提出教育孩子的建议,改变简单、急躁、粗暴的教育方式。现在,这名女生能按时上学了,基本不和家长争吵了,出了问题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了很大的进步。
【案例3】 某女生思想偏激,性格偏执,没有明确的是非观,自控能力差,在课堂上及同学之间,多有消极或不当言论,行为表现社会化,与家长和老师无法正常交流,且在班上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家长曾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反映疑为抑郁症前兆。对这名异常学生,首先必须做好细致的工作,密切关注这名女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预防突发事件,并作好记录。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在学生出现异常行为时,第一时间向家长反馈学生信息。同时,坚持耐心地与这名学生交流,让她体会到老师对她的重视和关心,尽可能地了解产生这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冷静客观地给她分析异常行为的错误和危害,鼓励她改正。严肃、灵活地给予纪律教育,让她感受到纪律的约束力,又能认识到纪律要求的合理性。另外,同样注重做好家长各方面的工作。现在,这名学生情况基本正常,能达到各项基本要求。
异常行为学生的案例还有很多,不管学生是什么状况,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总结出了一些管理学生的重要信息,以及一些可行的方法。
1. 自身要有正确的认识,有爱心和恒心
学生思想、行为的异常与身体健康的异常是一样的,甚至前者更让学生痛苦,更让人值得同情,更应该得到关注。多角度思考问题,多换位思考问题。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注意集中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上,多发现和注意学生的长处,才能有正确的认识,让爱心不减。当你在学生午休时走进教室,你会发现所有的学生睡着了都是很纯真的。学生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老师如同辛勤的园丁,异常学生犹如更奇异的花骨朵,在和学生一起走过的日子里,也许我们看不到奇异的花朵盛开,但是我们要坚持给予无怨无悔的呵护,给予充足的养分,给予雨露和阳光,为他们美丽的绽放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异常学生的管理,要有长期无悔付出的思想准备和行动。
2. 要重视及时获取有关异常学生的异常信息,注重信息的收集方法
获取信息重在“及时”,才能有效预防或处置。所谓眼见为实,首先要做到自己多观察,多关注重点人。多询问、调查,与可靠的学生常沟通,广泛了解情况。培养正义感强的优秀学生作“情报员”,及时获取较隐蔽的信息。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管理作用,实行全体值日班干部每天定时反馈信息的措施。
3. 对异常学生的异常信息,处置要及时
教师要及时安抚有异常行为的学生,查明原因,做好记录,及时反馈,及时处置。把工作做细,就能更快找到处置办法,有效地将异常行为所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就能够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得到各方面的谅解和帮助,排除干扰,形成合力专注于对问题本身的处置。
4. 矫正异常学生思想的异常是根本,注重疏通思想的方法
(1)动之以情,缩短心灵之间的距离。要矫正异常学生思想的异常,管理教育好异常学生,首先要做到不被他拒之于思想大门之外。要动之以情,缩短心灵之间的距离,学生能接受你,一切才有可能,才有可能获得教育管理效果的最大化。我认为有几种方法很有效。其一,加强语言交流。坚持见面打招呼;坚持经常问问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甚至适当地开开善意的小玩笑。其二,加强活动交流。充分利用各种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多接近异常学生,多与异常学生合作,多鼓励异常学生展示自己。通过这些方法,不经意间就会将爱心传递给学生,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
(2)晓之以理,加强异常学生的理性认识。异常学生思想的异常,根本原因就是思想上对自身,对事物,对事理等多方面缺乏理性的认识。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 “管住学生”或是“笼络住学生”。加强对异常学生理性认识的引导才是矫正异常学生思想异常的根本。其一,重视单独、面对面“说理”。对异常学生所表现出的每一次异常言行,都要认真、耐心地与学生面对面地分析异常言行的错误之处和所产生的危害,有针对性地谈相应道德规范、法纪规范要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指出支配异常言行的异常思想所存在的问题,说明相应的正常思想认识的积极性。其二,重视利用主题教育活动“说理”。诸如主题班会、辩论赛、专题教育、法治教育活动、表彰大会等教育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也能起到很好的“说理”作用。利用活动“说理”,学生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能有更多实在的感受,能有换位思考和体验的机会,能有“对照先进找差距”的感悟机会,因此能更容易收到“明理”的效果。
5. 重视纪律教育和执行的方法
相对来说,异常学生与纪律约束之间的矛盾是更突出的。异常学生很多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认识不到纪律的作用,缺乏纪律意识,如同烈马少了缰绳,异常状况必然难以控制。因此,要注重纪律教育和纪律的执行,要做好这一点,我认为要突出几条原则。
(1)注重理性、人性化。进行纪律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纪律是每一个人的保护伞,它保障我们少受干扰和伤害,帮我们改正自己的缺点。在让学生知道怎么做的时候,还能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唯有如此,才能避免不敢用纪律约束异常学生或单纯依靠纪律的强制作用的两种极端做法。
(2)注重严肃性。用专门的时间进行纪律教育,进行纪律教育的时候要有严肃的态度,进行纪律教育的时候不能做其他的事情,突显纪律的严肃性。
(3)注重反复性。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发展过程都有波动,学生的异常行为也是有反复性的。因此纪律教育也需反复进行。这一点上,可以坚持在班上做好每周小结的工作,反复进行纪律教育。
(4)注重纪律要求和执行的灵活性。管理和教育异常学生时候,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用纪律约束异常学生时,必须注重灵活性。对异常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不宜过于细化,老师要保留一部分的解释权。落实纪律要求,尽量避免单独处理异常学生。
6. 重视对异常学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异常学生与其他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不能回避的客观事实。在教育转化异常学生的过程中,在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必然涉及到对异常学生的评价。不重视评价标准和方法,主观上就会造成教育者自身心态失常,客观上脱离实际,不能起到教育转化的作用,甚至会让异常学生发展得更严重。因此,必须重视对异常学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1)适当降低对异常学生的评价标准。如案例1中的学生能安心在校学习了,案例2中的学生不旷课了,案例3中的学生情绪失常的间隔变长了,我们都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积极的评价。
(2)注重评价方法。其一,对异常学生要多用积极评价。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赞美。我们都乐于接受赞美,它能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因此,其一,要坚持多寻找异常学生的优点,多用赞美。客观指出学生的错误和危害,少用甚至不用批评。其二,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表扬学生,对有“人来疯”特点的学生,少用公开的表扬;对内向的学生,可用公开表扬的方式。其三,给异常学生制定阶段性的目标,进行阶段目标评价。如案例2中的女生,分阶段实现按时到校、和家长及老师交流、上课动手记笔记、按时交作业、提高作业质量等目标。制定阶段性目标,就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异常学生能得到更多正面、积极、成功的体验,给异常学生搭建通向成功的阶梯。
异常学生的言行和思想非常复杂,对异常学生的管理充满了艰辛和变数。作为班主任,应怀着一颗爱心,以满腔的热情,做好细致的工作。相信,每个异常学生都能成为一道绚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 陈清源. 心理异常学生纠正初探[J].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2010(11).
[2] 刘焜辉. 异常学生之辅导[J]. 师友月刊,1975(94).
[3] 廖晅. 春风化雨,点亮心灯:对心理异常学生辅导的点滴体会[J]. 新课程(上旬),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