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宝丹 李作春 陈墨
【摘要】通过阐述实施 “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必要性。通过对“精细化”教学管理内涵的诠释,理清精细化管理对教学管理的内在要求,探索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路径,促进军队院校教员课堂教学质量与能力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精细化;教学管理;教学能力
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于高校管理,已成为推动高校教育管理规范化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军队院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对不同岗位能力素质制定定量和定性的规范,将有利于军校教员队伍的能力素质建设,进而从整体上提升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正规化管理水平。
一、精细化管理对军校教员能力素质的要求
在教学岗位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军校建设发展的需要。军院的发展离不开学员的成长进步,而学员的成长与教学岗位直接相关,这就决定了军校对提升教学岗位价值的期望,也成为在教学岗位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动力。同时,在教学岗位实施精细化管理,明确教员的未来发展目标及实现路径,也是每位教员自我提升、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
(一)精细化管理对初职教员能力素质的要求。主要包括专业基础、教学能力、辅助教学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四个方面。专业基础方面:要求熟悉现代教育训练理论和教育训练法规制度,关注军事前沿理论和武器装备发展动态,能熟练操作使用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能使用一种外语进行交流。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经过相应培训。具有部队或机关任(代)职经历。教学能力方面:能根据教学对象和课程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手段,设计教学过程。课程教案编写规范、要素齐全。能够按照教学要求讲解清楚,板书规范,课件美观。辅助教学能力方面:能够积极辅助主讲教员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能够参与教学场所和信息资源建设。研究创新能力方面:能够针对教学对象和课程特点开展教学研究,能够开展学术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二)精细化管理对中职教员能力素质的要求。主要包括专业基础、教学能力、研究创新能力、专业建设能力和服务部队能力五个方面。专业基础方面:与初职教员的专业基础能力素质要求基本相同。教学能力方面:能系统讲授本专业理论课程,完成年度授课任务,并能运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实践教学活动。能够指导学员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创新能力方面:能主动参与申报课题立项,积极开展科研和学术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专业建设能力方面:积极参与包括课程标准、教材编写等在内的专业课程建设,在学科专业网站、教学档案、试题(卷)库等信息资源建设中发挥作用。服务部队能力方面:能够运用新理论、新知识为部队解决现实问题,能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为部队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决策咨询和改革建议等。
(三)精细化管理对高职教员能力素质的要求。主要包括专业基础、教学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学科专业建设能力和服务部队能力五个方面。专业基础方面:在初、中职教员能力素质要求的基础上,能够使用外语进行课程教学、学术交流及开展科研。具有相应的岗位任职经历,如部队或机关任(代)职,出国考察、学习或交流等。教学能力方面:在中职教员教学能力素质要求的基础上,要求具有开发新课程能力,在创新教学方法上发挥引领作用,能运用实验、实习、演习、演练等两种以上教学形式进行实践教学,能紧贴部队作战需求在校外开设讲座、报告等。能够指导培养研究生。研究创新能力方面:能够组织申报课题立项,带领团队集智攻关,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开展学术研究,解决本专业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学科专业建设能力方面:能够主持拟制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具有组织本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能力。服务部队能力方面:在中职教员能力素质要求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部队技术手册、法规制度等材料的编写,作为主要完成人提交的报告、意见被部队采纳,研究成果对推动部队建设全面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二、精细化管理增强军校教员能力素质的实现路径
(一)教员岗位能力素质自我评价。主要包括:一是专业基础评价。包括专业理论学习、专业培训、专业实践经历、身体心理情况等。二是教学能力评价。即把日常的教学工作过程与岗位能力素质要求进行对比,查找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可以多次自行模拟量化评估,考察个人教学能力的发展情况。注重以学员为本,将学员的意见反馈作为评价教学能力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三是知识领域与创新能力评价。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教员在本专业领域求精求深的同时,还要不断更新、拓展自身的知识结构,具备承担多层次、多门类授课任务的能力。科研学术创新能力是区分不同职称差异的重要指标,也要作为自我评估的重点。四是个性特征的评价。分析自己的个性是否具备爱心、耐心、细心等教员特质,分析自己的性格与现职以及职业发展未来岗位要求的吻合度,以便调整发展路线,避免出现岗位不适的状况。军校教员要综合评估各种因素,确切了解自己的特长与不足,切合精细化管理岗位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评估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选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
(二)教员岗位能力素质发展目标定位。根据自身的评估结果,教员岗位能力素质发展目标的定位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职业发展路线的选择,即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爱好等综合考虑,是侧重发展教育教学研究方向,还是侧重发展教学科研方向等。二是岗位目标的时间规划。在确定自身职业发展路线的前提下,选择教员能够达到的精细化管理规定的岗位目标,以便目标能够在实践运行中得以实现。可将目标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三是职业发展计划的制定。针对如何衡量职业发展计划,有学者提出以下五条标准:其一,目标是自我认真选择的;其二,对每种被选择的结果,都曾认真地做过评估;其三,你为自己的选择结果感到骄傲,并充满信心;其四,愿承诺并付诸行动来完成自己的选择;其五,它适合自己的整个生活模式,符合自己的价值观。
(三)教员岗位能力素质发展计划的执行。在完成上述几个步骤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要使岗位能力素質发展目标变为现实,就必须制定计划并按照计划中的具体措施去逐项落实。行动计划与措施应当具有可行性,制定时应尽可能地详细和具体,以便按时保质完成和定期检查评估。比如,长期计划是在退休前获得教授职称,并能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有所创新、突破;中期计划相对具体一些,如:五年内在职称、学历方面获得提升,申报一、两项科研课题等:短期计划就更为具体,如:一年内发表几篇学术论文,在某个方向推进教学改革,参加哪些学术研讨会,如何指导学生的科研学术实践等等。教员通过执行岗位能力素质发展计划,可以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最终顺利地实现自我的人生目标。
(四)教员岗位能力素质发展计划执行评估与反馈。事物总是在不断前进过程中变化的,要使教员岗位能力素质发展计划行之有效,还需要时时审视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发展路线,不断对发展路线进行评估与修订。院校可以为教员建立“职业发展计划档案”,记录教员的成长状况,并定期做出相应评估。这些评估包括教员个人评估、院系评估和干部处(科)总评估等。在评估时,应当从教员学科发展方向、教学开发方案的制定与执行、职务与职位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将实际情况与职业生涯规划相比较,根据评估的结果对教员岗位能力素质发展计划进行适时地调整与修改,从而避免教员在其职业发展的道路上多走弯路。
参考文献:
[1]于志良.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M].北京:大连舰艇学院学报,2010.04;104-106
[2]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M].北京:新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