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娈喜
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可以通过哪些词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自主、合作学习后,课堂交流时出现了这样一个片段:
生1:读第一节时,我们小组认为从“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几个词中,可以看出黄河的磅礴气势,“万马奔腾”写黄河的声势浩大,“浊浪排空”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惊涛骇浪。我给大家读一读。(朗读)
师:读得很好,读出了黄河的气势,还有同学(示意站起)。
生2:“万马奔腾、浊浪排空”两个词读得好,显现了黄河的惊天气势,但她的“黄河滚滚”读得不够好,我给大家读一下。(朗读)
生3:读得声情并茂,突出了黄河的气势和游人的胆战心惊,尤其是“胆战心惊”,读出了黄河的令人生畏,但是,我还想和他比一比。
师生鼓掌。
生3朗讀。
师:刚才,几个同学把黄河的气势磅礴读出来了,现在,我们不妨再来感受一下。
学生齐读。
师:对,这就是那令人胆战心惊的黄河。可是,课文主要写黄河的主人,为什么要先写黄河呢?
学生思考、议论。
生4:写黄河的惊险和游人的害怕,是为了突出黄河主人的勇敢、镇静。
生5:还有黄河主人的英雄气概。
充满激情的朗读和蕴含自信的讨论,虽然不一定完美,但让学生在读中议,在议时读,还是可以多角度打开学生的心智大门的。而这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收获的不光是自信,还有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像这样先学后教,学中教,教中学,与过去学生读、教师评的做法相比,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更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教师这方面来说,顺学而导,因学而教,及时调控,引导点评,体现的也是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课堂活动越丰富,越扎实,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越快越好。语文课堂的“活动化”,其目的就是通过语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语言活动作为撬动能力发展的杠杆。语文课堂“活动化”的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全员参与,落实主体活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施语文课堂的“活动化”,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真心尊重,认识到学生之间只有个体差异,而没有分数高低。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也应该按照学生的实际,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承受能力,让学生不受困拢和干扰,能够全身心地放在学习上,并教会他们善于合作,勇于表达,直面竞争。课堂是学生的,这一点,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语文课存在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师要殚精尽能,引导学生,以便共同创造可以让学生回味良久的语文课。教师要敢于把自己的身份放低,善于过平淡的课堂生活,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以催生课堂里的精彩。笔者长期实践的语文活动化教学,就是为了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得以锤炼的一种尝试。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正动起来,在教学活动案的设计阶段,我就在内容的设置上做了精心的研究。我能根据文本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编制出目标基本相同,任务略有差异的“学习活动导案”,让各小组的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多层次学习。在“学习活动导案”的实施阶段,我能根据课堂阅读出现的情况,及时地对“学习活动导案”的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课堂学习。这就是说,“学习活动导案”不是一字不易的“标准案”,而是处在动态之中的“活动案”,学生的课堂活动目标既明确,又处在调适之中,各活动板块有衔接,但也不是为了衔接而衔接,而是有利于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指向学生生命发展这一终极目标。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我总是有意识地借助创设情境、适时点拨、积极评价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激发他们合作学习,将思维的成果展示出来。具体地说,在各个环节的活动中,我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学习,最后是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当然,一堂课结束,而对问题的思考并没有停止,将课堂引向课外,也应该是语文学习的应有之义。
对于学生来说,让他们全程参与学习活动,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其唤醒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样巨大。学生如果能根据教师提供的活动单,明白学习的要求,再根据自己的水平、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尝试,他们就会在属于自己的学习时空里尽情学习,尽情享受,这样,就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思考中学会思考了,学生的思维也会得到自由伸展,学习品质自然会获得提升。
课堂学习不是死板的读、议、写,而是充满情趣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趣味化的活动中增长知识,享受过程,提升能力,丰润情感。学生在语文课堂里,不管是阅读、思考,还是讨论、交流,都应该是轻松而充实的,至少,应该远离枯燥。而课堂学习的“活动化”,则会让学生身心活动,思维能动,最终诞生灵动的课堂。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组学习,让每个学生的听、说、读、写、思、辨能力都能得到训练、提升,并以此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促成他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人际关系上良性互动,最终让语文课堂显现它的活力与魅力,形成人生发展中最大的生产力。从这一角度来说,语文课堂的“活动化”教学,就不单单是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更是为了他们的成长,为生命的未来发展奠基。
落实语文课堂的“活动化”,需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也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实现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有效衔接,让课堂成为师生思维发展和情智生长的理想场所。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语文课堂将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彰显出美丽的质地来。当然,语文课堂的“活动化”也要防止“表征化”的倾向,让学生的课堂活动不单单体现在形式上,更有要质的追求,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实现学生在活动中成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