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
[摘 要]本文分析了社保卡作为市民卡建设的要点,并对它的信息管理规划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社保卡作为市民卡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分析社保卡作为市民卡的业务分析基础上,重点对社保卡作为市民卡的建设要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几点建议,期望能推动本地社保卡作为市民卡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0.193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0-0-01
1 社保卡作为市民卡的建设思路
1.1 建设思路
随着全国社会保障卡发行和应用工作快速推进,社会保障卡已成为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履行职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将加载有金融功能的社保卡作为市民卡载体,可以有利于简化办事流程,使持卡人方便快捷地享受政府提供的等基本公共服务;使持卡人享受开通的各种金融和商业服务,有利于降低管理运行成本,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有利于促进信息消费,实现信息惠民。政府推出市民卡,在政府主导下发放,将政府服务、公共事业服务、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领域积聚在一张智能卡上,可以完成业务办理、电子凭证、信息记录、缴费、待遇领取、小额支付及查询等功能。
1.2 社保卡数据信息管理规划
社保卡平台建设中,设计思路是把“人”作为信息管理的核心,在设计系统时候时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当前,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中对“人”的数据信息进行管理是重点,而主要分为紧耦合、松耦合两种,进一步对这两种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紧耦合的优点是业务联系紧密、效率高;缺点是系统庞大、业务工作调整难度太大;松耦合优点是业务相对独立、易于梳理,缺点是数据冗余、对效率有一定影响。通过对以上2种管理模式的综合分析,在建设系统时候拟采用松耦合的方式,提高了系统建设灵活性。
2 社保卡转市民卡业务分析
首先,对人力资源业务进行分析,需要对人的数据信息进行管理与规划,这个就是社保卡,也就是市民卡的主要功能。对其个人基本信息又可以划分为自然社会属性和业务属性分别对待,人的自然属性按照“一个入口、一处维护”的设计思路,严格管理,在自然属性上实现业务间的完全共享。在图1中,主要由自然社会属性为主体链接:人力资源属性、社会保险属性、人才属性,在由这些主体属性出发,划分下级属性,而业务属性又可以分为人才属性、人力资源属性和社会保险属性,由业务部门分别管理,按照需要进行部分共享,具体描述如图1。
在此以人的各项属性为基础,将把各项经历进行统一划分,设计系统的自然属性时候,主要将人的就业职业经历、教育经历、从业经历的工作发展,及人的户籍信息、家庭及社会信息、生理信息等基本信息进行考虑,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机制。
3 社保卡作为市民卡建设要点
3.1 主要建设内容
市民卡主体工程内容主要包括“一卡、一网、一库、三平台、四类应用、两套体系”。“一卡”指市民卡,具备居民身份认证、电子支付、信息存储功能,可直接作为居民在区域内享受市民服务的个人电子凭证。“一网”指市民卡网络系统,实现不同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一库”指市民卡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存储包括来自人社、计生、卫生、民政、教育和公安等各部门的相关市民基础信息和动态业务信息。“三平台”指市民卡发行管理平台、支付清算平台及居民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四类应用”指政府公共服务、公用事业、商业支付和银行金融应用。“两套体系”指制卡发卡工作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3.2 提高信息化人才培养
在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人才梯队的培养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从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几个方面入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营建一个良好的用人环境。
3.3 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引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必然会引起相关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等的变化,所以需要提高相关工作的应用水平。需要规范各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内部的应用水平,增强相应人员的办公能力、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服务水平,主动推动相关社会事业信息化发展,加快各部门资源整合、共享。
主要参考文献
[1]徐焕良,李绪蓉.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集成平台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6(20) :9.
[2]尹蔚民,胡晓义.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12.
[3]钟东江,郑辉.电子政务工程造价指导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3.
[4]胡泽君.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广东省高级公务员公共管理研究论文集[G].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5]郭小聪.行政管理学[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6]高一凤.我国政府的管理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发展的互动[D].北京:燕山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