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自主学习的策略

2015-05-30 10:48孙宏恩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语文教学策略

内容摘要: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课堂上师生角色转换不明显、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引导不够、师生关系需重新审视等诸多问题,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积极性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都是倡导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已超过十年时间,教育界的众多专家、学者以及广大一线教师们对于如何上好语文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这其中有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李镇西老师的自主教学、蔡澄清老师的点拨教学法等模式,这些教育主张为语文自主学习策略的探究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参考,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使传统的课堂面貌焕然一新。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课堂上师生角色转换不明显、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引导不够、师生关系需重新审视等诸多问题,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积极性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1]36新课改实施以来虽有成效,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我们的教师还是注重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这种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满堂灌”、“填鸭式”就成为了学校课堂的真实反映,我们的课堂依然问题重重。

1.课堂上的角色转换不明显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古人有云“‘读书在自用心,先生只是引路人;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的教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终归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外因。”[2]108但依然清晰可见的是,老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的讲,学生在底下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性很难得到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教学效率难以提高。

2.对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培养不够

教学本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而现实恰恰相反,老师上课注重了知识传播和要求学生记忆,忽略了学生阅读、思维、质疑能力的培养。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现在大部分孩子怕写作文,高中生的作文大都是流水账般的人云亦云,更有甚者直接网上搜索抄篇文章应付了事。出现这种状况的一大原因,就在平日的教学中缺乏相应训练,学生独立思维的品质培养缺失,这种不足不仅对写作表达,还有各科学习,甚至以后的人生成长都会有深远影响。

3.师生关系需要重新审视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而现实中学生怕老师,见到老师绕道走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什么会如此?老师“术业有专攻”“闻道在先”,且年龄上要长于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优势群体,而学生“知者少”“闻者寡”,且年龄上幼于教师,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弱势群体。[2]168教师没有走进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觉得老师高高在上,永远只有仰视的份儿,故学生怕老师。

二.自主学习的意义

对于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正视它的存在,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此次课程改革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自主学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思路。

什么是自主?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自主”一词的语义学意义是:自己做主。[3]1810《辞海》的释义是:“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如:婚姻自主。”而关于“自主学习”的定义,文献中有许多不同的描述。Holec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其中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Huttenen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意愿和能力;Little将自主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心理反应。余文森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无人知监控的学习。”[1]183从以上诸多观点,不难看出自主学习其实就是强调自己动手、动脑、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朱小蔓教授在研究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的教育实践时提出了“三小主人”的观点,在论述这一自主创新的模式时,她对“自主性”进行了专门的论述:“自主性实际上是学生在其学习生活中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动源。因为有了自主性,一切学习生活便成自觉。”[4]163俗话说的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也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点明了自主的重要性,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也是体现在多个方面。

1.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在上课前就已经进行了认真预习,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下课后及时查漏补缺,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地把“老师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逐渐摆脱了对老师的依赖,使自己成为学习的管理者,这样会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陈学忠老师认为:“发挥自主学习的潜能是指要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有效地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培养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5]102的确,在当今社会,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功。据我国学者调查研究,在1992年“中国大学生实用科技发明大奖赛”中获奖的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自主性、自律性,表明学生的创造性与他们的自主学习是密切相关的。华罗庚先生说:“一切创造发明,都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可见,自主学习对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

3.有助于生师交流相处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自主学习改变了传统方式下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学生自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学习成为一种兴趣,对于老师,也达到了真正的尊重,这样一来,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趋于和谐,完全有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以下策略,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1.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宽松自在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真的至关重要。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愉快地学习、生活的催化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孩子周围的环境入手。教师、父母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必不可少。“放任型”和“专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都不利于孩子成长。现代教育理念主张父母做“民主型”家长,与孩子平等相处,做孩子最亲密的“朋友”,会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去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成为孩子自主能力培养提高的有力推手。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施者,学生的创造力、智力受环境的影响很大,那么作为为人师表、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又该如何为学生创建宽松的学习环境呢?

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的阅历欠佳,对世界的认识不够深刻,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思想,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原因,才能从根本上去了解学生的一举一动。其次,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教师不应只是一味的指责、批评甚至是打骂,应该以一颗善良、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们,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用心良苦并勇于自新。古语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虽然本意是在强调学生应尊重老师,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教师应该像父母一样去关心、爱护学生。

2.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就在不断的学习,摆弄东西,模仿他人,对世界的强烈好奇汇聚成巨大的兴趣力量。可是,当学习成绩演变为升学的工具,许多孩子的学习兴趣逐渐被家长、老师、社会给“无情”扼杀了,那么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首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乐趣、有成就感。对教师来说,要多看到学生身上的长处,鼓励学生。不要希望所有的学生考试都能考优秀,要看到他们每次的进步,进步的学生无论幅度大小,都应多多鼓励,好孩子永远是夸出来的。

其次,对学生的要求要根据学生自身能力来定。用前苏联维果茨基的理论来说,就是要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定的目标不能过高,当然也不能过低,应该像摘桃子,“跳一跳,摘果子”。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满怀信心地逐步实现自己力所能及的、通过努力可实现的目标。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义务和责任让自己的课堂活跃,充满乐趣。《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课文是个新闻,按理说新闻学起来很枯燥的,学生兴趣不会很高。一位老师以经典老歌《东方明珠》导入课文,课堂中间穿插一些相关常识,比如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的有趣事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饶有趣味。知识的传递伴随着浓烈的趣味,才易于达到心灵深处,学生才乐于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激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教师的责任。要行使这个“责任”,应该怎么做呢?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第一,要强调大胆实践的意识和开放性的探索意识。第二,要“强调实践出真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要树立积极参与意识,参与讨论,参与答辩,参与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己‘会学的学习能力,会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会分析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5]115在平日学习中,鼓励学生多读、多议、多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调动其智力和一切非智力因素,逐步引导,尽可能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学习活动。

长期一来,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语文课堂上学生只要带着耳朵专心听讲、会抄笔记、背笔记就行,这造成学生很强的依赖和被动性,满足于学习上的一知半解。自主学习,强调注重培养阅读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那么,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思考方面,教师该怎样做?

第一,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教师不能总是把饭做好了端给他们吃,而是把材料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做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在课堂上一讲到底,而是应给学生留一定的发挥自身能力的机会,引导学生应积极参与。江苏省洋思中学创立的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基本结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抛弃了课堂上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练”压到课外的做法。普遍灵活地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发言活跃,大部分作业当堂完成,老师讲的很少,只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点拨、指导、释疑。凡学生通过自己学会的内容就大胆地不教,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7]45只有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时间,让学生们去思考、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

第二,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高中语文“课标”也在“教学建议”部分要求“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8]156课堂的阅读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参与、协作、商议的双向活动,应该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8]157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学生对老师不再依赖,主体意识被激发出来,自主学习便得以实现。

第三,给学生以肯定的眼光,多鼓励、少批评。有学者认为:“教师在有争议的内容时,恪守中立的原则,并保护所有参与者的不同观点。”[9]182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对于学生的不同观点和回答,不宜马上简单肯定或者否定,而是引导学生去思考究竟哪些观点是可以采纳的。教师给予学生的应是多一些肯定性的话语,少一些讽刺和否定,好的学生有时候真的是夸出来的。“相对于学生的自主性而言,文本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从普遍性而不是特定意义上讲,任何文本都可以被批评乃至否定。教师也不再是主宰者,教师的任何观点都可以被怀疑乃至批驳。”[8]158例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就有学生指出:“父亲跨栏杆的行为是违反交通规则的。”的确,从现代人的观点、社会层面来看《背影》中的父亲行为的确不妥,如果我们一味的崇尚名人,不敢于怀疑的话,那么又怎么前进呢?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此时对提出此疑问的学生予以简单粗暴的否定甚至批评的话,这个学生的积极性、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就被抹杀了。教学中遇到有争议的情况是好事,应正视它的存在,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展开激烈的辩论,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强化了口语的表达训练。语文教学中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是师生间的对话,是对学生独特理解的尊重。

参考文献

[1]肖自明,陈兰萍,范牡丹.基础教育课程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

[2]栗洪武.学校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朱小蔓.小学素质教育实践[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陈学忠.优秀教育论文集[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

[6]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秦培元.洋思教育的密码[J].江苏教育研究,2011,(3):23—24.

[8]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施良方.课程理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基金项目:陕西省2015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渭南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三位一体协同培养的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前培养综合改革研究”(JG201501);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语文教学品质提升策略研究”(2015JYKX006)。

(作者介绍:孙宏恩,渭南师范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教育史和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语文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