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的融合

2015-05-30 23:37:35栾晓峰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内容信息技术

栾晓峰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对化学教学的价值、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教学的形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化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因为它们能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助学资源。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除了发挥教材、黑板、实物、模型、化学实验室等传统教学媒体的功能外,还应重视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化学课堂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90071

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比如容量大、模拟性强、表现力强等,已经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但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后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却很少有教师深入思考。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不能盲目、不能过度,不能把化学课堂变成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大杂烩”,必须与化学课程的内容及化学课堂教学的其他方式有机地整合,使其更好地为化学教学服务。

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上面临着许多的困惑和不足,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反作用”。

【案例1】第三单元复习课片断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教师: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我们这节课就来复习这些微观粒子的有关知识,找到这些粒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首先来复习分子。我们从定义、特性、构成、表示方法、构成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等角度来进行逐一的复习。

(投影上述有关内容,然后学生集体回答问题,并同时在屏幕上显示。)

教师:接下来再来看原子,我们同样从定义、构成、表示方法、构成的物质、相对原子质量等角度来复习。

(投影有关内容,学生集体回答问题,同步显示。)

教师:分子和原子是两种关系非常密切的粒子,那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投影相关对比的表格,学生回答并同时投影。)

教师:刚才我们对分子和原子进行了简单的复习,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加以巩固。

(投影5道题,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看完并说出答案。)

……

在该案例中,教师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来进行复习教学,这也是很多教师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式,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的容量大大增加,能够让复习内容尽可能地多和全。就像这位老师的复习课一样,整节课内容庞大,把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有关内容一网打尽,并且进行了有关习题的演练,结构紧凑,速度较快。但是,在这节课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一节课的复习容量相当于新知识教学内容的6到8课时。在一节课上蜻蜓点水式的复习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多少?其次,为了能将所有内容在一节课上完成,教师在知识点的复习上主要采用全班集体回答的教学方式,这样导致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滥竽充数;对习题的训练也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除了少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回答出来以外,大多数学生只能跟着老师的答案走,习题的巩固效果没有得到体现。再次,这节复习课由于复习内容和时间的双重限制,使得整节复习课只是对以往的教学内容进行罗列,没有适当的拓展和提升,没有真正起到复习提高的效果。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过于看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容量的优点,为了追求教学内容的宽度,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所以就出现了牺牲学生思考、消化时间的教学模式,将以前教学中“人灌”“书灌”的模式变成了所谓的“电灌”。对于这种教学模式如果教学对象是接受能力很强的学生,也许会有一定的效果,而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而言实际收效甚微,甚至会影响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那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呢?

【案例2】《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一课时片断)(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教师:我们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目前已经发现和制得的物质已超过三千万种,这些物质和人类一样都有相应的分类,都有其所属的“家族”,那么大家知道在化学物质中哪个“家族”最庞大吗?

(学生讨论、猜测。)

(教师播放一段视频。)

教师:通过资料我们知道拥有物质种类最多的是碳家族,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对碳家族的一些成员进行学习。先来了解碳家族中几种重要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碳60。我们先来了解金刚石的有关知识。

(播放视频:介绍金刚石的发现、特性、用途和有关趣闻。)

教师:通过刚才的介绍,请同学们归纳出金刚石的主要物理性质及用途。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和金刚石属于“孪生兄弟”的石墨。

(播放视频:介绍石墨的发现、特性、用途和趣闻。)

(学生归纳,教师总结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教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一类含有石墨的物质,我们把它们叫做无定形碳,包括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些物质的重要性质和用途。先来看活性炭……

该案例中教师利用视频资料的介绍引入课题,远比教师的语言描述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然后提出问题,再用视频资料介绍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避免学生把看录像当成放松和休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多媒体工具成为教学的载体,让学生在比书本更形象、比教师讲解更生动的教学方式中获取知识,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掌握知识,完全改变了以往该类知识点教学中“学生看书——教师划书——学生读书”的教学模式。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犹如双刃剑。虽然现代信息技术拥有庞大的信息容量、丰富的表现形式,被大量应用到教学中,但是许多教师并没有考虑到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使用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是简单地把现代信息技术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比如,单纯地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取代教师的讲解和板书,这不过是变换方式加大强度、高密度地进行“填鸭式”的灌输;过分依赖现代信息技术,弱化教师的作用,使学生更多的只是面对机器,缺乏与教师的交流,无法及时反馈教学效果;等等。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出现的这些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调整,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才能发挥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部作用。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1.设问——演示——总结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若干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然后用录像等多媒体方式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让学生有目的性地自学,然后学生归纳,教师总结。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避免录像等教学媒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适合于一些难度不大,学生容易自学的教学内容。比如《爱护水资源》这节课,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地球上的水资源情况如何?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如何?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有哪些?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教学录像,再结合书本上的介绍,让学生进行回答。接下来播放无锡太湖水危机的新闻报道,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身边的水污染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说出他们解决水资源现状的措施或方法,再播放无锡对太湖水进行治理的报道。最后通过录像向学生介绍世界各国及我国奥运会场馆建设方面的节水措施,由学生归纳在工业、农业、生活方面的节水方法。整节课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2.猜想——验证——结论

教师先就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做出大胆的猜想,然后用动画模拟等手段向学生提供正确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评价、分析,并最终得出结论。这种模式适合于微观粒子的教学。比如《原子的构成》的教学,教师首先可以抛出问题: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如果可以再分,那么它的内部结构又是什么样的呢?让学生讨论,作出猜想。然后播放“模拟卢瑟福的轰击金箔实验”,通过对产生的不同现象的分析,让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评价,然后教师再加以分析和讲解,引出原子的结构。这样的方式比教师空讲形象得多,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3.整理——应用——巩固

首先教师对原理性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归纳,然后让学生利用所学原理来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起到复习巩固和提高的作用。这类教学模式适合于化学实验类的复习课。比如对二氧化碳的复习,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对制法和性质进行归纳,然后用虚拟实验室之类的软件让学生来训练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组装,最后通过气体的制取与性质的组合实验来巩固前面所学的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模拟,让学生巩固相关的知识。

4.导学——探究——归纳

这种教学模式比较适合物质性质类的教学,像金属活动性顺序,酸、碱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等。比如对一氧化碳的教学,教师首先可以用煤气中毒的新闻案例来引出一氧化碳,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谈一下对一氧化碳的了解,引出课题后就对一氧化碳的相关性质进行探究,能做实验的就做实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不适合做实验的用多媒体演示(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和毒性),最后利用课件对一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完整的归纳整理,把前面的内容系统化、完整化。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化学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弥补现代信息技术的不足,使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接红.趋利避害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现代信息技术课堂应用之我见[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20).

[2]马丽.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化学实验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3]张庆,陈宏彬,常国华,高天鹏.化学教育实习现状及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建议和可行性分析[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7).

[4]熊竟如.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08(18).

(责任编辑罗艳)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内容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