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德
[摘要]信息技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传媒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让数学课不再枯燥乏味,创造了大量富有情趣的场景和动画,充实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满足了学生学习需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有利助手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90026
信息技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传媒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它在数学课堂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教学信息的载体,以其容量大、效率高、节省教育投资等优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活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极大地影响数学课程的发展.
一、为何要让信息技术成为数学课堂的有力助手
合理地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可以让数学课堂不再枯燥乏味.通过信息技术创设大量富有情趣的情境,让学生从信息技术中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让信息技术成为数学课堂的有力助手.
1.适时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非常关键.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主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适时利用计算机教学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和良好的教学场面,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揭示内在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抽象的知识我们无法用语言表达得清楚,有时即使表达了,也有点糊里糊涂.但如果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渐变、叠加、声像等功能,就可以变静为动,加强对概念的理解,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利用信息技术多方面、多角度地演示、强化算理教学,能将抽象的知识难点和过程直观化,可以丰富学生的感官和深化认识程度,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揭示内在的规律和现象.
二、如何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数学教学的有力助手
常言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取得最好的效果,这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下面我就将本人粗浅的一点认识与各位交流、分享,以便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1.创设情境时运用多媒体,激发参与兴趣
情境的创设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播放一幅美丽的图片或一段相关的动画、视频等来展示要学的内容.例如一元二次方程一章中的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比率问题、顺逆流问题、商品价格等抽象的问题,凭空想象很难准确地列出方程,假如利用多媒体将丰富多彩的情境展示出来,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精选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可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激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2.运用信息技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导入的时间不长,但作用不小.成功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课堂中适时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的画面、视频等导入新课,能极强地丰富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是一种很好的课堂导入法.如在学习“旋转”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摩天轮“旋转”的视频导入新课,让学生通过观察、经历、分析、探究旋转的基本性质,发展空间观察能力,培养几何思维和审美意识,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快乐,更加热爱数学.
3.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合理适时运用信息技术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能很好地创造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学会用运动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例如,二次函数一直是中考的热点问题,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如果能正确及时地利用多媒体将数形结合起来学习,就会很容易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运用信息技术,增大练习课和复习课的容量
面对练习课和复习课容量大的特点,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都要写许多小黑板,这样费时又费力,还达不到想要的练习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练习课和复习课的课堂练习,既省时又解决了容量大的困难,还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随时在网络上下载最典型、最新颖的题目,随时刷新教师的知识库,让学生的学习有得放矢,优化练习.
5.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面对探究式的学习形式,学生必须具备大胆探索、大胆创新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探究,将静态的图形变为动态、将抽象的现象变为直观等,很轻松地建立起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让创新的思维穿越时空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发挥最高水平.
(责任编辑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