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出手时就出手

2015-05-30 10:48李延昭
新课程·小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苹果解题师生

李延昭

在武侠小说中,武林高手在过招时总是不紧不慢,该出手时就出手,伺机而动,直击要害。在教学中,老师同样要具有这样的洞察能力和执行能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少表现自我,需要出现时就出现。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很明确,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演。作为导演,工作在戏前和幕后,在课堂演出之前就得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认真分析知识与其之间的关系,认真书写教、学案。在课堂运行的过程中,把时间还给学生,但也不能全身而退,该出手时还得出手。

对于新知识,师生面临着三种处境: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就能理解;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学习后才掌握;再是无论老师怎么教也不会。

第一种情况如同学生伸手就可以摘到苹果,或是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就让他自己摘吧。老師只需要明示目标即可,如果老师还为此精心设计,那就多此一举了,倒可能将简易的知识模糊化。如,左右的方位认识,老师不教,学生还明白拿笔的手是右手,另一只是左手,能分清左右。结果老师设计了镜面练习,一串绕口令般的言辞分析:“老师的左边就是你的右边,老师的右边就是你的左边。”却把孩子们弄糊涂了,怎么老师的左边是我的右边了,我们有几个左边和右边了?老师说左手时,我是不是应举右手了?

第二种情况也不需要老师多花费心思,对于那些看不见够不着的苹果,老师就是花再多时间也是空谈。例如,在学习鸡兔同笼的问题时,老师要求学生自己寻找解题方法,学生在题意的理解下忙得不亦乐乎,顺利达到目标。老师看着孩子们表现很好,感觉时间充足,就继续引导:“其实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二元一次方程。”孩子们一听很好奇,都把注意力从刚才的积极探索转到了现在的认真听取,可这是他们现在看不到的苹果,老师讲了很久,学生却还是一头雾水。

第三种情况是课堂中师生磨合最好的表现,看得见的苹果伸手够不着,只要有老师的科学激发,学生就能成功摘到苹果。此时必须有老师的引导,才能使他们顺利摘到苹果。但如何指引、引多远还得看课前做了多少工作。如果老师放手不引,学生将答非所问。但总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一步一步地操作,他的收获很小,并培养出了依赖性。只有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大胆地思考、有序地讨论,寻求解题的方法,才会摘到苹果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某些课堂中,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对答如流,感觉就像彩排过一样顺风顺水。但课后练习却不尽如人意。因为老师没能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不经过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是没有价值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该出手时就出手显得很重要。

猜你喜欢
苹果解题师生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用“同样多”解题
收获苹果
拿苹果
解题勿忘我
会说话的苹果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