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廷勇 李佩 黄妹灵 田亚军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资源能源的需求变大,而化石能源的消耗增加了污染物排放,导致雾霾现象日益加重。雾霾是环境问题的一个缩影,环境的恶化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在大气污染物防治方面的技术水平与设备质量不断提高,但是环境问题依然严重,主要是因为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对污染防治的监管力度不大,过程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高。2014年雾霾治理首次纳入审计,本文从更具有参照性和借鉴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雾霾治理审计的现状,并提出相关治理措施。
[关键词]雾霾治理;环保;环境审计;问题分析;措施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0.040
[中图分类号]F23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0-00-02
随着2015年两会帷幕慢慢落下,环境保护问题备受关注。“两会蓝”,蓝的不仅是两会,更应该是整个天空,整个世界。柴静的《穹顶之下》引发全民的“刷屏狂潮”,也引发了我们每一个人对环境问题的深深思考。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环保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在经济发展注重提质增效的新常态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工作总体部署中指出,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本文基于环境审计的角度探讨雾霾治理的现状,并提出相关治理措施。
1 透过雾霾折射出的环境审计问题
1.1 国家政策的变更和重视
2014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中国环境分析》报告显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人体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雾霾,让全中国以一种最直接最深刻的方式感受到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减排、治污的迫切性。我国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本着建设生态文明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突出地位,并首次提出了“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等理念。与2014年相比,2015年我国首次将雾霾治理纳入环境审计范畴,不计环境审计资金的使用,提高环境审计的效果。
1.2 环境审计制度规范不完善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在环境方面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落后的生产工艺及粗放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使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环境审计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很不完善。对环境审计的资金筹集、分配、管理和运用情况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监管措施。存在偷漏挪用、拖欠挤占、损失浪费的现象。环境审计的内容也尚未在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中体现出来。
1.3 审计人员缺乏与新领域的环境审计制度和方法的衔接
相对于其他领域的审计,环境审计是一个崭新的领域。要求审计人员必须了解有关环境经济学、社会学、工程学、统筹学等方面的知识。但是现在的审计人员大多数是财务、工程、计算机专业人员,缺乏环境专业领域的高技术人才,审计人员的后期教育也很少涉及环境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目前,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有效开展环境审计工作的需要。环境审计的难度和广度对审计人员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2 基于雾霾治理的环境审计问题分析
2.1 分析现状,深入肌理
保护环境关系到世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保政策将直接影响我国建立可持续发展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整体目标。加强对环保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力度,促进优化节能减排,对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大意义。审计部门要重点调查分析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加强对环保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审计部门应从环保责任履行情况、措施执行情况、监管到位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监督,注重审计工作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企业产业价值中的实际效果。环境审计应成为环境“免疫系统”的强大防线,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果。
2.2 环境审计职能未发挥应有监督、规范作用
2.2.1 环境审计经济责任监督意识不足,环境审计监管力度不够
为保证地方经济高效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往往对当地企业采取保护措施,对企业进行的环境审计更是可有可无,重视度不够。即使采取审计措施对企业进行审计,也仅仅涉及环境保护资金、规范管理等方面,对环境保护资金的使用效益、遵守国家环境政策法规的情况、环境措施是否已实施、环境保护工作是否取得了预计的效果、验证环境报告中所列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是否真实等问题则很少关注。
2.2.2 环境审计内部控制设计有待规范
企业方面,多数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对环境的保护只是表面应付,为了公司的眼前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废气废水的排放指标更是没有引起企业自身的重视。环境审计内部控制设计中,有关环境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对环境审计的目标、范围、对象、方法和步骤界定不完善。目前对于环境审计内部控制的手段、管理体制、效益评价机制尚不完善,有待创新。
3 开展雾霾治理环境审计的措施
3.1 加强环境审计理论教育,充分认识环境审计重要性
深入探究雾霾环境问题的成因。有些工业企业缺乏环保设备的投入,环境审计部门在对工业企业进行审计时,缺乏对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水等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审查。另外,有关部门对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等高污染企业和部门的审核力度也较小。
3.2 完善环境审计法律法规规范制度,建立环境审计指南
制定环境审计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加快补充环境审计方面的立法,使环境审计的工作更加规范有效。建议在修改审计法、CPA准则、环境保护法的同时增加环境审计的内容,明确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方法和评价标准。在证券法、公司法中增加环境审计的内容,上市公司的审批及年审必须经过具有资源环境审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出具相应的具有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的审计报告。
3.3 关注环境经济政策,建立环境审计的长效机制,以改善优化环境为最终目标
应重视环境审计依据、绩效审计和环境经济政策。建立长效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加强环境审计绩效的研究、实践和总结,注重环境绩效审计给经济社会带来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收益。针对排污企业建立严格的环境审计制度并坚决执行。
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面对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企业应将环境规范纳入未来发展规划中,规范环保设备资金使用,加强环保设备投入使用,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
3.4 完善优化环境审计人才结构,增强审计人员的环境审计能力
普及环境审计的专业知识,提高现有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审计机关应努力吸收新鲜血液,招录或抽调一定名额的环境专业人员融入到审计队伍中,为环境审计培育人才。加强对基层审计人员环境审计知识的培训,政府定期组织环境审计方面的培训,不断更新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和环境审计的知识。讲解典型的环境审计案例,让审计人员深入了解环境审计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全面掌握环境审计的目标、范围、对象、方法和步骤。审计人员要发挥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环境审计的责任心,从而不断完善环境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为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提供人才保障。
3.5 创新环保审计方式方法
积极探索资源环保审计新模式,改进审计技术方法和手段。坚持将环境审计、优化产业结构的理念落实到每个产业项目中,做到既关注经济发展,又注重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既要评价产业项目的经济效益,又要评价评估其社会效益。同时将环境审计中的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努力实现“事前预防、事中修正、事后总结”。加强环境审计的创新和执行力度,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环境审计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雅琳.雾霾危机背景下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建设构想——建立企业多元环境审计框架[J].会计之友,2014(5).
[2]朱成章.我国防止雾霾污染的对策与建议[J].中外能源,2013(6).
[3]林忠华.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审计监督[J].理论建设,2014(12).